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型畫家王榮昌先生以樸素、明凈的筆墨語言,描寫山水田園風光,成為當代畫壇一道很樸實的人文景觀,同時也構造了他自己的藝術世界。他以嫻熟的筆墨,塑造出鮮活生動的自然之美,把傳統繪畫藝術與當代創新意識有機的融合為“寧靜致新”的水墨藝術現象,不論是傳承古先賢的花鳥藝術還是繼承傳統山水畫法,都以頗具才華的筆墨,描寫出天然之美的真諦!王榮昌先生的繪畫別有見地,古樸、厚重、淡雅、寧靜!其藝術之美的升華,達到一種承上啟下的平淡。在他的畫里,有一種耐人尋味的寂靜,尤如天籟,廣闊至極,似乎有無數候鳥飛來,落在荷花池塘,感覺那無限的月光,無邊的遼闊。其靜中求靜的唯美心態,取決于他的學識與齋心仁厚的修養,他把平和注入一個無聲的藝術世界,呤聽那畫中的鳥鳴蛙聲,那聲音伴隨他的靈感,進入一種平淡、寧靜的創作狀態。
可見,王榮昌先生的花鳥畫出奇的安靜。他的山水畫,亦是寫盡山川之靈秀氣達到“以靈致靈”的境界,一種忘我的境界!讀他的畫,別有一番美麗。如《故鄉的云》,帶給人們視覺上無盡的清涼與溫馨。這正是王榮昌先生的藝術世界,神秘而美麗、多彩又富有詩的韻格、樸實又深邃,闡述著畫家內心的平靜,在平靜中用水墨藝術,傾訴他對中國繪畫藝術的認知與理解。
王榮昌先生的繪畫作品,是在平靜中提練出來的。他的思考、創作靈感,來源于對傳統繪畫的深刻理解及對生活、對自然的熱愛。在一種很執著的叩求中,尋到創作靈感,化平靜入平淡,使得他的創作得以古樸、清雅,又具有鮮活的生命氣息!他的每幅畫里都具有一種耐人尋味的平淡,這種平淡使他藝術才華不斷提升。而且,突出了和諧之美,強化了水墨作用,淡化了色彩的厚度,還原了“水墨勝處色無功”的玄妙。其繪畫格局溫馨,一派祥和,似有淡雅之氣凝聚畫面之上,表達出畫家“一切隨緣”的心態,帶給人們無盡瑕想。同時,表現出很自然的天然之美!在暗淡了色彩之后,水墨韻味加重,畫面的層次感、也變得復雜起來。如《靜隱清居圖》濃淡、干濕的運用,很巧妙地加重了水墨的明暗與虛實效果,憑添了遠山近水的景色,讓人讀出水墨韻味由淺入深的寧靜美。
王榮昌先生的花鳥作品,也是在一片清凈中讓人有美不勝收的感覺。如《四君子圖》這組由梅、蘭、竹、菊組畫而成的高水平作品,注入了王先生對水墨應用的理解與思考,他以擬人手法創造性地發揮出寧靜美的真情實感,其靈感發揮巧妙又更具生命力。在“格”“層”“面”諸多方面,都揮灑自如、寧靜又頗具張力、形神具佳,四幅成組,個自成章又相互關聯。梅之形,意取任伯年之筆意,蘭石圖得八大山人之傳承,竹石圖得意于東坡瀟湘竹石之作,秋菊圖深悟白石老人之畫境,真可謂得眾大家之長,又在自己的靈感與巧思中,切入更鮮活的內容,創意融合于平靜之中,全組作品不著一色,竟以水墨之濃淡,構造出來。其意在平靜之中,越淡時感覺越濃,其境憑心而出,隨緣隨意,看似平淡,這種平淡的畫境,可稱之謂一種很樸素的純凈之美。
此外,王榮昌先生對水墨藝術的撐控能力,具有別開生面的圓潤、舒展。如《松鶴圖》,王先生把松之高古,鶴之仙活合于畫面,一則高古雄渾,一則仙風道骨,寓意深遠、平中見奇,頗具萬古清意,讓人觀之爽心爽目。在恬靜之中,極富朝氣,富有生命活力,拓展了寧靜致遠的藝術氛圍,叩響古韻,古意的回歸,達到對藝術美更深層次的思考與追問,表達出如下之精妙!
一、樸素與厚重。王榮昌先生繪畫藝術最基本的品質,不論是花鳥畫、人物畫還是山水畫,都是以寧靜為中心,表述出樸素與厚重的藝術內涵與人文景觀。引人思靜的感覺達到“寧靜致新”的層面。而且,在“似與不似”之間,擇選出一個理想化的藝術美景,做為自然之美的升華空間。淡化了水墨材質的應用方式,以“靈透”的筆墨語言,表達他對自然生命的情感與熱愛,達成天然美與藝術美的融匯貫通,拓寬了“天人和一”的藝術主題。只有對大自然的深層了解與解讀,才有如此忘我的創作激情,有著飽滿、篤實的生命氣息。所以,他的創作靈感,源自對自然美的理解,對傳統文化“學以致用”的人文關懷。在他的創作過程中,水墨運用濃淡清晰,層次布局經營合理,達到筆簡墨酣、點線分明的巧妙,將色彩提升到“畫龍點晴”的境界,形成氣象華前的大家風度。
二、細膩與淡雅。王榮昌先生的繪畫, 追求簡練、干凈, 重視“ 水墨” 濃淡的藝術效果。畫面寧靜, 以“ 淡”中求“ 靜” 的創作感覺, 把握著“ 境由心出” 的創作格局。化濃于淡, 使水墨的運用力度, 在“ 墨分五彩, 水墨為上” 的韻味中形成于詩意的徘徊, 把詩的創作靈感表現在淡雅的畫面上, 從而把唯美創作的理念與詩境有機的融合成“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的格局里, 如《睛云游動》、《冷露香詩入夢》、《大吉圖》、《相看兩不厭》、《守望》、《不染圖》、《私語》等都在水黑的濃淡變化中達到“詩心、畫意、書為骨”的創作模式,這種水融于墨后的點染皴擦, 勾添留白的筆墨功夫, 成就了他在靜中求美的淡雅。這正是王榮昌先生學養與深厚功力的的真實反映。
三、天然之美與洗練之美。王榮昌先生的山水畫是以靜中求美, 表現出山川之靈氣, 高山、流水、山里人家,盡收眼底, 皴法細密, 勾染精妙, 靈透、洗練。王先生的山水皴法更加貼近自然山川的真實, 表達出他審美的格調, 而這種高雅的格調, 是經過相當時間洗練出來的天然之美, 一種發自畫家本人樸實、善良的人格魅麗。
綜上所述,我們讀出,素以君子著稱的當代學者型畫家王榮昌先生的藝術世界,充滿樸素平淡的“中庸平和”和禪家學說中的“一切隨緣”的平靜內容。所以,王先生的繪畫藝術世界,已達到明靜祥和,高雅脫俗的境界。他的作品是在濃淡適度“若有若無”之中,展示出淡雅平和的文人情懷!讓人欣賞到那一片片高潔的荷花叢、冷艷的寒梅、飄逸的凌云竹、閑靜的松鶴及山青水秀之美麗。
在王榮昌先生的畫作中,天籟般的平靜,表現出氣韻蓬松,妙若浣紗,畫面靈氣凝聚,有一種“畫如其人”的瀟灑,格調更高雅,更古樸,更從容。表達著先生大智若愚的才智與情懷,達到“返撲歸真”的藝術境界!
壬辰年冬月苦木寫高唐中奕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