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烹調菜肴亦很有研究,尤其擅長制作紅燒肉
《菜羹賦》、《食豬肉詩》、《豆粥》、《鯨魚行》、《老饕賦》、《酒經》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菜肴更是不勝枚舉,“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玉糝羹”、“東坡芽膾”、“東坡墨鯉”、
“東坡餅”、“東坡酥”、“東坡豆花”等,當然,其中“東坡肉”是蘇軾最負盛名的一道菜
多古代文人都作詩稱贊,清李漁《閑情偶寄·飲饌部》記有“食以人傳者,‘東坡肉’是也”。楊靜亭
《都門雜詠》中有一首詩曰:“原來肉制貴微炊,火到東坡膩若脂。象眼截痕看不見,啖時舉箸爛方知。”
追本溯源,“東坡肉”最早在徐州創制,《徐州古今名饌》記載,蘇軾任徐州知州時,黃河決口,
蘇軾身先士卒,和全城百姓筑堤保城。徐州人民殺豬宰羊,上府慰勞,蘇軾推辭不掉,便指點家人燒成
紅燒肉回贈給老百姓,百姓食后,都覺得肥而不膩、酥香味美,便稱之為“回贈肉”。蘇軾貶謫黃州時,
作有煮肉歌:“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
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的自家君莫管。”人們開始競相仿制,并戲稱為“東坡肉”
知州時,因疏浚西湖有功。大家抬酒擔肉給他拜年,蘇軾便命將豬肉和酒燒好后給民工吃,家人誤聽為
黃酒和豬肉同燒,大家吃后反而覺得更加酥香味美,“東坡肉”美名便從此慢慢傳遍全國
哦。很喜歡蘇軾的那句話,“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不得不說,蘇東坡一語道出燉肉
的精髓。。。是呀,并不需要各種華麗的調味品,只是簡單的食材,用最傳統的砂鍋慢火慢燉,時間到了
味道自然鮮美
平日繁忙的生活讓我們不得不選擇壓力鍋出品的速食燉肉,那么,不妨在有點兒悠閑,有點兒饞嘴,有點兒
心情的時候,嘗試下這款東坡肉,實在簡單的做法,它只需要你用足夠的耐心等待它給你大大的驚喜哦
材料:五花肉 1000g、生抽200ml、黃酒1000ml、紅燒醬油30g、鹽10g、香蔥500g、冰糖60g、姜數片
做法:
1、五花肉洗凈,用刀刮去豬皮表面多余的毛和油脂。
2、鍋內加入適量水,將整塊豬肉放入鍋中煮10分鐘,出血沫后撈出放涼,不燙手后將其切成5厘米見方的塊狀。
3、將黃酒、生抽、紅燒醬油、冰糖混合在一起制成調味汁。
7、蓋上蓋子,用大火燒沸后轉小火(以自家灶具的最小火力為準,越小越好)慢慢燒煮90分鐘。
8、接著將五花肉翻面,使五花肉皮面向上,再繼續用小火燒煮60分鐘。
最后將東坡肉取出,整齊地碼入盤中,將香蔥和姜片挑出,把剩余的少許湯汁淋在東坡肉上即可。
1、砂鍋的保溫性能非常好,可以使各種調味料慢慢的沁入肉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住了肉香。
2、烹調過程中,因所使用的火力較小,非常容易被風吹滅,所以要經常留意查看,避免發生危險。
3、如果家中灶具的最小火力較旺,可適當加大黃酒的用量,但一定不要加水,以保證成菜的肉香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