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菲特早年秒殺股市的業績
先看第一張表:巴菲特1957-1960年和道瓊斯工業指數的對比。可以看出,巴菲特熊市特別牛。
再看第二張表(復利處理之后),140.6%對比 42.6%。這四年,指數每年復利9左右(股市的正常收益),但巴菲特復利高達25。結果天差地別
早年的巴菲特,浮存金這個大利器還沒有正式登場,但巴菲特用了“Generals”(低估類投資)+“Workouts”(套利類投資) “Controls”(控制類投資)三大法寶,在熊市中大幅戰勝市場。套利和控制類投資是機構投資者的利器,可以通過控股公司,來分拆公司賣出,或者把公司的管理層換掉重新煥發出公司的價值。巴菲特Workouts中有個案例:巴菲特買過一家公司,每股售價為$18,而每股的凈資產為$72,公司的流動資產(現金、應收賬款和存貨)減去所有的負債之后除以總股本的價值為$50。 巴菲特買入公司后持有5年,換了2個老板,公司大有起色后,以80美元賣掉。
指數的增長,長期來說,升升跌跌,幾乎可以用公式來計算,長期每年9-10個點,巴菲特通過買低估的股票,股票不漲用套利和控制的辦法兌現價值,來實現超越市場。之后,巴菲特的浮存金,也是一種強化技,巴菲特早期買過一家“藍籌印花”的公司,這家公司其實并不好,但這家公司賬面上有6000萬美元,而這個錢,巴菲特控股后,是可以動用的。控股了藍籌印花這家公司后,巴菲特跑去買喜詩糖果。喜詩糖果這家公司,又是一家現金牛的公司,巴菲特投資2500萬美元,但從1972-2007,這家公司為巴菲特貢獻了13.5億的稅前利潤。浮存金,最猛的,還是巴菲特控股蓋可之后,通過保險天量的浮存金(幾乎0成本)打造出龐大的投資王國。
(三)小股民的增強技
作為一般的小股民,也可以學學巴菲特,不單純靠股票的漲跌來實現自己的股市收益。當然,這種學習,不是簡單的照搬照抄。也抄不了,不要說換董事長,分拆公司這類事,很多公司賬上天量的錢,你也只能眼睜睜看它去理財。
但巴菲特的思路非常有啟發性。以前提到的幾個辦法:多賬號搖新股;同股同權下的AH股置換,(中國平安過去5年,平均每年至少有一次百分10以上的機會。股票百分10加上置換百分10,就是20了。)……復利的路上,如何增強自己的非股市漲跌收益,是每個長線投資者,最重要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