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開竅,豁痰,理氣,活血,散風,去濕。治癲癇,痰厥,熱病神昏,健忘,氣閉耳聾,心胸煩悶,胃痛,腹痛,風寒濕痹,癰疽腫毒,跌打損傷。
禁忌陰虛陽亢、煩躁汗多、咳嗽、吐血、精滑者慎服。
在農村,菖蒲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植物,只是因為人們對它并不認識,所以大家平時也不會太注意。不過,菖蒲卻是一種比較好的中草藥,對多種疾病有著輔助治療的效果。菖蒲分為很多種,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它們的種類。
菖蒲中含α-、β-細辛醚、順甲基異丁香酚、甲基丁香酚、菖蒲烯二醇、菖蒲螺烯酮、水菖蒲酮、菖蒲螺酮、菖蒲大牯牛兒酮、菖蒲酮、異菖蒲酮等。
菖蒲性味辛、微溫,入心、肝、脾,具有化痰、活血理氣、散風祛濕等多種功效。
1、理氣活血,治關節疼痛
菖蒲能理氣活血,祛風宣濕,可以用來治關節疼痛、風濕痹阻、跌打損傷等瘀腫疼痛癥狀有非常顯著的療效。在醫學臨床上常用新鮮的菖蒲、梔子、生姜等搗碎,敷在疼痛的部位,具有消腫止痛的作用;如果將藥搗碎后加入適量的白酒在鍋內炒熱以后再敷于痛處,這樣治療效果更佳。
2、醒脾和胃,治脾胃癥
菖蒲含有揮發油,能夠有效的促進消化液分泌以及抑制胃腸異常的發酵,因此有醒脾和幫助胃消化的作用,用于治濕困脾胃癥效果非常明顯。
3、預防疾病
菖蒲的氣味芳香,能夠辟穢化濁,具有解毒驅邪的功效,在我國古代,菖蒲被人民用來預防疾病的常用藥。古人在端午節的時候用新鮮的菖蒲和新鮮的艾葉綁在一起掛在門窗上的習俗,是作為預防瘟疫用,因此說菖蒲芳香辟濁、解毒驅邪的功效。
可煎成藥汁服用。
暫時沒有發現副作用。
菖蒲分類為三種植物,均簡稱菖蒲。如:節菖蒲、石菖蒲和水菖蒲等,它們分別來源于不同的植物,其功能主治也不同。
節菖蒲:
又稱九節菖蒲、菖蒲。來源于毛茛科植物阿爾泰銀蓮花的干燥根莖。性溫味辛,功效開竅化痰,醒脾安神。藥材性狀:略呈紡錘形,稍彎曲,長1~6cm,直徑3~7mm。
石菖蒲:
來源于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莖。性溫,味辛、苦,功效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藥材性狀:呈扁圓柱形,多彎曲,常有分枝,長3~20cm,直徑0.3~1cm。
水菖蒲:
又稱藏菖蒲,來源于天南星科植物水菖蒲的干燥根莖。性溫,味苦,功效化痰開竅,健脾利濕。藥材性狀:形似石菖蒲,但較粗大,少分枝,直徑1~1.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