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標的不要太早設定賣出目標價
能選到不需要賣出的好公司,是精益求精選股的重要目的。如果買入一開始你就設定了賣出價格,這一定不是最好的標的。大家膽戰心驚持股主要原因是對企業的未來經營沒有十足的把握,也就是對企業的定性分析不到位。這么看來,企業的定性分析尤為重要,而且做一個極品組合更是你堅定持有的保障。
價值投資最深入的學習提升最后一關,是對“護城河”和企業內在價值提升之間的關系的深刻理解,這個問題不能深悟,是很多價值投資人收益不理想的最終癥結。很多人糾結在估值上,或是糾結在宏觀經濟上等等,都沒有有效解決企業價值判定的根本問題,因為僅有靜態的理解是不夠的,而動態的價值分析又有很多歧途,所以我們要回歸最初的定性分析上來。
有了定性分析,你可以不給標的設定賣出價格,任其自由發展騰挪,“持股守息,等待過激”,如果真是價格真是過激的不像話,也可以稍微減少一些,因為你并不確定
股價未來通過什么方式變得合理。除非整體市場全部變的高估得不像話,進行系統性減倉變現才變得非常有必要。因此,好的標的最好不要太早設定賣出目標價。
2、賺企業經營的錢
我們要相信自己股票來回轉換的能力遠遠不及最優質股票經營的能力,因為模糊地對比一下:既然投資復利水平很難高于20%,那么我們應該敬仰那些凈資產收益率長年大于20%的優質企業,往往股息分紅也都很豐厚且持續。所以我們既要盡可能少的做股票的頻繁交易和轉換,要認認真真的持有最優質的企業,拿這些企業做成的組合,是我們真正的事業和生活的靠山,我們要努力在“如何更好地賺取企業經營的錢?”這個問題上進行研究探索,而不是在賺市場差價上。
所以我們得到理念的升華:因為買股要交給未來的,而不是買入的此時。所以價值并不等于靜態估值,價值應該等于企業蘊含的發展能量值。
因為靜態低估也可能是收益的陷阱,比如:一個靜態低估50%的標的,假設沒有多大的成長性。如果延續到5年到10年之間低估的50%能夠回升到合理,大家計算一下年復利是多少?這樣會不會達到權益類滿意的復利收益?那么我們看這種低估,就有可能就是投資收益陷阱,況且缺乏成長的企業也許隱含著存在著未來發展的諸多問題,這些都不得不防。
因此,要做好價值投資,不要追逐平庸企業任何或大或小的機會,這樣的機會還不如選擇頂級優秀企業的合理甚至看似略微高估的價格來得合適。因為有了企業持續成長,就會徹底說動市場價格不斷向逐步提升的內在價值靠攏,甚至會頻繁出現市場價格搶跑于價值的現象。所以,要想認清價值,就需要認清企業未來爆發能量級,我們需要的是能夠重量級爆發的好企業,而不是僅僅看到平庸企業的一小段靜態價值恢復空間。
3、如何評判貴賤?
避開優質股的最好方法,就是嫌它們貴。不管是絕對價格還是估值,不管牛市還是熊市,不斷是市場如何的低迷,反正看著就是不舒服。所以一輪一輪的消費超級品牌和醫藥優質股等不斷上漲都可能與大多數投資人沒關系。大多數人都有一樣的理由,就是一個字:貴!但究竟什么是價值,如何評價貴賤,我覺得大多數可能都沒有深悟其中的道理。
我們常說的股價的高和低、貴和賤,其實不是大家直觀看到的高低貴賤。我們都知道在等低價進入,關鍵是等低價,什么為低?是相對于過去股價低,還是相當于未來的成長,目前的股價很低。過去已經很難回去,未來尚不可知。但是我們完全可以根據當前能掌握的線索,判斷出企業孕育著多大的未來爆發能量。你必須得選擇未來具有強大爆發能力的公司,不然你看似的底部,其實未來歷經數年才能價值回歸的話,投資者就根本不會獲得比較合適的滿意復利收益。
這么看評判貴賤,先要定性分析企業的能量級別,通過企業端、行業端和產品端來對護城河分析,好行業加上有護城河的頭部企業,這是企業持續成長的能量所在。
成長就像往水中丟下石子,產生一次驅動出現一圈圈漣漪,然后逐漸遠遠淡去。但有著護城河的必需品消費醫藥企業,就好像有人會不斷在水里丟石子兒,一圈兒一圈兒的停不下來地擴散,成長空間可以拉長很久,相應你的收益更有保障,持股守息就不會僅僅是單利收益,就會更加有復利可圖,比如某醫藥十年前企業十派三元分紅,到目前股本擴大幾倍到十幾倍,還是十派三,甚至更多些,不斷擴大股息,使得有的企業甚至每年分紅相當于當年你買入的最初市值。那么,如果不斷激起成長漣漪的企業,如果當前還算合理的靜態估值,穿越到幾年后來回看,其實也許就是相當的便宜價格。所以,我在《靜水流深 深度價值投資札記》上,第一個深度就是基本面的深度,認真研究好基本面的深度,才能徹底明白股票的貴賤問題。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文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