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投資體系中,只有兩個三角形。
在買入公司前,都要對投資標的根據上述三角形進行分析。并每過一段時間對投資標的進行評估。
一、任何一家上市公司,都跑不出上面兩個類型的邏輯。行業龍頭的邏輯更強,而行業成長性的龍頭企業要比已經成為龍頭的成熟型企業更具備長期投資價值。所以當初發現牧原后就全倉持有。四年多下來了,牧原的投資邏輯是否依舊滿足第二個三角形的邏輯呢?當然也包括濰柴,濰柴比較復雜,它正經歷從第一個三角形向第二個三角形的轉變。
無論哪個三角形,估值只是“果”,“因”是成長性或成熟型,以及護城河。有因才有果。企業沒有護城河的成長是站不穩的 ,任何一個行業的龍頭企業,都必然具備護城河,才有成長直到成熟,由此帶來市場估值的不斷提升。
二、濰柴動力
作為傳統內燃機的絕對龍頭,這是毫無爭議的。強大的核心競爭能力,完全滿足第一個三角形模型。成熟型龍頭企業,都有一個共同點:行業發展空間變窄。那么就要尋求轉型,拓展新的市場。
新的市場就是氫能源和燃料電池。轉型切換也是企業從第一個三角形變為第二個三角形。如果這個轉型邏輯成立,那么就要給新的估值:按成長性龍頭企業。
三、牧原股份
依舊滿足第二個三角形。所以不要問我股價會漲到哪里,這個三角形邏輯不散,因果關系只會強化,不要再去估值。至于成長中出現的問題當然是發展中解決。
四、政策
這兩家企業,都有一個共同點:政策護城河。牧原自不必說,從第一個帖子就強調政策下的驅動因素,如今政策依舊是強有力的一道護城河。濰柴動力轉型也是借助新能源革命,根據宏觀行業政策進行布局,這和幾年前牧原擴張幾乎是一致的:本身具備行業核心競爭力,政策助推,然后行業內開始發力。所以才有估值切換。
政策帶來的紅利會超出所有人的想象,這點在牧原上已體現的淋漓至盡。$濰柴動力(SZ000338)$ $牧原股份(SZ00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