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欲望揮霍無度無德無術必亡國——《黃帝四經》譚 《經法》六分篇
“(不)知王述(術)者,驅騁馳獵則禽芒(荒),飲食喜樂則面康,玩好好則惑心;俱與天下用兵,費多而無功,單(戰)勝而令不□□□失□□□□□□□□空□與天□□則國貧而民芒(荒)。□圣之人弗留,天下弗與。如此而有(又)不能重士而師有道,則國人之國已(矣)。”譚:不懂得王術的,田獵無度,常常沉湎于飲宴,珍寶聲色蠱惑其心,雖然也能發動天下多人從事征伐,但也會多而無功,不能令行禁止而喪失民心,財物耗盡而倉廩空虛,違逆天道,則國困民貧。有德能之人便會遺棄他,天下人也要背離他。如此而又不能重視有識之士,尊有道的人為師,那么國家將為他人所有了。欲望揮霍無度無德無術必亡國。
50、賤財賤身重視志士仁人稱王之道——《黃帝四經》譚 《經法》六分篇
“王天下者有玄德,有□□獨知□□□□王天下而天下莫知其所以。王天下者,輕縣國而重士,故國重而安身;賤財而貴有知(智),故功得而財生,賤身而貴有道,故身貴而令行。□□天下□天下則之。”譚:譚:稱王天下的人要具備天德,有了天德,還要懂得王術,所以能稱王天下,而天下的人卻不知其中的緣故。稱王天下的人,要看輕一城一地而重視志士仁人的歸附,這樣就使國家穩固而自身安逸;看輕財利而尊重知識,所以功成而財生;卑屈己身而尊重有道之人,所以能使自身顯赫而令行天下。因此稱王天下的人,天下人都會以其為表率。賤財賤身重視志士仁人稱王之道。
51、效法天地覆載天下公正無私王也——《黃帝四經》譚 《經法》六分篇
“(霸)主積甲士而正(征)不備(服),誅禁當罪而不私其利。故令行天下而莫敢不聽。此自以下,兵單(戰)力掙(爭),危亡無日,而莫知其所從來。夫言(霸)王,其□□□唯王者,能兼復(覆)載天下物曲成焉。”譚:稱霸積蓄兵力以征討不聽命的諸候國,誅伐理當治罪的國家而不圖私利,所以能令行天下而沒有敢于違抗命令的。除此之外,像那些不講王術,只是憑借武力,為了私利而窮兵黷武的人,身亡國危指日可待,而他們居然還意識不到是因為什么。至于說到稱霸,因為他們能效法天地、覆載天下,公正無私,所以能使天下萬物萬事各得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