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關于對“卦有小大,辭有險易”的點滴淺思——易經譚
11、關于對“卦有小大,辭有險易”的點滴淺思——易經譚
《卦辭》的第三章接上一章進一步講述如何從卦象來理解“彖辭”。
一、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也。
我譚:“彖者”是根據某一卦現象下的定論,為“彖辭”。“爻者”,是每爻下面有一個解釋,為“爻辭”;整個卦下面的解釋為“卦辭”,爻辭是講變化的道理。
二、吉兇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無咎者,善補過也。
我譚:當你看到卦的后面有的是吉,有的是兇,這是說明你有所失或者是有所得的變化;有的是悔吝,這是說明你將有小錯而憂慮的變化;有的是無咎,這是說明你沒有毛病,但并不等于“好”,而是在進退之間要注意變化,要特別小心,人不會沒有錯,隨時有錯,善于反省自己的錯誤,加以改正,就是真正到了無咎的時候。
三、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手卦,辯吉兇者存乎辭,憂悔吝者存乎介,震無咎者存乎悔。
我譚:人生是否高貴與下賤,關鍵在于“位”的問題,就是某一時間在某一個位置的變化;每個人獲利的大小的機會是平等的,關鍵在于你所處的卦象;辨別是否吉兇,關鍵在于對卦辭的理解;憂虞到悔吝時,關鍵在于要自己能站得正,行得正,一切現象都可以改變;要警示自己的感覺無過錯,人生沒有絕對自己不錯的,無咎就是善補過也。只要知道懺悔,懺悔的結果就是要補過。
四、是故卦有小大,辭有險易,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我譚:所以,卦象有大小,卦辭就有險易,卦辭都是卦象所指到的變化。
在卦象上如何讓理解:貴賤,小大,吉兇,悔吝,無咎。關鍵在于某時某地某人的陰陽變化中。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