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知上德善之道的圣人是不會去博人贊賞的——走進《老子》
?83、知上德善之道的圣人是不會去博人贊賞的——走進《老子》
老子在上一章要結束《道德經》篇章時,舉例“小國寡民”來說明無為而治的上德之道。在《道德經》最后一章針對全篇所講的《道德經》明確的指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
老子指出:讓人相信的語言不需要美言巧語,而美言巧語往往是不可相信的。對此。善良的人不用美言巧語去辯解,而用美言巧語去辯解的人往往是不善良的。真正知上德善之道的人是不會去博人贊賞的,而有意博人贊賞的人往往不是真正知上德善之道的。知上德善之道的圣人是不會去積累財富的,而是以盡力的把善心獻給別人,他自己也就更富有上德了。天之道,對天地萬物萬事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圣人之道,對天下萬物萬事都是上德的善為,而從不爭名奪利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