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對聯創作入門(目錄引言)
對聯創作入門
目     錄
引言…………………………………………………………………01
第一章 對聯的特征
第一節 字數相等,示意完整………………………………………02
第二節 結構相應,對仗工整………………………………………03
第三節 平仄相對,聲律和諧………………………………………04
第四節 內容相關,語意連貫………………………………………06
第二章 對聯種類
第一節 應用上分類…………………………………………………08
㈠門聯………………………………………………………………08
1、春聯………………………………………………………………08
2、行業聯……………………………………………………………08
㈡裝飾聯……………………………………………………………08
㈢交際聯……………………………………………………………09
第二節 寫作上分類………………………………………………09
㈠正對………………………………………………………………09
㈡反對………………………………………………………………09
㈢串對………………………………………………………………10
第三節 內容上分類………………………………………………10
㈠述事聯……………………………………………………………10
㈡狀景聯……………………………………………………………10
㈢抒情聯……………………………………………………………11
㈣曉理聯……………………………………………………………11
㈤評論聯……………………………………………………………11
第三章 對聯作法
第一節創作方式……………………………………………………12
㈠集句………………………………………………………………12
1、整聯集句式………………………………………………………12
2、半聯集句式………………………………………………………12
3、半截集句式………………………………………………………12
4、改字集句式………………………………………………………13
5、漏字集句式………………………………………………………13
6、隱字集句式………………………………………………………13
7、嵌字集句式………………………………………………………13
㈡脫化…………………………………………………………………14
1、詩詞脫化式………………………………………………………14
2、對聯脫化式………………………………………………………14
3、添字脫化式………………………………………………………14
4、改字脫化式………………………………………………………14
5、標點脫化式………………………………………………………15
6、換位脫化式………………………………………………………16
㈢創新………………………………………………………………16
1、擴聯創新式………………………………………………………16
2、對聯創新式………………………………………………………16
3、定題創新式………………………………………………………16
4、自由創新式………………………………………………………16
㈣摘句………………………………………………………………16
第二節 對聯創作方法………………………………………………17
㈠用字技巧…………………………………………………………17
1、拆字法……………………………………………………………17
2、合字法……………………………………………………………17
3、復字法……………………………………………………………17
4、疊字法……………………………………………………………17
5、同字異音法………………………………………………………18
6、同音字法…………………………………………………………18
7、諧音法……………………………………………………………18
8、漏字法……………………………………………………………18
9、同傍法……………………………………………………………19
10、擬聲法……………………………………………………………19
㈡譴詞技巧……………………………………………………………19
1、比喻法……………………………………………………………19
2、比擬法……………………………………………………………20
3、夸張法……………………………………………………………20
4、襯托法……………………………………………………………20
5、雙關法……………………………………………………………21
6、借代法……………………………………………………………21
7、對比法……………………………………………………………22
8、對反法……………………………………………………………22
9、藏典法……………………………………………………………22
10、用數法……………………………………………………………22
11、假稱法……………………………………………………………22
12、引用法……………………………………………………………23
㈢組句技巧……………………………………………………………23
1、嵌名法……………………………………………………………23
2、回文法……………………………………………………………26
3、頂針法……………………………………………………………27
4、排比法……………………………………………………………27
5、反復法……………………………………………………………27
6、設問法……………………………………………………………28
7、反問法……………………………………………………………28
8、分總法……………………………………………………………28
9、歇后法……………………………………………………………29
10、潛意法……………………………………………………………29
11、無情法……………………………………………………………29
第三節 創作要求………………………………………………………29
㈠力求新意,務去陳言………………………………………………29
㈡用詞切題,忌離特征………………………………………………30
㈢注意平仄,忌雜聲韻………………………………………………31
㈣講究對仗,切忌合掌………………………………………………31
引  言
什么是對聯?
對聯,是一種寫在布上、紙上或刻在柱子上的對偶句子,簡稱對,俗名叫對子,又稱聯語、聯句。因古時大多鐫刻在壁柱上,所以又叫楹聯。由于對聯通常以壁柱為表達場所,因此,人們常用“楹聯”來泛稱整個對聯。
對聯的前身是古代的桃符。桃符就是桃木板,古人在上面寫上“神荼、郁壘”兩位神的名字,每年春節的時候,掛在家門兩旁,據說可驅邪,保安寧。有文字的對聯,最早產生在后蜀時期。據《荊楚歲時記》和《五代史·蜀世家》記載,后蜀皇帝孟昶寫的“新年納馀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對聯,那年是公元九六五年。但當時并不盛行。到了明代,朱元璋下詔民間新春都必須張貼對聯,他親自到民間視察,并為下層勞動人民撰寫對聯,貼春聯才蔚然成風。到了清代,撰寫對聯更為普遍。現在,一到春節,神州大地到處有對聯,為節日增添了不少光彩。
對聯是我國文學百花苑中之奇皅,民族文化之瑰寶。它以獨特別致的文學藝術形式而存在發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它由文、賦、詩、詞、曲等文體綜合、演化、變化而成,因而兼有各種文體的優點和特點:新奇優美,格調多變,靈活自由,短小精悍,音韻和諧,藝術性強,適用性廣。正如一副對聯云:
對非小技,情殷意切,能貶能褒,媲美詩詞歌賦,勝似明珠呈異彩;
聯本大觀,源遠流長,亦莊亦趣,增輝殿宇山湖,渾如寶樹爛奇皅。
對聯正以星火燎原之勢,遍及大街小巷,深受社會各階層的喜愛。為普及對聯創作知識,培養對聯創作人才,我們編寫了這本教材,以期拋磚引玉,讓對聯更好地發揚光大。
對聯創作入門
第二章    對聯種類
對聯經過上千年的發展變化,使用的范圍越來越廣,種類也日益繁多。為便于寫作、學習,我們從應用范圍、寫作方法和內容上來劃分對聯種類。
第一節    應用上分類
從應用范圍上對聯可分為門聯、裝飾聯、交際聯。
一、門聯
門聯是指貼在門上的對聯,或是雕刻、嵌綴在大門上的永久性對聯。有春聯、行業聯。
(一)春聯
春聯是對聯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對聯。據說第一幅春聯是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寫的“新年納余慶;佳節號長春”,后經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提倡,春節貼春聯逐漸成為中華民族的風俗。
(二)行業聯
行業聯跟春聯不同,不一定是過年才貼,平時也可以貼。行業聯主要是反映各行業的特點。如:
百貨商店聯:百貨百樣百看不厭;
千人千求千選隨心。
學校聯:嘔心瀝血培桃李;        糧油店聯:谷乃國之寶;
沐雨櫛風育棟梁。                  民以食為天。
酒店聯:一滴沾唇香滿口;          飯店聯:巧做千家飯;
三杯入肚暖周身。                  常溫萬客心。
二、裝飾聯
裝飾聯是指用來裝飾樓、臺、亭、閣、書齋、等的對聯。如:
岳陽樓聯:四面湖山歸眼底;
萬家憂樂到心頭。
醉翁亭聯:翁去八百年,醉鄉猶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書齋聯:萬卷古今消永日;      廳堂聯:敬祖宗千年如在;
一窗昏曉送流年。              佑子孫百世其昌。
天臺萬年寺聯:               滄州黃鶴樓聯:
身似菩提心似鏡;              黃鶴偶乘滄海月;
云在青天水在瓶。              白云常帶楚江秋。
三、交際聯
交際聯指送給別人的對聯或互贈的對聯。有賀聯、挽聯、饋贈聯等。如紀曉嵐祝乾隆皇帝八十大壽聯:
八千為春,八千為秋,八方向化八風和,慶圣壽,八旬逢八月;
五數合天,五數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備,正昌期,五十有五年。
毛澤東挽蔡元培聯:        徐特立贈一青年聯:
學界泰斗;                     有關家國書常讀;
人中楷模。                     無益身心事莫為。
第二節    寫作上分類
對聯從寫作方法上可分為正對、反對和串對。
一、正對
正對就是上下聯各寫一事,各自具有一個完整的意思,但兩者又統一在一個意境中。正對是對聯中最常見的。它的內容構成主要是并列關系,上下聯內容相似、相近或相關。
如:千山競秀;           松竹梅歲寒三友;
萬物爭榮。           桃李杏春風一家。
二、反對
反對就是上下聯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襯,使主題表現得更為深刻、鮮明,引人注目,從而收到好的藝術效果。
如西湖岳飛墓聯:
青山有幸埋忠骨;              又如: 鋪張浪費可恥;
白鐵無辜鑄佞臣。                     勤儉節約光榮。
三、串對
串對,又叫流水對。上下聯的意思是順承的,連貫的,只是把一個意思分成兩句來說,如果將上下聯獨立起來,意義就不全。串聯的上下聯一般都有因果、遞進、條件、假設等關系。
如一棉花店聯:聚來千畝雪;
化作萬家春。
此聯是因果關系,前一句是因,后一句是果。
又如:莫愁前路無知已;
西出陽關有故人。
第三節     內容上分類
從內容上對聯可分為述事聯、狀景聯、抒情聯、曉理聯、評論聯等。
一、述事聯
述事聯是指直接陳述某種事情的對聯。
如湖北武漢古琴臺聯: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聽琴。
此聯描述了春秋時期伯牙鼓琴及其客觀反應的情況。
又如某地孔明與趙云合廟聯:
收二川,排八陣,七擒六縱,五丈原中,四十九盞星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抱孤子,出重圍,匹馬單槍,長板坡邊,數百千員上將,獨我猶能保兩全。
上聯陳述了孔明一生的主要事跡,下聯陳述了趙云一生主要事跡。
二、狀景聯
狀景聯是指描寫景物的對聯。歷代文人騷客寫了不少狀景聯,如云南昆明黑龍潭聯:萬樹梅花一潭水;
四時煙雨半山云。
此聯上聯描寫了黑龍潭的梅花和水,點出這個風景區的特殊景物,下聯又抓住了黑龍潭的煙云來呼應,把人帶進奇妙的神話世界中去。
三、抒情聯
抒情聯指作者寄托或抒發自己感情的對聯。如周恩來同志寫的一副對聯:與有肝膽人共事;
從無字句處讀書。
此聯勸誡人們交友要有選擇,讀書要注重實踐。
四、曉理聯
曉理聯是指用意味深長的語句作成對聯,告訴人們某種道理。
如貴州省貴陽市圖文關口的一副對聯:
兩腳不離大道,吃緊關頭,須要認清道路;
一亭俯看群山,占高地步,自然趕上前人。
這副對聯告訴人們:只有看準目標,努力奮斗,才能少走彎路;只有高瞻遠矚,戰勝困難,才能趕上前人。
五、評論聯
評論聯是指對某件事或某人進行評價的對聯。
如安徽合肥包公祠聯:
理冤獄,關節不通,自是閻羅氣象;
賑災黎,慈悲無量,依然菩薩心腸。
此聯評述了包公在執法中剛直不阿、大公無私的“鐵面”和對人們疾苦非常關心的“慈悲面”。
對聯創作入門
第三章  對聯作法
第一節     創作方式
常見的創作方式有四種:集句、脫化、創新、摘句。
㈠集句
集句就是把別人的詩詞、文章中符合對聯特點、意思連貫的現成句子,組成一副對聯。
1、整聯集句式。對上下聯的原句不作任何修改,直接組成對聯。如郭沫若集毛澤東詞句聯:江山如此多嬌,飛雪迎春到;
風景這邊獨好,心潮逐浪高。
上聯前句出自《沁園春·雪》:“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后句集自《卜算子·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下聯前句集自《清平樂·會昌》:“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后句集自《菩薩蠻·黃鶴樓》:“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2、半聯集句式
一副對聯有半聯集句,半聯自己創新的,稱半聯集句式。
如陶行知題曉莊學校聯: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
小疑必問,大事必聞,才算學生。
此聯上聯出自《倫語·微子》,下聯是作者自創。
3、半截集句式
對聯有半截是集詩句典故,大部分是自己所作,叫半截集句式。如1950年魯迅先生逝世十四周年,陳毅元帥寫了一副挽聯悼念魯迅:
要打叭兒落水狗,臨死也不寬容,懂得進退攻守,豈僅文壇闖將;
莫作空頭文學家,一生最恨幫閑,敢于嘻笑怒罵,不愧思想權威。
此聯上下聯的前半部分的“要打叭兒落水狗”、“莫作空頭文學家”是魯迅生前名句,陳總信手拈來,加上新內容,上下聯渾然一體。
4、改字集句式
改動原詩句中的個別字,而不損舊意或反生新意,這種方式叫改字集句式。如雁門關聯:莫愁前路無知已;
西出陽關多故人。
此上聯集自高適《別董大》中“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下聯出自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無故人。”將原句的“無”改為“多”,這一字之改,其樂無窮。
5、漏字集句式
作者在集句時,故意漏掉其中的字。
如:君子之交淡如;
醉翁之意不在。
此上聯漏掉一“水”字,下聯漏掉一“酒”字。言外之意為:你送的雖是白水,我卻當作醇醪。
6、隱字集句式
隱字,又叫藏字。指有的作者采用隱字技巧,有意識地將詩句集在一起,使得聯語之外有音。如張伯駒集李白、杜甫文詩句:
欲上青天攬日月;
早聞黃閣畫麒麟。
上聯隱“風箏”,下聯隱“功臣像”。
7、嵌字集句式
作者在集句時,為了突出某幾個字,分別嵌在上下聯之中。如湖南益陽桃江亭聯:桃花盡日隨流水;
江月何年初照人。
上聯集張旭詩句,下聯集張若虛詩句,聯首嵌“桃江”兩字,切合亭名。
(二)脫化
脫化又叫翻新,就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將有關詩文句子略加改動,表達出新的主題,作成新對聯。
脫化可分為六種方式。
1、詩詞脫化式
如有人將王維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改成:
身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相識倍相親。
題于同鄉館,非常恰當。
2、對聯脫化式
有個學生將明代顧憲成題東林書院的一副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悅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改為:
歌聲笑聲讀書聲聲聲悅耳;
口試筆試模擬試試試驚心。
3、添字脫化式
從前有個秀才,平時生活無計劃,到過年時身無分文,無法辦年貨,怕人笑話,便貼了一副春聯:行節儉事;
過淡泊年。
有個人知道此秀才底細,便將他的對聯另添兩個字:
早行節儉事;
免過淡泊年。
4、改字脫化式
從前有個富翁,父子倆各買了一個“進士”的功名,因而橫行鄉里。過春節時貼了這么一副對聯:
父進士子進士父子皆進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都夫人。
有人看不過眼,便在原對聯上添了幾筆,便變成了這樣一副對:父進土子進土父子皆進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都失夫。
有位財主平時在鄉里作威作福,有一年他的母親做六十大壽,有人將一副壽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改動幾字后貼在財主家門口:天增歲月媽增壽;
春滿乾坤爹滿門。
鄉里人看了后,都拍手稱快。
5、標點脫化式
在對聯中增加或改動標點符號,可改變聯意。如從前有個財主,在春節前請一位先生為他寫兩副對聯,這位先生因不滿這位財主的平時為人,便寫了這么兩副對聯:
今日逢春好不晦氣;
來年倒運少有余財。
釀酒罐罐好做醋壇壇酸;
養豬頭頭大老鼠只只死。
先生寫完后便讀給財主聽:
今日逢春好,不晦氣;
來年倒運少,有余財。
釀酒罐罐好,做醋壇壇酸;
養豬頭頭大,老鼠只只死。
財主聽了很高興,便叫人把對聯貼在門上。有個路人看了這兩副對聯后,大聲讀起來:
今日逢春,好不晦氣;
來年倒運,少有余財。
釀酒罐罐好做醋,壇壇酸;
養豬頭頭大老鼠,只只死。
財主聽了后氣惱萬分,馬上叫人撕了對聯。
6、換位脫化式
清代著名學者紀曉嵐將唐代詩人孟浩然的詩句“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稍作改動后,就變成了一副諷刺庸醫的對聯:
不明才主棄;
多故病人疏。
㈢創新
創新,就是指自己創作。常見的創新對聯有四種方式。
1、擴聯創新式,就是把別人原來的對聯擴成新的對聯。如清代有個李知縣,非常貪婪,但表面上又裝作清正廉潔。有一年大年三十,他在大門口貼了一副對聯:
愛民如子;
執法如山。
有人看穿了這個知縣的內心,便在上下聯末尾各添了幾個字:
愛民如子,金子銀子皆吾子也;
執法如山,錢山靠山豈為山乎!
2、對句創新式。對句,又叫應對,即由一方出對另一方答對。
3、定題創新式,指按規定范圍、主題征聯,長短、句式、節奏等可以自定。
4、自由創新式。根據對聯特點,自己自由創作。這種方式具有靈活性。
㈣摘句
摘句,就是直接摘取他人詩文中的對偶句為聯。律詩中的頷聯、頸聯大多是較好的對聯。如王維詩《漢江臨泛》: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此詩頷聯“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便是一副絕妙的對聯。
第二節    對聯創作方法
一副好的對聯,應具有精巧的構思,奇妙的修辭,獨特的風味。下面從三個方面來講對聯的創作方法。
㈠用字技巧
對聯中的用字技巧主要有十一種:
1、拆字法。運用離合字體的方法把一個放在對聯中。如“鴻”、“蠶”拆字聯:
鴻是江邊鳥;
蠶為天下蟲。
2、合字法。運用離合字體的方法,把分開的字合攏來編在對聯中。如:
此木是柴山山出;             少水沙即露;
因火成煙夕夕多。             是土堤方成。
3、復字法。讓一副對聯的上、下聯內分別有一個或幾個同樣的字出現。通過這些重復字的出現,加深對聯的示意深度和廣度。如:
佳山佳水佳風佳月,千秋佳地;
癡聲癡色癡夢癡情,幾輩癡人。
山美水美春光美,宏圖更美;
人新事新時代新,偉業長新。
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一代新人干四化;
漫天春,遍地春,滿堂春,萬里江山換新春。
4、疊字法。又叫連綿法,是有層次地反復描述一事一物,或強調一個道理,這樣可加深對聯的示意深度。如:
南南北北,文文武武,爭爭斗斗,時時砍砍殺殺,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凈凈;
戶戶家家,女女男男,孤孤寡寡,處處驚驚慌慌,哭哭啼啼,真真慘慘凄凄。
四化藍圖圖圖美;         山山水水,處處明明秀秀;
九州春色色色新。         晴晴雨雨,時時好好奇奇。
5、同字異音法。是利用我國文字的一字多音、同音假借的方法作聯。如山海關孟姜女一廟聯: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讀作: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浮云長,常常長,常長常消。
又如豆芽店聯:
長長長長長長長;        讀作:常掌常掌常常掌
長長長長長長長。             掌常掌常掌掌常
橫批:長長長長               常掌掌常
6、同音字法。指用同音的字詞對同音的字詞。如:
饑雞盜稻童同打;
暑鼠涼梁客咳驚。
7、諧音聯。用一個或幾個音韻相同而詞意、內容不同的詞組成對聯。如:
童子打桐籽,桐籽不落,童子不樂;
麻姑采蘑菇,蘑菇真鮮,麻菇真仙。
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云間雁,檐前燕,籬邊鷃;
天空星,山上薪,人中心。
8、漏字法。又叫藏字法、隱字法,指在對聯創作中采用隱字技巧,有意地將某些字漏掉,使聯語有言外之意。如諷袁世凱聯: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禮義廉。
上聯漏掉“八”,意為“王(忘)八”;下聯漏掉“恥”,意為“無恥”。
9、同傍法。指利用偏旁、部首相同的字組成對聯。如:
海洋浩瀚涓滴匯;         淚滴湘江流滿海;
藝苑芬芳蓓蕾萌。         嗟嘆嚎啕哽咽喉。
10、擬聲法。通過模擬聲音以取得某種藝術效果。如袁世凱稱帝時有人撰聯:
普天同慶,當慶,當慶,當當慶;
舉國若狂,且狂,且狂,且且狂。
此聯中的“當慶”、“且狂”都是四川的哀樂聲。
㈡譴詞技巧
1、比喻法:運用此一事物或情景來比喻另一事物或情景,使人產生一個鮮明的印象。對聯的比喻有三種:
一是明喻。如一副格言聯:
友如作畫須平淡;
文似看山不喜平。
此聯用兩個通俗的比喻,生動地說明了交友須淡泊,作文須新奇的道理。運用明喻的對聯,常用“如”、“像”、“似”、“若”等詞標明。
二是暗喻。它的形式是“甲成了乙”或“甲是乙”。如一糧店聯:
谷乃國之寶;
民以食為天。
三是借喻。就是只出現喻體,本體省略。如河北趙縣趙州橋聯:水從碧玉環中去;人蒼龍背上行。
這副對聯,直接用“碧玉環”取代“碧玉環似的橋洞”,用“蒼龍背”取代“蒼龍背般的橋面”。
2、比擬法:把事物當作人或把人當作事物來寫。如清代一副挽名人聯:岱色蒼茫眾山小;天容慘淡大星沉。
此聯中把人當作“大星”來寫,是擬物。
又如,1976年1 月周恩來同志逝世后,有人寫了這么一副挽聯:
青山含悲:聲聲淚,聲聲喚總理;
碧水長流:字字血,字字哭忠魂。
上聯中把“青山”、“碧水”當作人來寫,這是擬人。
3、夸張法:通過將事物擴大或縮小的描述,突出描寫對象的主要方面和本質特點。如浙江錢塘觀潮亭聯:
聲驅千騎疾;
氣卷萬山來。
聯中的“千騎”、“萬山”就是以大數來突出潮漲時聲威之猛。這是夸大。又如一副諷汪精衛聯:
國祚不長,八十多天袁皇帝;
封疆何窄,兩三條巷偽政權。
聯中說汪精衛政權是“兩三條巷”,這是縮小。
4、襯托法: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把另一事物放在一起作陪襯對照。如杭州岳飛墓聯:
史筆炳丹書,真耶!偽耶!莫問那十二金牌,七百年壯士仁人,更何等悲歌泣血;
墓門凄碧草,是也!非也!看跪此兩個頑鐵,億萬世奸臣賊婦,受幾多惡報陰誅。
上聯用“史筆”、“丹書”、人們“悲歌泣血”正面襯托岳飛抗金衛國的功勛;下聯用“奸臣賊婦”“惡報陰誅”從反面襯托岳飛精忠報國的高貴品質。
5、雙關法:就是指語意雙關,使一句話里字面上有一層意思,但另外還有一層意思。在對聯中,雙關有三種類型:
一是諧音雙關。指借同音來表達聯意。如下聯:
兩舟并行,櫓速不如帆快;
八音齊奏,笛清難比簫和。
此為一文武官員對答聯。“櫓速”暗指“魯肅”(文官),“帆快”暗指“樊噲”(武官),“笛清”暗指“狄青”(武官),“簫和”暗指“簫何”。上聯是說文不如武,下聯是說武不如文。
二是寓意相關。讓人們根據對聯創作背景去推想它的實際意思。如太平天國大將石達開寫的一副理發店聯:
磨礪以須,問天下頭顱幾許?
及鋒而試,看老夫手段如何!
這副對聯明言剃頭理發,暗寫革命抱負。
三是借形相關。指用相同字形或同一形體的字來表達不同意思。如一理發店聯:
雖然毫末技藝;
卻是頂上功夫。
此聯可理解為:不要小看理發這門手藝,它需要最好的功夫。“毫末”指頭發末端,“毫末技藝”指微末技藝;“頂上”指頭上,“頂上功夫”指最好功夫。
6、借代法:不直接說出某事物,而借相關的事物去代替它。如某書店聯:
藏古今學術;
聚天地精華。
聯中的“古今學術”和“天地精華”都是代指書,“藏”和“聚”都表示書有很大的數量。
7、對比法:特意把性質相反的兩種事物或某一事物相反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來寫。如鄭板橋寫的:
心清水濁;
山矮人高。
8、對反法:指有意把相反或相對的詞放在一起,使它們產生一種既矛盾又統一的效果。如此聯:
大小姐提圓扁簍掰青白菜;
高矮子拿長短棍趕黑黃牛。
9、藏典法:把歷史典故運用到對聯中,不但豐富了對聯的內容,使人產生聯想,而且以典故對照現實,加深了對聯的思想深度。如沈鈞儒題柳州羅池船廳聯:
誰挽狂瀾,每念時艱懷擊楫;
民猶止水,莫因風利過張帆。
此聯藏典故“擊楫”:東晉時,北方土地被地方勢力割據,大將祖逖帶兵渡江北伐。船到中流,他擊楫發誓:“我如果不能掃清中原,就死在這里!”此聯要人們學習東晉祖逖擊楫中流收復國土的英勇行為。
10、用數法。在對聯中巧妙地運用一些數字,可以增強對聯的表現力,顯得生動活潑。如:
萬樹桃花一潭水;
四時煙雨半山云。
又如春聯: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此聯意為缺衣(一)少食(十)。
11、假稱法。有意把要講的意思讓有關對象用自己的口吻講出來。如有人用秦檜夫婦口氣撰聯貼于秦檜夫婦墓前:
咳!我本喪心,有賢妻何至若是?
啐!婦雖長舌,非老賊不到今朝!
12、引用法。將人們熟知的名言、詩句、書名等搬進對聯里。對聯中的引用有三種方式:
①明引式。引用原文或原話,加以說明。如下聯:
寸土為寺,寺旁言詩,詩曰:“明月送僧歸古寺”;
雙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時入山林”。
②暗引式。作聯時把原文或書名等直接用于聯句中,不用引號,不加說明。如下聯:
譯著尚未成書,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吶喊;
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動徬徨。
此聯中的“吶喊”、“徬徨”是魯迅最早的兩本短篇小說集,兩兩相對,非常貼切。
③駁引式。指引用別人的聯語作靶子進行反駁。如清朝洪承疇素以忠節自稱,曾寫有一副對聯:
君恩深似海;
臣節重如山。
后來,洪承疇屈膝投降了清朝。有人引用他的對聯加以駁斥:
君恩深似海矣!
臣節重如山乎?
㈢ 組句技巧
對聯的文句組合,是對聯創作的重要手段。學會了組句技巧,就能使對聯獲得某種藝術效果。常用的組句技巧有十種:
1、嵌名法。又叫“冠對”,它是根據內容的需要,把有關的人名、地名、物名嵌入對聯中,使之意中有意,增加藝術效果。嵌名法又分為整嵌和分嵌兩種。
⑴整嵌。是指把整個名稱嵌入對聯中,不拆開,保持其整體性。如:
鄒孟子、吳孟子、寺人孟子,一男一女,一不男不女;
周宣王、齊宣王、司馬宣王,一君一臣,一非君非臣。
此聯上聯嵌入三個“孟子”:“鄒孟子”指戰國孟軻,“吳孟子”指明代姑蘇孟淑卿,“寺人孟子”指晉歷公時的一個宦官;下聯嵌入三個“宣王”:“周宣王、齊宣王”是春秋時的國君和大臣,“司馬宣王”指晉宣帝司馬懿的第四子,被封為汝南王,官侍太尉、太宰等,故為“非君非臣”。
⑵分嵌。是指把一個名稱拆開嵌入聯中某一位置。分嵌有七種:
①橫嵌。指把名稱在上聯或下聯中分別嵌完。如:
余見心樂余心樂;
史載可法史可法。
上聯嵌入“余心樂”,下聯嵌入“史可法”。
②遞嵌。是指上聯橫嵌一部分,下聯橫嵌一部分,合之為整體。如袁世凱竊取總統職務,王闿運寫了一聯諷刺:
民猶是也,國猶是也,何分南北;
總而言之,統而言之,不是東西。
聯中嵌入“民國總統不是東西”。
③反嵌。對聯嵌名一般是從左到右(以橫寫式而言,豎寫式反之)、從上到下順嵌的,反嵌就是逆這個順序嵌名的。如曾國藩與左宗棠互戲聯:
季子敢言高,與吾意見輒相左;
藩臣徒誤國,問爾經濟有何曾。
上聯為曾國藩作,嵌“左季高”,季高是左宗棠字;下聯是左宗棠作,嵌“曾國藩”三字。
④暗嵌。就是改頭換面將所嵌之名置入聯中。如清代有個學臺叫吳省欽,胸無點墨,且貪贓枉法。有一年主試,利用職權貪污受賄,聲名狼藉。有個書生憤而書聯于考場門口:
少目焉能識文字;(“少”、“目”為“省”)
欠金安可望功名。(“欠”、“金”為“欽”)
橫批:口大吞天((“口”、“天”為“吳”)
⑤迭嵌。指在一副對聯中交叉嵌兩個或兩個以上名稱。如:
冬夜燈前,夏侯氏讀《春秋傳》;
東門樓上,南京人唱《北西廂》。
上聯嵌“春”、“夏”、“秋”、“冬”四季名,下聯嵌“東”、“西”、“南”、“北”四方位名;上下聯各嵌一書名。
⑥省嵌。在一副對聯中嵌入一個名稱的主要部分。如湖北武昌老子祠聯:
天下名山僧占多,還須留一二奇峰棲吾道友;
世上好話佛說盡,又誰知五千妙論書自尊師。
此下聯中“五千妙論”就是“五千言《道德經》”之省略。
⑦豎嵌。是將一個名稱分嵌在對聯的上下聯中。此法在分嵌中用得最多。豎嵌又分多種格。
a、鳳頂格。又名鶴頂格、排頭格、頂頭格,即把要嵌的兩個字分別嵌在上下聯的第一字上。如風仙寺聯:
風中邀朗月;
仙境踏清歌。
b、燕頷格。又叫葉底格,即把要嵌的兩個字分嵌在上下聯的第二個字上。如嵌“振興”二字聯:
大振軍威寒敵膽;
勃興國運暖民心。
c、鳶肩格。又叫鹿頸格,所嵌兩字在上下聯的第三字上。如嵌“國家”二字聯:
民康國泰憑嘉政;
業旺家興靠黨恩。
依此類推,所嵌兩字在上下聯的第四字上為蜂腰格(又叫合歡格)、第五字上為鶴膝格(又叫合跗格)、第六字上為鳧脛格(又叫長脛格)、第七字上為雁足格(又叫鶴足格、雁尾格、并蒂格)、第八字上為魁斗格、第九字上為蟬聯格(又叫連理格)、第十字上為云泥格、第十一字上為鼎峙格(又叫鷹爪格)、第十二字為雙鉤格。
還有一格為碎錦格,是把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字分嵌在上下聯中,位置不限。如嵌“天、地、人”三字聯:
日月光華耀大地;
人民事業換新天。
嵌字聯不限于一格,可多格于一聯中。
2、回文法。這是對聯中耐人尋味的方法,即聯語回環反復,既可順讀,也可倒讀。常見的回文法有三種:
⑴本聯回復式。上下聯都在本聯中完成一個回復。如:
我愛鄰居鄰愛我;   蝶戀花叢花戀蝶;  女愛郎才郎愛女;
魚傍水活水傍魚。   夫隨婦唱婦隨夫。  花添錦上錦添花。
⑵上下聯回復式。就是指下聯為上聯的倒讀回文。如:
安久樂長民眾;
眾民長樂久安。
⑶待回式。在對聯表面不見回復文字,回文尚待讀者倒讀而成。如:
風送花香紅滿地;
雨滋春樹碧連天。
此聯可倒讀為:
天連碧樹春滋雨;
地滿紅香花送風。
3、頂針法。又叫連珠法,就是聯中前句末尾的詞語作為后一句的開頭,使鄰接的句子首尾連接起來。如:
常德德山山有德;        斷橋橋未斷;
長沙沙水水無沙。        殘雪雪不殘。
蠶作繭,繭抽絲,織就綾羅綢緞;
兔生毫,毫作筆,寫就錦繡文章。
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
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
戲臺聯: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裝誰像誰,誰裝誰,誰就像誰。
一貪官生日,有人獻上聯:
壽比南山,山不老,老大人,人壽年豐,豐衣足食,食千種美味,位列三臺,臺享榮華寶貴,貴客早來,來之有理,理所當然;
有位教書先生氣不過,就續了下聯:
福如東海,海廣闊,闊大人,人面獸心,心田不好,好一個壞蛋,但愿萬死,死無葬身之地,地歸農民,民者無憂,憂者貪官。
4、排比法。用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似、字數相等(或基本相等)的平行短句,給合在一起。如武漢東湖聯:
鵠比翼,花顰眉,柳拂裙,畫意更兼詩意;
林蘊幽,水凝碧,山環翠,東湖不讓西湖。
5、反復法。指為突出某種意思,強調某種感情,讓某些詞語在句中反復出現。反復有兩種類型:
①隔離反復。在反復出現的詞語中間有其它詞語間隔著。如:
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
魏無忌,長孫無忌,彼無忌,此亦無忌。
②連續反復。在對聯中同一詞語接連反復出現。如某知府罷官后作了一聯:
佛言不可說,不可說;
子曰如之何,如之何。
6、設問法。在對聯創作中,常見設問法有四種:
①上聯問下聯答式。如:
隔靴搔癢贊何益?(鄭板橋聯)
入木三分罵亦精。
李白借問誰家好?(酒店聯)
劉伶還言此處佳。
②下聯設問式。如某城隍廟聯:
德之不修,吾以汝為死矣;
過而不改,子亦來見我乎?
③上下聯各自問答式。如:
何物動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誰催我?三更燈火五更雞。
④上下聯全問不答式。如:
泉自幾時冷起?
峰從何處飛來?
7、反問法。指無疑而問,明知故問。通常是不需要回答的,問句本身就包含著答案。在對聯中,反問形式常見的有兩種:
①否定形式反問。如:
不經幾番磨煉;
怎成一段鋒芒?
②肯定形式反問。如:
司馬相如,藺相如,果相如乎?
長孫無忌,魏無忌,得無忌耶?
8、分總法。指在對聯中對某些事物既有分述,又有總述。如:
三絕詩書畫;(鄭板橋聯,先總后分式)
一官歸去來。
松、竹、梅,歲寒三友;(先分后總式)
桃、李、杏,春風一家。
9、歇后法。有些對聯采用歇后的方法,字面不說明,但言外有意。如:
君子之交淡如;           未必逢兇化;
醉翁之意不在。           何曾起死回。
10、潛意法。指不把要說的意思直截了當地表達出來,而潛藏對聯之中。如:
天高一尺;(意為地皮少了一尺)
政為十方。(意為為政失方)
此聯諷刺了那些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不理政事的丑態。
11、無情法。指上聯的上句與下句各自順理成章,但文義毫不相關。在句式、意境、風格上越是風馬牛不相及越好,但仍構成某種相關的含義。如:
鱔血黃泥地;          色難;        陶然亭;
羊脂白玉天.           容易.         張之洞.
樹已半枯休縱斧;             公門桃李爭榮日;
果然
一點不相干.             法國荷蘭比利時.
第三節      創作要求
對聯創作與詩詞寫作一樣,“入門不難,深造也是辦得到的”。就對聯的藝術形式來說,只要我們掌握它的基本規律、準則和避忌,經過勤學苦練,就能觸類旁通,得心應手,左右逢源。
一、力求新意,務去陳言。
撰聯也和寫詩一樣,必須講究立意,力求有新意。立意就是確立主題,立意新是對聯存棄的關鍵。對聯立意要做到;寫國家大事,要注意億萬民眾為振興中華而奮斗的大事業;寫個人情懷,要具有為國為民而奮斗的大目標,勿拘泥于個人的恩怨得失;寫風景名勝,要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立意有三個基本要求:
1、立意正確,反映時代精神。如下聯:
丁財兩旺;
林糧雙收。
此聯深受“多子多福”的陳腐觀念影響,“丁旺”有悖于我國的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如下聯就具有時代精神:
勤勞致富,堅持四項原則;
奮發求知,建設兩個文明。
2、立意鮮明,態度明朗。對聯中,愛什么,憎什么,反對什么,堅持什么,觀點要明確,態度要明朗。如曾任河北省長的李爾重贈清潔工聯:
清潔人,清潔心,清清潔潔清世界;
光明地,光明路,光光明明光新天。
又如某婚姻介紹所聯:
尋尋覓覓,韶華轉眼即逝;(莫失良機)
猶猶豫豫,知音再度難逢。
3、立意新穎,不落俗套。撰寫對聯要寫出自己的見解,體現出自身的價值,不要把別人說過千百遍的東西,用得陳舊的話語,你還去重復。如兩地的關帝廟聯:
秉燭豈避嫌,斯夜一心在漢室;
華容非報德,此時兩眼已無曹。
匹馬斬顏良,河北英雄皆喪膽;
單刀會魯肅,江南子弟盡低頭。
這兩聯同寫關羽,但立意各有創見,讀來別有一番情趣。
二、用詞切題,忌離特征。
對聯同其它文學作品一樣,要切題。什么是切題呢?就是指行文一定要圍繞所寫、所詠的人、物、事,一定要抓住本質,寫出不可移換的特征。
對聯創作切題方法有兩種:
1、抓住所詠的人、物、事的本質特征,來譴詞、造句。如山東泰山南天門聯:
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
階崇百級,俯臨千嶂奇觀。
南天門,又稱三天門,在登泰山的十八盤盡頭。聯語在首句點出了南天門的位置——在“階崇百級”處,就是它“辟”通了“九霄”的天路。此聯寫出了泰山的氣勢,繪出了岱宗的壯景,不但切題,而且有神韻。
2、將所詠的人、物、事的名稱巧妙地嵌入聯中,然后點出蓁持征。如廣東潮州市韓江酒樓上有一聯:
韓愈送窮,劉伶醉酒;
江淹作賦,王粲登樓。
此聯巧用了與詩酒有關的四個歷史人名:韓愈、劉伶、江淹、王粲;在聯語首尾嵌入了“韓江酒樓”四字,十分切題。
三、注意平仄,忌雜聲韻。
對聯非常講究字音的平仄協調,特別強調上聯以仄聲字收尾,下聯以平聲收尾。一副對聯如果字字講究平仄,聲律和諧,吟誦起來,優美悅耳。
四、講究對仗,切忌合掌。講究對仗就是指上下聯字數相等,句式相似,結構相同,詞性一致。但對聯上下聯必須是異義相配,如果出現了意義上的雷同或差別不大,便犯了合掌之忌。如廣東潮州雙忠祠聯:
國士無雙雙國士;
忠臣不二二忠臣。
此聯就是一副合掌聯。“國士”與“忠臣”、“雙”與“二”都是同義詞。又如:
散步江濱觀浪涌;           蘭房生貴子;
閑行河畔看波興。           繡戶產麟兒。
此二聯都只有一層意思。
參考資料:蒙智扉的《對聯創作入門》、《增廣賢文》、本人的《山人雜記》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詩鐘的格律
對聯的自對手法及各種自對句式
對聯格律與對聯創作漫談(之三)
【大家講壇】夢欣楹聯講座:創作楹聯的技巧(2)聲律
文學天地詩社對聯講義第八講
對聯百科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尉氏县| 丹凤县| 永胜县| 平南县| 宁安市| 宁阳县| 广丰县| 金湖县| 霍城县| 桑日县| 阜宁县| 金乡县| 寻甸| 东安县| 高青县| 台江县| 如皋市| 镇远县| 阿拉尔市| 永嘉县| 南岸区| 玉门市| 桓仁| 顺平县| 长治市| 忻州市| 安吉县| 德惠市| 无为县| 潼关县| 伊吾县| 永宁县| 台东市| 双桥区| 德州市| 资溪县| 宜都市| 平定县| 楚雄市| 天等县| 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