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要領:
男士雙腳略微分開10厘米距離,女士雙腳并攏,挺胸收腹,挑直身體,雙手叉腰。把重心移到前腳掌,緩慢抬起足跟,同時抬起下顎向前伸,使頸部緊張,雙目遠看前上方,腦門用力向上拔直,仿佛身前有一道墻,要全身用力看到墻外。完成動作要求脊柱挺直頸椎拉直有緊張感,同時腳要用力支撐身體的重量。(如圖)
練習作用:
隔墻看戲操是對全身骨骼肌肉的綜合鍛煉。既可以起到對脊椎關節及其縱向肌群的鍛練,解決長時間靜態式工作人群的頸椎、脊柱、腰部不適癥,緩解頸椎、腰椎的疲勞。也可以通過腳部用力支撐的鍛煉,達到對腳踝、大腿、小腿的肌肉群的鍛煉使下肢力量得到提高。全身的挺拔更是防止因年齡增長導致的身高變矮的方法之一,不僅適合伏案工作的人、電腦族,也適宜中老年朋友。
2. 十點十分
每天200下,可分組完成
動作要領:
雙腳并攏,挺胸抬頭,身體挑直。眼睛看前方,雙手側平舉(可略微向后靠),兩手指尖向上翹(如鐘表里的9:15),緩慢的將平舉的雙臂抬起至肩上45°左右(如鐘表里的10:10),再回到9:15的初始姿勢(如圖)。在完成動作時可以明顯感到頸部后肌群緊張為宜,抬起雙臂時要盡量做到向后上方舉起。
練習作用:
這節操可以鍛煉到頸椎的關節與肌肉。是緩解頸椎不適、疼痛的康復鍛煉手段之一。堅持練習可以很快的解決頸椎問題,同時對預防肩周炎有一定的作用。
3. 旱地劃船 每天50次,可分組進行
動作要領:
腳尖向前,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雙手前平舉,手心握拳如抓船槳。緩慢將身體前傾,塌腰挺胸,抬頭向前看(圖一);如同在拉船槳一樣,雙手從前向后拉到至身體最大幅度處停留3~5秒,感到整個背部肌肉都在用力夾緊(圖二)再還原到圖一動作,重復。完成動作時要讓背部肌肉始終保持緊張狀態,雙手由前向后拉伸的動作適宜緩慢進行。
練習作用:
對肩、臂、腰、特別是背部縱向伸肌群是一種綜合鍛練。對長期伏案工作人群的頸椎、脊柱、肩部不適癥是一種很好的綜合練習手段。
4. 單腿后背
每次左右各堅持1~3分鐘,或者左右每次做30~60下;做2~3次
動作要領:
抬頭挺胸,身體挑直,雙腳腳尖向前并攏;雙手叉腰,眼睛平視前方;左腿支撐站穩,右腿向后撤一小步腳尖點地。保持膝關節伸直,由腳后跟帶動右腿向后上方抬起10~15厘米,然后放下,重復進行,完成一組后換另一側重復;或者抬起后堅持一定時間。完成動作時要用力控制整個身體,上身始終保持直立不要左右擺動。同時抬起腿的膝關節要盡量繃直,不能彎曲;如果平衡稍差可利用墻、椅背等支撐。(如圖)
練習作用:
對髖部及大腿肌肉群的一種綜合鍛煉,對髖關節及胯部肌肉質量提高有很好的幫助。同時可以緩解腰背部肌肉的單一運動模式所造成的疲勞與酸疼,提高腰部力量和活動能力。對腰肌勞損、受傷、椎間盤突出、腰胝滑脫等有明顯的康復作用。同時對臀部及小腿前面的肌肉也是很好的鍛煉。
5. 大字站
每側堅持30~50次,或抬起后堅持1~3分鐘;做2~3組
動作要領:
抬頭挺胸站立,腳尖向正前方;雙手側平舉,眼睛平視前方;用力控制整個身體,上身保持直立。左腳單腳站立支撐,右腳直腿向側伸開,腳尖點地,跨部用力向上抬起,腿抬起時要保持繃直,高度為腳掌內側離地面10~15厘米,然后慢慢放下,重復進行;或者抬起后停住,堅持1~3分鐘。鍛煉中最好能感覺髖部周圍肌肉的緊張;保持身體挑直;如站立不穩,可以手扶椅背等。(如圖)
練習作用:
“大字操”非常簡單,就是模擬一個“大”字,這個操的鍛煉有兩方面,第一是練習單腿支撐能力,提高股骨頸的支撐能力及平衡協調能力;第二是抬腿一側鍛煉髖關節。認真完成會有髖部酸漲的感覺,酸脹感覺是在提高髖關節肌肉力量,這樣的鍛煉對肌肉力量提高是非常好使。同時可以很好的預防及降低髖關節的骨折率。
6. 小半蹲
每天堅持30分鐘,可分多次完成
動作要領:
雙手叉腰,挺胸抬頭挑直身體,膝關節及腳尖朝前,雙腳分開約10厘米。上半身保持不動,重心不變,由膝關節處向下彎曲身體,使身高變矮大約10~15厘米。(如圖)為了更好的保護膝關節,在完成動作時注意不要讓膝關節的彎曲度超過腳尖。
練習作用:
當你堅持蹲十分鐘之后,會發現膝關節變酸、變漲、變熱。這些感覺都是因為膝關節里產生了大量的關節液,關節液進到我們的關節腔里面的結果就是有效地潤滑關節、營養關節和修復關節。
因此每天要堅持小半蹲的動作,從一分鐘堅持到十分鐘甚至三十分鐘的時候,你的膝關節所有的那些問題都慢慢的好起來,對鍛煉對我們腿的價值和膝關節而言是非常高的。
7. 膝蓋拍打 前、內、外各4個8拍
動作要領:
雙手五指并攏,掌心圍成一個“碗狀”,雙臂胸前彎曲,使大小臂成160度左右( 圖一);開始拍打的同時膝蓋彎曲微微下蹲,幅度為大小腿成150度左右,首先雙手掌心用力拍打膝蓋正面(圖二)起身還原,堅持4個8拍后,按此動作再拍打膝部外側與內側各4個8拍。
練習作用:
我們膝關節的血管非常少,因此我們更多人不論男女膝關節永遠是涼的。在拍打的過程當中就會起兩個作用,一個是局部的血管循環量會加大,第二在拍打血管的過程當中會刺激血管中淋巴的流量的改變。
將小半蹲與拍打結合練習,是對膝部的營養、潤滑、修復,達到保健與鍛煉雙管齊下的作用。有效的提高雙膝的能力,緩解雙膝的不適。拍打又可加速血液的流動與淋巴的循環,對退行性膝關節疾病有非常好的治療和康復作用。同時對腿部的鍛煉也非常明顯,可提高下肢肌肉力量,堅韌骨骼。
8. 提鍾練習
50×2組,或堅持1~3分鐘,做2組
動作要領:
雙手叉腰,站直身體,腳尖朝前,雙腳稍微分開。抬起足跟,用雙腳腳尖支撐身體再緩慢放下。注意提踵時足跟要盡量抬起,保持身體的平衡。
練習作用:
這是對腳踝的一種綜合鍛煉,可有效的提高我們的雙腳踝能力。對老年退行性腳部疾病有非常好的治療和康復作用。對拇外翻、腳墊、腳趾疼、糖尿病足等足部問題的康復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