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家庭教育之我見
劉錦山
朋友們:
大家好,我是劉錦山,小學教師,同時也是一個家庭教育愛好者,我在2003年剛參加工作時,開始關注家庭教育。當時,我出于對教育事業的喜愛和認識,自己申請教一年級,并且一教就是七年,開始是希望當好啟蒙老師實現自己理想中的教育狀態,結果很快讓我失望了。因為不少小孩子在家里養成的壞習慣,能有效地干擾他在學校學習的狀態。比如有的孩子在家里十分自由和放任,想哭就哭,想鬧就鬧,想打就打,想扔就扔,思想和行為上過于隨心所欲,幾乎沒有受到任何約束和限制,這樣的孩子在學校里,讓他堅持五分鐘聽老師講課,他會覺得太久了,讓他堅持10分鐘把幾個字寫漂亮,讓他把課文讀一篇,他覺得太麻煩,讓他仔細看題,認真答題,然后檢查就更不習慣了。從這些現象中,我感覺到家庭教育比學校教育更重要。于是我開始通過網絡電視等媒體關注家庭教育,但目前很多家庭教育方面的思想和理念,讓我感覺到適應不了目前我們身邊的家長和孩子。
后來,我又想,在這個世界上,不僅我們人類需要培養下一代,其它很多動物也要培養自己的后代,而且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動物,無論其身體結構多么高級和復雜,也無論其大腦多么發達和聰明,其單個個體的成長過程以及其整個物種的進化過程都是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一步步發展而來的,在這過程中,一定有其原本的規律可循。于是我通過觀看《動物世界》、《人與自然》等電視節目和網絡視頻,并分析在各種環境下生活的動物是處樣趨利避害而生活,又是怎么把自己的新生幼兒體一步步養育起來,在分析的過程中也產生一些個人體驗,后來,我把這些個人心得體驗應用到我們人類身上,發現可以很好地解釋我們在培養孩子過程中的一些困惑。今天,我很高興有機會通過這種方式,把我這些年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心得體會向廣大家長和家庭教育的同行做一個匯報和交流。
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兩方面進行匯報,首先是從兩個角度解釋和說明家庭教育重要性和特殊性,然后是針對目前家庭教育比較常見的問題,發表我個人看法,這些問題包括孩子身體健康、面對孩子哭鬧、感恩教育、沉迷于網絡游戲、做題做事粗心馬虎幾個方面,最后談談怎樣的父母才是成功的父母。
童年已經過去,但永遠也不能忘記,一直到今天,童年里發生的很多事情我們還記得很清楚,甚至有些事情還正干擾甚至左右著我們說話或做事的想法和原則。
人們常說,人無完人,任何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也有自己的缺點。但是,我發現我們的缺點,竟然是在我們離開父母,走出社會獨自工作和生活之后,我們在與其他的朋友或者同事交往時,我們身上的某些特點或者某些習慣反復地被他人否認、排拆,我們才意識到這些特點或者這些習慣是自己的缺點,這些特點,其實在我們出社會之前,在我們與父母相處時就已經出現并養成,只不過是父母沒有幫助或監督我們進行有效地改正,甚至根本沒有提醒我們這是缺點。直到我們自獨立對社會和工作時,我們因為碰釘子才感受到自己在某些方面與他人的差距,這一差距就顯示著我們的缺點。在一次次的歷練中,我們身上,有些缺點我們改正過來了,而有的卻不能。在交往中,我們都希望自己是一個受歡迎的人,我們的這些缺點,要是在小時候就在家人的幫助下改正了,那該多好啊。相反,我們的優點,也往往是我們獨自面對社會工作和與他人交往時,通過自己與他人相互比較才得出這是我們的優點,因為這些優點,可以無止境地為我們創造財富,增強我們的魅力。在與他人交往中,我們都希望自己是一個受他人歡迎的人,都希望我們所做的所說的能得到他人的認可和贊揚,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可,我們總是努力地發揮和體現我們的優點,希望他人能看在我們優點的份上原諒和包容我們的缺點,但事實證明,我們的這一意愿往往失敗,極少人會因為我們的優點而原諒我們的缺點,他人總是在意我們的缺點而遠離和排斥我們。
就這樣,我們成為了今天的我們,今天的我們雖然不是孩子,但過去我們都當過孩子。人們常說孩子的心靈是一張白紙,上面什么也沒有,但我認識這張白紙上不僅沒有記錄好的信息,也沒有記錄壞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連辨別好與壞的標準都沒有記錄上去,但是那些率先記錄到那張白紙上的信息,不管其好與壞,都將因為率先記錄而成為評判后來者的參照。所以一個人童年接收到的信息,不止是好的信息與壞的信息那么簡單,而決定著他一生區別好與壞的標準問題。如果家長感覺到自己不懂得或者不善于家庭教育,希望孩子進入學校后有老師調教,這是不現實的。在孩子出生后,他就不停地利用他的耳朵、眼睛、鼻子、皮膚采集體外各種信息,特別是學會走路,可以自由活動之后,他對身邊的一切依然保持著好奇心,他有興趣體驗一切運動帶來的感覺。還好孩子起初在上面記錄信息,也像孩子學習寫字一樣,一開始用鉛筆,寫錯了可以擦除重寫,慢慢過渡到用圓珠筆。盡管用鉛筆寫字,寫錯了可以擦除重寫,但在這期間沒有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將來用圓珠筆寫字也寫不好。
以上是從小的方面分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從大的方面來說,提倡科學良好的家庭教育也迫在眉睫。我們都知道人類賴以生存的能源和資源越來越少,而且目前的通訊和運輸技術,有能力把能源和資源在全球滿范圍里進行調整和支配。在能源越來越緊張的未來,世界上那些強大的民族,必定采用消滅弱小的民族來節省和獲得更多的能源和資源。于是在今后,一個民族落后于其它民族,那就不是挨打了,也不會有機會做亡國奴,而是直接被消滅。全球的發展歷程越來越清楚地告訴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哪里住著第一流的居民,哪里就能建設世界上第一流的國家,培養和造就最優秀的民眾,只有靠教育,尤其是優秀的家庭教育。
在我們中國,自古普遍存在富不過三代的現象,究其根本原因也是因為中國人不懂得家庭教育,在過去,往往是這個家庭興旺了,那個家庭衰落,而再過幾十年上面年,則變成了這個家族衰落了,而那個家庭又興旺了。而今天,改革開放已經成功進行了30年,它幾乎同時讓所有家庭的一兩代人同時富裕起來了,這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首次出現的現象。現在即使是最窮的家庭,也可以與過去的富裕家庭相比。在這種情況下,假設我們繼續遵循富不過三代的規律,意味著我們的一下代下兩代人將同時受到挫折,那么整個民族都將面臨一個可怕的事情。這是一個假設,不是真的,但我們不得不去想這個問題。
通過以上兩方面的分析,我希望天下家長對待家庭教育不要繼續持麻痹態度,趕快行動起來。
接下來我針對孩子身體健康方面的問題談談我個人看法。我們生兒育女,不管他們將來能不能成才,但是我們都希望他們的壽命比較長,孩子的生命和健康出問題,是我們為人父母者最不愿意看到,最接受不了的事情。可是你知道嗎?除去車禍、傳染病、自然災害等個人意志控制和避免不了的因素之外,一個人的健康狀態與他的生活和飲食習慣是否良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有的年輕人,以通過顛覆正常的生活和包含規律來顯示自己的身體經得起摧殘,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身體好得很,這實在笨死了。養生絕不是老年人才需要的,就算是年輕人,身體再好,你的身體也是血肉之軀,不養生也是不行的,我們可以不養花,可以不養鳥,但我們不能不養自己。
好的生活習慣,我認識主要包括按時工作和休息、有規律地運動和鍛煉、坐立走姿勢規范正確、遠離吸煙等不良習慣等等,良好的飲食習慣我認為主要包括品味清淡、吃新鮮食物,不挑吃、精糧和粗糧相搭配等等。一個人如果養成這些好習慣,無疑是他一生取之不盡的財富。但是目前很多小孩子,邊吃飯邊看電視,邊寫作業邊看電視,甚至看到三更半夜,作息沒有規律,不講衛生。挑吃,愛吃的東西拼命吃,不愛吃的根本不吃,特別喜歡吃一些過酸過咸過甜等重口味食物,還有喜歡專吃肉蛋奶等精食。現在不少小孩子每天上學前都要零花錢買零食吃,他們所買的都是一些重口味食物,面對孩子這些習慣,有的家長認為這個東西既然可以在商店里公開售賣,就應是安全的,孩子吃吃也無妨,這個觀點并沒有錯,這些東西吃一次兩次確實沒大礙,但長期吃,并且形成習慣,影響他今后的飲食起居,左右他的身體健康,不無害處。還有的家長認為,現在的孩子,個個都這樣,孩子買零食時時代造成的,是時代的潮流,其實細細想一想,這種觀點也是站不住腳的,并不一定所有的流行的東西就是好的。
有的家長會認為,這些要求家長自己都做不到,又怎么樣培養孩子?我認為可以與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進步,約定之后,兒子看到爸爸翹二郎腿,可以提醒爸爸,如果爸看到孩子看電視坐得太前了,爸爸也可以提醒孩子。當孩子看到爸爸坐得端正,可以表揚爸爸,爸爸見孩子有長進,也可以鼓勵孩子。這樣孩子與家長一起學習,共同進步,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如果家長有興趣,可以去試試。
有的家長會說,如果不給,孩子會又哭又鬧。針對孩子哭鬧這個問題,現實中非常普遍。我認為哭泣本來是一個人遇到不開心不如意的事情時自然和本能表現出的情緒反應。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哭一哭也很正常,只是哭過之后,自己主動地去適應不如意的現狀,或者主動去改變,通過自己的雙手和能力把不如意的現狀根據自己的愿意去改變和創造。但是受我們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為一個人帶小孩子,把小孩子帶得很乖,不哭不鬧,這樣的人才是帶小孩的高手,這樣的小孩子也是受歡迎的孩子。如果把小孩哭了,就認為是那個帶小孩的人沒帶好,所以當孩子哭泣時就拼命地哄孩子開心,一直哄得孩子不再哭泣為止,但現實中往往是家長越哄孩子越哭,形成惡性循環。
這是什么原因呢?
原來,在孩子剛開始遇到不開心的事情的時候,出于本能而哭泣的時候,此時如果有家長在場,不用孩子開口說話,家長都會努力去猜測了和了解讓孩子難過的原因,家長會很自然地、會很周到細致地為孩子排憂解難,讓孩子滿意,甚至無條件地在孩子自身以外的事物身上找原因。在這過程中,孩子本來或許接受了要不到就要不到的現實,打算哭一會兒就算了,并沒有讓不如意的事情變為如意的意愿了,只是想借哭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而已。此時卻意外地發現,哭泣可以獲得家長百般細致耐心地呵護,還可以讓家長配合把原本不能如愿的事情變成符合自己的意愿。由于這一意外收獲,孩子對于哭泣的感覺良好,而且印象深刻,而后的閱歷中經過數次檢驗,均一次次得到證實,于是當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很自然地選擇到家長面前努力地哭鬧,一直到自己的意愿實現為止。我把孩子哭鬧的這等級的表現定義為驗證階段。
如果再后來的有一次,家長因為自己的哭鬧責怪自己不懂事而不答應自己的要求,孩子因為意外而本能感到傷心,將更加變本加厲地哭鬧,在這過程中,又意外地發現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努力哭鬧能最終打敗家長,我把這種境界定為鞏固階段。
事情繼續往前發展,如果再一次遇到孩子想要的沒有實現而哭鬧,而且當時的場合與這種情況極不協調,家長在現場努力、耐心地配合或者勸說,直到家長的耐心全部用完,依然無法控制孩子,家長可能會忍不住打孩子,當孩子發現自己被家長毫不留情地揍打之后,一方面自己被打和愿望沒有實現帶來的內心的痛苦,另一方面家長的揍打似乎又給他開展哭泣運動合法正當的理由,而且在這種情況如果繼續哭的話,又會有意外的收獲,就是旁邊的人或許會勸說家長不要打人,或者旁邊的人干脆直接哄孩子,如果再堅持幾分鐘,家長的氣消了之后,又不忍心看著孩子哭成這個樣子,家長本人又會前去哄孩子,當事情發展到那個時候,孩子的心理得到了最大可能的滿足,我把這種情況定為中級階段。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孩子一天天長大,如果有一天,孩子想要得到的,家長堅持不配合,無論孩子怎么哭都無法實現,孩子內心的意外的不開心會更嚴重,他除了用哭泣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之外,還可能會在地原地跺腳、睡在地上、或者在地上打滾,扔東西、用腳踢東西等途徑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這是孩子哭鬧的高級階段。
在高級階段之后,還有一個特高級階段,特高級階段就是在高級階段的基礎之上發展而成的,孩子在自己的意愿沒有得到家長的配合而沒有實現時,惱羞成怒,主動攻擊家長,包括用手打家長,用腳踢家長,使用其它東西扔向家長,最后發展成用刀對著家長。這個我不是說來嚇唬家長的,在現實中,已經有孩子在這種情況置家長于死地的新聞報道,我們親手把孩子培養長大,因為孩子,我們付出了所有可以付出的,我們忍受了所有我們可以忍受的,正是希望他能夠把我們的希望帶到我們的生命根本無法觸及到的地方,結果卻得到如此報應,這是何等的悲劇!
如果細細想來,當初處于試探階段時,如果家長有足夠的耐心讓孩子哭一會兒,當孩子感覺到哭泣已經把他的情緒表達完了,他會自動停止哭泣,這樣的事情重復地發生幾次之后,遇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也會因為適應了那個感受,而情緒更比較緩和,或許根本就不會哭了。
如果在初級階段,家長準備足夠的耐心讓孩子哭,一直讓孩子哭累了,所有的辦法那用完了,依然沒有達到目的,孩子也必然會選擇適應。
如果事情發展到中級階段,家長在努力給孩子解釋、請求孩子原諒和放棄,依然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在這種情況,家長實在忍不住打了孩子,事后應哄孩子,但不配合孩子實現他想要的,事后還讓孩子因為這件事情沒有講道理,讓他適當地付出一些代價。比如本來放學一回來就可以看電視,但因為那一次不講道理必須推后10分鐘再放電視,通過這樣的教育方法,孩子不僅可以體驗到家長的關愛,也意識到自己在應講道理理解家長的時候,沒有理解家長,任著自己性子鬧是要在其它地方付出代價的。如果家長一直堅持這樣的教育原則和方法,孩子會變得更加理性一些。
當這類事情發展到高級階段時,無論孩子怎么表現,家長依然堅持自己的原則,當孩子把他能想到能做到的全部表演完畢,他再也沒有更多的方式方法了,此時孩子會考慮放棄,考慮適應愿望沒有得到實現的結果。
當事情發展到特高級階段時,家長就盡早趁孩子還小進行扭轉,不然長大之后,變得非常麻煩。
接下來我針對感恩教育談談我的個人觀點,在最近,這個詞好像很流行,流行的原因是這個問題很突出。有一次我與家長交流時,有個媽媽告訴我說她有一次生病了,臥床不起,孩子還責怪她不帶他出去玩,這位媽媽的發言得到了很多家長的響應,類似的事情真讓家長感到傷心和寒心。我覺得,教育一個人要懂得感恩,與教育他要愛勞動懂禮貌一樣,不能光靠嘴巴和語言進行,不可能你光用語言告訴他你要懂得感恩,你要愛勞動,當孩子把我們這些話記下了,背熟悉了,他就會懂得感恩,就會愛勞動,這是不可能的。我認為一個人的感恩之情,是從內向外而產生的,而且感恩之情也與別的感情,比如友情一樣,是由比較而產生的。
我想通過一個例子說明這個問題。
那是我教小學一年級的那段時間,那是在剛開學不久的一天,我像往常一樣,吃過早餐就在教室門口迎接來校上學的孩子,突然我發現有個小孩子的一根鞋帶散了,當時他背著書包,右手摟著一盒中午吃的飯菜,自己并沒有發現自己的腳后面拖著一要長長的鞋帶子。我指了指他的鞋子,向他示意,提醒他的鞋帶散了,那學生低著一看,有點驚訝,他蹲下身子,原本想把那飯盒放在地上,但當時地上比較多灰塵,他最后還是把那盒飯夾在肚子與大腿的中間,然后斜過身子系鞋帶,如果一不小心,他那盒飯掉下來,今天他的午餐沒沒有了,我見這樣子,上前讓他站起來,然后我蹲下身子給他系好鞋帶,系好后,他帶著感激的微笑,用友好而熱烈地眼神看了看我,然后與他一前一后一起進了教室。走進教室之后,他在位置上一邊讀書,可以看得出來,他讀書讀得特別認真,但他又總是在翻書的那一瞬間,帶著神秘的表情偷偷地看我,我知道,他正用他的方式向我表達謝意。就在這件事情發生之后的不久,發生了一件類似的事情,不同的是那一天下小雨,同學們打著雨傘來學校,另外一個同學的涼鞋的扣子松了一些,當他就快到走到教室門口時,突然脫落,每一次他抬起那只腳走路時,穿在那腳上的涼鞋的后半部分全部達拉下來,然后又重重地拍打他的腳底,盡管這樣,他還是愿意以這種方式走進教室,當他把雨傘合攏時,我讓他在教室門口穿好鞋子再進教室,于是他把雨傘靠在教室外邊的墻上,然后直直地看著我。我再告訴他說先把鞋子穿好再進教室,他告訴我說不會穿。接下來,我前去幫他穿好那只鞋子,然后他像什么事情也沒有發生一樣,無比淡定地放好雨傘,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這兩年事情中的兩位小朋友都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他們各自與我發生了一件很相似的事情,但他們因為這件事情所產生的感情卻很不一樣。這兩件事情過去之后,我因為他們這方面的差異產生了興趣,專門因為這個分別對他們進行家訪。通過家訪了解到第一個小朋友在家里是最大的孩子,下面有一個弟弟,只有爺爺在家照顧他們,他在家里,不僅在自己照顧自己那一方面要做不少事情,還會幫幫爺爺做做自己能做好的家務,他自己會穿衣服,脫衣服、穿鞋子,每天會主動寫作業,還會照顧弟弟。而第二個學生,在家里是最小的一個,他上面有兩個姐姐,有媽媽在家里帶著,他在家里基本上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在家里什么也不干。在與家庭接觸過程中,我還特意了解第一個學生自己會系鞋帶,后者不會自己穿衣服。后來我深入思考,我認為他們兩個人頭腦中的參照標準不一樣,導致在他們身上發生同一件事情,他們的體驗和感受不一致,最終讓他們的表現不同。第一個小朋友,由于在家里自己會穿鞋子和系鞋帶,擁有豐富的自己穿鞋子系鞋帶的經歷,當他走教室門口鞋帶子脫了,他可以輕松地想象到,在那種情況下,如果需要自己動手系鞋帶,他需要把身子蹲下,還要用肚子與大腿把飯盒固定好,然后把鞋帶穿過一個個孔,最后打結固定。面對老師幫他系鞋帶的場景,他將很自然把他所見到的情景與他想象中的自己動手系鞋帶的場景進行比對,經過比對,可以得出,老師幫他系鞋帶,讓他省去了很多麻煩,因為意識到老師的操作讓他節省了很多,對老師的好感也由然而生,這種好感就是感恩之情。相比之下,第二個學生,由于自己穿鞋子的經歷比較少,當他在教室外面面對老師幫他穿鞋子的情景,與之做比對的就是自己在家里媽媽幫他穿鞋子的情景了,經過比對,感到這兩種情景之間,一個是媽媽幫自己穿鞋子,一個是老師給自己穿鞋子,除了這一區別給自己帶的一些新鮮感之外,并沒有太大差別,當他面對老師幫他系鞋帶的過程,其對老師的好感產生的感恩之情也成了無源之水。通過這樣比較分析,我感覺到,人類的感恩之情都是通過比較而來的,而且所有感情,包括親情、友情、愛情,包括感恩之情、憎恨之情都是因為通過把眼前的情景與頭腦中的參照標準進行比對得到的。其比對的參照標準是他自己在這方面最初的經歷帶來的情感和體驗。由于生活環境和條件等方面的差別,不同的人在一開始接觸所有的事情都會有不一樣的差別,所以針對同一件或者同一類事情,不同的人,其存放腦子里的參照標準是不一樣的。所以不一樣的人,面對同樣的幫助,其表現出的情感是有差別的,所以有的人懂得感恩,而有的人卻不懂得感恩。
于是,真的要讓孩子懂得感恩,不僅只是用嘴巴用語言告訴他要懂得感恩,而是要用他的雙手去付出和創造,去體驗其中的感覺,建立良好的參照標準,將來當他面對他人的幫助,其感恩之心才能由內而外悠然而生。
接下來,我想與大家談談網絡游戲問題,針對這個問題,我想告訴大家的第一句話就是,根據我的觀察和經驗,當一個孩子在他第一次接觸電腦網絡之前,他就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被決定他是不是一個對網絡游戲會上癮的孩子。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游戲畢竟是游戲,是一種娛樂和消遣,既然是娛樂和消遣,那么就與做正經事有區別,這里所講的正經事,指的是生活和和生產中的勞動。那么這娛樂與生活和生產活動有什么區別呢?我個人認為,首先是前者都是一些模擬性的活動,與現實生活和生產活動有些差距,而后者完全就是現實中的生活或者生產活動。其次二者活動的從事者,其付出和獲得的內容不一樣,前者需要付出時間,付出的行為也帶著模擬性,其獲得的多限于精神上的,比較有趣、刺激,能更深度地滿足從事者某些方面的欲望,基本沒有物質上的收獲。而相對后者來說,從事者需要付出時間,但自始自終的操作相對更加復雜和現實,在操作過程中需要從事者克服更多阻力更加主動地維持。在收獲方面,但往往能擁有物質上的收獲,為其生活必須增加儲備,或者改變一些物品的存在方式,使其能方便生活,提高其生活質量,豐富其生活服務內容或形式,其意義往往比較現實、實用。在精神和心里方面得到的滿足,雖然遠遠比不上游戲和娛樂活動給心里帶來的快感,但這種情感和體驗是娛樂活動替代不了的。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到大,所做的正經事情、或者是建設性的事情特別少,甚至幾乎沒有,從小就缺乏做正經事情帶來的情感和體驗,其精力都是用在一些以自我意愿為中心隨心所欲的活動之上,比如任性、哭鬧、瞎玩、看電視、聽歌、欺負他人、做惡作劇、搞破壞等等。那么這樣的人,長大之后,其興趣愛好,也集中于從事游戲和娛樂活動,而且把娛樂當作是他個人的正經事情對待。這樣的孩子遇到網絡游戲就如魚得水,再也分不開了。在從事生活和生產勞動面前,由于從小缺少這方面的經歷,長大之后再從事,也將因為太累、太難而感覺很不習慣,這樣的孩子也不太可能可以成為勤勞踏實、務實可靠的人。
所以,要讓孩子遠離游戲,不是在他接觸網絡游戲后,拼命地阻止他再玩游戲,而是從小培養他靈巧的小手,為生活創造價值創造美,如果這方面的經歷帶給他的情感和體驗豐富了,今后就算他有機會獨自接觸到網絡游戲,他對虛擬的游戲的喜好程度是會有限制的,不太可能完全沉迷于游戲。
接下來,我再與大家談談孩子做題做事粗心馬虎的問題。有一次,有位家長向我反應說,他家小孩子讀題做題很粗心,字也寫得又快又潦草,我聽后向這位家長了解他的小孩子在家里會不會幫他做做家務,他以為我聽錯了,并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而是又向我重復地講述他小孩子的毛病。我想,這位家長與眾多家長一樣,認為孩子寫作業粗心馬虎與做家務事沒關系,我個人并不這樣認為,而且我還認為聯系很緊密。我個人認為,粗心、馬虎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在做事時,同時注意的信息量太少了。比如,順利良好地完成某件事情,應同時注意三方面的信息,在某個環節還需要同時顧及四方面的信息,結果從事者一直只注意兩方面的信息,這種情況有可能導致事情做不完,也有可能事情可以做完,但做下來之后,顯得丟三落四,這就是粗心和馬虎的表現。那么根除粗心馬虎最關鍵的工作是讓孩子做事時同時多注意幾方面的信息。那么進行這方面的練習,最好的場地是讓孩子做一些直觀、操作性強的事情,因為主動地從事直觀、操作性強的事情,可以在適當范圍內調整運動和視線,可以更好地調整注意力,讓孩子更順利地把注意力保持在集中狀態,而且做這些事情,應同時顧及的信息量也不會過少,比較適中。在正常情況下,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和生產勞動完全能滿足這類事情的所有要求。所以一個人首先要勤勞務實,才有可能心靈手巧,而要勤勞務實、心靈手巧的孩子,做事不會馬虎粗心。
面對目前的環境,面對自己的希望,面對孩子,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做一對成功的父母。最后,與大家談談,怎樣的父母才是成功的父母。我個人認為,評價一對夫婦是不是成功的父母,不是這對父母自己說了算,也不是專家教授說了算,而是他們的子女說了算。并且要在他們的子女長大成人,獨自面對社會工作和生活之后,把自己兒時父母親的教導與社會實踐相比對時,父母的教導一次次讓他獲得成功和喜悅,這些成功和喜悅讓他感受到,兒時擁有這樣的教導,值得而讓他感到幸運和感恩。這樣的父母才算得上成功的父母。
這個道理不難懂,但這個道理所描述的目標卻比較遙遠和抽象,但是這個遙遠和抽象的目標卻是最真實的。無論是凡人還是偉人,任何一個人童年都可以過去,但永遠也不能忘記,也永遠完全擺脫不了童年給的影響。
面對那個遙遠而又抽象的目標,現在不少人喜歡把自己培養孩子比作是教練訓練短跑冠軍,認為孩子小時候的投資和付出,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比喻很形象,這種心理也可以理解。雖然我們目前不知道孩子將來要在什么地方從事哪一行業的工作,但可以確定他一定要與別人的下一代賽跑。保證其起跑的時間不要落后于他人,我認為僅僅是父母避免孩子跑輸辦法之一,而且絕不是唯一辦法。我認為最重要的要的是讓孩子擁有發達強健的雙腿,還要保證孩子跑的方向正確,這兩方面同樣重要,也不能偏廢任何一方。
這兩條腿,一條是在做人方面習得相應的好習慣,一條是在做事方面習得好習慣。前者指的是尊重他人、與人平等相處的規則和狀態,具體包括接人待物的禮節、誠實守信、公平自愿、面對他人的誤解有耐心解釋,懂得委婉拒絕、面對壞人壞事懂得制止或者避開,懂得養護自己的身體等。后者包括按時及時整理維護自己的生活空間,用過的物品及時放回原處,做事有始有終、愛惜身邊的物品等等。
上面有不少內容沒有列舉出來,在這里我沒必要把所有內容全部列舉出來,以上任何一個詞語落到實處,都是無價之寶。我想說的是,這些要求在家長自己都不能完全做好的同時,怎么培養孩子擁有這些好習慣。我認為可以虛心地與孩子平等相待,與孩子一起進步。比如吃飯看電視要坐端正,雙方約定好了之后,爸爸看到兒子沒坐好,爸爸可以提醒,當兒子看到爸爸沒坐好,兒子也可以提醒爸爸,當爸爸看到孩子坐好了,可以適當肯定和鼓勵,當兒子看到爸爸的進步之后,也可以給予贊賞,家長與孩子之間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相互提醒,相互鼓勵,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嗎?如果家長愿意試一試,在家長對某此要求都未必完全成習慣的前提下,放棄未必是唯一的選擇。
孩子奔跑的方向是獨立面對生活和工作。與孩子相處時,發生的事情,無論大小,均根據孩子目前的實際鼓勵孩子往獨立面對生活獨立面對社會的目標成長。比如當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家長又能確定當時孩子有能力自己從地上爬起來,則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因為那位家長清楚地知道,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始終要靠自己全力克服困難。如果我們這樣充實孩子的雙腳和雙腿,如果我們這樣把握孩子成長的方向,將來,無論他在哪個地方從事什么工作,他都可以讓我們放心,即使起跑的時間比其它人慢兩拍,也未必輸在終點。
幾乎所有家長都不會反對孩子學習做人和做事那兩方面需要家長培養,但不少家長認為孩子現在還小,沒必要這么認真,麻木地認為這個現在沒學會不要緊,長大之后就自然就懂了會了。
目前,不少家長一想到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孩子幼兒園時期就拼命讓孩子認字寫字、算數等等。這些知識雖然孩子長大之后無論從事什么行業都要用到,但并不是當時沒學會今后也學不會了,再加上此時孩子的心理發育規律并不合適學習這個,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厭惡的感覺,因而即使孩子當時學會了,今后也未必就在這個基礎之上沒有任何停留地往前沖,但留在心里的那種厭惡的感覺卻會保留很久很久,影響他今后學習其它知識和本領,得不償失,剛進入尚好大學的學生不愿意學習,就是因為高中的黑色歲月讓他實在是受夠了。孩子每門功課滿分,順利進入重點學校的重點班級就讀,確實在某一方面來說有助于他未來的成功,但這絕不是成功的全部,更不會是幸福的全部。所以如果你的小孩子目前學習成績不好,并不意味著他長大之后就不能成功,并不意味著你就是失敗的父母,因為除去學習成績之外,還有更加重要的內容需要你教導。
為人父母、教育女子,是我們的終身大事,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同樣驗證我們是不是成功的父母,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年兩年能驗證,而是孩子成年之后才能驗證,也是我們的終身大事。當孩子不小心摔倒在地上時,那些主動前去拉孩子起來和鼓勵孩子自己起來的家長,都是愛孩子的,只是他們的眼光有長短而已。如果我們與孩子相處時處理事情,能立足現實并把先把目光放遠到孩子成年,我們一定會成為一對成功的父母。
任何一個人都無法選擇自己出身的家庭,我們如此,我們的下一代也如此,當我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時,他也把一切交給我們了。我們能否成為成功的父母雖然需要歷史評價,但我們用應有的胸懷的目光去遵循教育規律,一定不會讓孩子失望。
(作者簡介:劉錦山,男,1983年生,江西贛州人,小學教師,家庭教育獨立研究者,著有《家庭教育問與答》)
原文:http://user.qzone.qq.com/691542376/blog/1390483762?ptlang=2052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催熟”孩子壞處多,爸媽們請別再拔苗助長
陪著孩子一起成長
孩子欠缺這個“一技之長”,真的毀一生!再難也要幫他養成……
不打不罵,這種方式,最容易毀掉孩子的自信
俞敏洪談好孩子家庭教育的五大要素,全都做到的家長不到1%
孩子變得越來越沒有主見了?家長如何幫孩子獨立起來?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萨迦县| 穆棱市| 新疆| 云和县| 汉沽区| 安西县| 鹰潭市| 和静县| 乐业县| 光山县| 德格县| 徐汇区| 南溪县| 高阳县| 天台县| 兴宁市| 屏东市| 庄河市| 五莲县| 简阳市| 卓尼县| 曲沃县| 孟州市| 五指山市| 成安县| 奉贤区| 安义县| 蒲江县| 合水县| 云龙县| 玛纳斯县| 两当县| 东源县| 云霄县| 门源| 凉山| 罗源县| 孝昌县| 鄱阳县| 东乡县| 利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