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春分,介于驚蟄和清明之間,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春分的意思有兩個: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 各為12小時;二是指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中醫認為:身體最健康的狀態是陰陽平衡,無論是陰過盛或陽過盛,都會導致陰陽失衡,對五臟六腑造成影響,久之積聚成病。比如:春天肝氣升發,這種失衡最常見的體現就在肝上:或升發不暢,肝郁于內,郁郁不樂;或肝陰不足,肝陽失制上亢;或肝陽升發太過,易發怒上火。在中醫看來,春分晝夜平分,正是調理體內陰陽平衡、協調機體功能的重要時機。《內經》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陰陽平衡的道理也藏在其中。“正氣存內”,不是指人體儲備了很多正氣,可以和邪氣作斗爭。而是正氣足了,身體內達到陰平陽秘狀態,和諧統一了,不給邪氣進犯的空隙。正氣這里就是人體的衛戍部隊,身體局部偶有失衡,衛戍部隊可以馬上感知到并自動補防,防線不破,就可以用最小的代價來護住身體大本營。正氣的培育,最好是不假借外物。如果陰陽失衡、身體表現出病理反應了,借用藥物也可以達到新的平衡態,但很容易引起依賴或副作用。就像一個國家,依賴外國力量維持國內平衡,一旦外國力量撤走或者索取過度,這個國家勢必會出問題。最好的辦法,是培養自己的衛戍力量,自立自強,能不求人就不求人,能快速反應就快速反應。一則它可以培護人體陽氣,二則可以加強感知能力。經常習練的人,能強身健體,提高免疫,生病和吃藥的幾率大大減少服藥;長期用心習練,甚至可以達到“骨正筋柔,肌肉若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