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景瀾先生亞洲著名電話行銷專家、公眾演說講師教練、教育訓練專家,知名策劃人,首創電話行銷、公眾演說與魅力表達、總裁領導學等系列行銷、談判、說服課程,暢銷書作者。本站今天收錄的這部口才訓練視頻教程恰是由劉景瀾先生主講的精品教程。歡迎大家來觀看、學習!
《現代漢語詞典》上的解釋為:名詞說話的才能。 中國著名演講家、“新中國演講事業開拓者”、中國第一位演講學教授邵守義有一句名言:“是人才未必有口才,有口才必定是人才。”有口才的人說話具有“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等特征。 有學者將口才更加明確地進定義為:在口語交際的過程中,表達主體運用準確、得體、生動、巧妙、有效的口語表達策略,達到特定的交際目的,取得圓滿交際效果的口語表達的藝術和技巧……
口才并不是一種天賦的才能,它是靠刻苦訓練[2]得來的。古今中外歷史上一切口若懸河、能言善辯的演講家、雄辯家。他們無一不是靠刻苦訓練而獲得成功的。
美國前總統林肯為了練口才,徒步30英里,到一個法院去聽律師們的辯護詞,看他們如何論辯,如何做手勢,他一邊傾聽,一邊模仿。他聽到那些云游八方的福音傳教士揮舞手臂、聲震長空的布道,回來后也學他們的樣子。他曾對著樹、樹樁、成行的玉米練習口才。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少年時曾患有口吃病,但他不被困難所嚇倒。為了克服口吃,練就口才,他常常朗誦、慢讀課文,為了準確發音,他對著鏡子糾正嘴和舌根的部位,嚴肅認真,一絲不茍。
我國早期無產階級革命家、演講家蕭楚女,更是靠平時的艱苦訓練,練就了非凡的口才。蕭楚女在重慶國立第二女子師范教書時,除了認真備課外,他每天天剛亮就跑到學校后面的山上,找一處僻靜的地方,把一面鏡子掛在樹枝上,對著鏡子開始練演講,從鏡子中觀察自己的表情和動作,經過這樣的刻苦訓練,他掌握了高超的演講藝術,他的教學水平也很快提高了。1926年,他年方30,就在毛澤東同志主辦的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工作,他的演講至今受到世人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