明代作為仕女畫的藝術成熟階段,這時期,不僅涌現出了眾多杰出的仕女畫家和他們所創作的作品,而且在表現技法上亦豐富多彩,取得了較高的成就,而仇英的仕女畫素有“周昉復起,亦未能過”之評。
仇英在廣宗先賢的基礎上,形成了多種繪畫體裁,如工筆、青綠、兼工帶寫和寫意,并擅長多種畫科,有山水、風俗、人物、鞍馬、仕女、花卉等,題材有歷史故事、神話傳說、人物肖像、吳地山水等等。
在仇英擅長的各種畫科和題材中,人物畫的成就最為突出,恰如明代姜紹書的《無聲詩史》所論:“英之畫秀雅纖麗,毫素之工,侔于葉玉”,人物畫“發翠毫金,絲丹縷素,精麗艷逸,無慚古人”。
本卷《仕女人物》充分展示了他工筆重彩仕女畫的深厚功底。圖中所塑造的宮女雖然是唐代宮苑仕女形象,但實際上她們已完全是明代文人心目中理想美女的形象。她們修頸、削肩、柳腰與周昉筆下曲眉豐頰、短頸寬胸的宮女有著全然不同的審美意趣。更顯婀娜多姿的自然美。
在仇英的筆下,人物線條“筆筆皆如鐵絲,有起有止,有韻有情,亦多疏散之氣,如唐人小楷,令人探索無盡”。線條在秀雅纖麗中透露出歡快和飄逸的氣息,表現出作者向往文人隱士樂觀而閑雅的隱逸生活,實為仇英人物畫作品里的不可多得之力作。
人物面部神韻精巧如生,但不失儒雅之氣,把仕女人物的閑情雅致,追求清閑的心態,表現得淋漓盡致。而人物造型準確,概括力強,形象秀美,線條流暢委婉。
畫作后為黃山壽題跋,此人原名曜,字旭初,別字旭道人,晚號旭遲老人。官直隸同知。幼年貧困,一志于書畫,書工唐隸北魏及鄭燮、惲壽平,得其神韻。畫則人物、仕女、青綠山水,雙鉤花鳥及墨龍、走獸、草蟲、墨梅、竹石,無一不能。
有別于時流的板刻習氣,直趨宋人室,對后來的尤求、禹之鼎以及清宮仕女畫都有很大影響,成為時代仕女美的典范。后人評其工筆仕女,刻畫細膩,神采飛動,精麗艷逸,為明代之杰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