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養身+養心)黃金分割率 |
|
宇宙萬物在發生、發展過程中有一個奇妙的數字比——0.618,古希臘美學家柏拉圖把0.618譽為“黃金分割律”,簡稱“黃金律”、“黃金線”或“黃金比”。 事實證明,0.618不僅在建筑、書法、繪畫、音樂等領域有充分的體現,在醫療、養生保健方面也有微妙而科學的揭示。 1、舒適溫度。人體的正常體溫是36~37 而為什么要將它們相乘呢? 因為37度相對于100度而言本來就是一個黃金點,而23度相對于37度而言也是一個黃金點。 這個最適合的點即使在養生過程中也起著重要作用。 2、理想睡眠。睡眠是人體修養生息的重要一環。其準確提法應是理想睡眠,充足睡眠的提法并不科學。 因為人的組織器官屬用進廢退型,而不是想睡就睡,睡的時間越長越好。 近來科學家研究證實:每天7.5小時是最理想的睡眠時間(通常應不多于8小時,不少于6小時)。 因為長期這樣睡眠的人大多都既健康又長壽。 一天即一個晝夜24小時,白晝和夜晚各為12小時,人最理想的睡眠剛好是夜晚12小時的0.618(7.416)即近7.5小時。亦與黃金分割律相吻合。 3、愉快起床。當人睡醒時,若眼睛一睜開就馬上起來,感覺很累。想想很多專家給我們的建議,無非是說醒后要在床上躺幾分鐘,然后再緩緩起身什么的。 但是躺幾分鐘合適呢?我們不妨用一些很實際的數字說明這個時間點。 如果你估計穿衣服的時間要2分鐘,那么躺在床上睜開眼睛的時間應為3分鐘(一個過程利用黃金分割律,應是前段事情與后段事情的時間比約為6:4)。 4、人體穴位。人體的很多重要穴位以及健康、疾病、生長發育等都與黃金律有關,就連醫學和養生也與0.618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人體頭頂至后腦的0.618處是百會穴;下頜到頭頂的0.618處是天目穴;手指到手腕的0.618處是勞宮穴;腳后跟到腳趾的0.618處是涌泉穴;從腳底到頭頂的0.618處是丹田穴…… 5:健康年齡。我們必須認識到:在黃金律中同一個被分割的單位里,這個0.618不只是意味著一個點,它自然地包括了兩個點。如果我們把其中的一個具有肯定性品格的點叫做正黃金點,則另一個具有否定性品格的點就是負黃金點。 比如,人生六十花甲子,人生七十古來稀,如果說一個人一生最健康的年齡是100-61.8(相當于1-0.618)=38.2歲以前,則根據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可以估算出一個人最不健康的年齡應該是61.8歲之后。 如此則38歲就是人的一生中一個正黃金點,62歲相應地就是人一生中一個負黃金點。 這兩個黃金分割點,在我國的太極圖上,其實可以直觀地看出,那就是陰陽魚的兩個魚目所在的位置。 6、動靜法則。以動養生與以靜養關系方面,一直存在著不同的觀點。主張運動養生的俗語就有:“生命在于運動”,“生命在于腦運動”,“動而不衰”;以靜養生的論述有“養生在靜”,“生命在于靜止”,“靜養存精者長壽”等,此外,還有“心靜體動”,“養心在靜、養生在動”等說法。 權衡幾種觀點,各有依據,各有道理。 據“黃金分割律”來看,這里其實存在著一個比例關系。從辯證觀點和大量觀察得知,動與靜應該是一個0.618的比例關系,大致是四分動,六分靜,這才是最佳的養生之道。 7、養心之道。一個人只有生理和心理上都處于完全協調平衡狀態,才可稱其為健康——身心健康;而且二者相輔相成,心情好,人體生理機能就會處于最佳狀態,身體也就會健康。 如果身體一直保持著最佳健康狀態,則心情通常也有可能就會很好;否則,將反之。 因此,專家認為,精神因素對健康的影響頗大,其對衰老的抗拒力心理占六,生理占四。 這也符合0.618黃金分割原理。可見養心之重要。 8、情緒調控。人是感情動物,富有七情六欲,這也是人類與其他動物的最大區別。 猶如凡事都要一分為二一樣,人類進化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利的負面作用:因為情緒影響著人體內部生理機能的運轉狀態,掌控并影響著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從而決定著人體免疫功能,而免疫功能直接影響著人體的健康和壽命。 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會調控與平衡自己的情緒——通常,心理平衡程度以四分宣泄,六分忍耐為機體保持健康的最佳平衡點。 9、健美養生。在人體健美養生中,也有許多黃金律。一是被稱為“人體黃金點”的短段與長段之比值為0.618或近似值的分割點,如臍以上與臍以下的比值是0.618:1,肚臍是黃金點。二是指寬與長的比值為0.618或近似于該值長方形的“人體黃金點”之一,如鼻部輪廓鼻翼為寬、鼻根至鼻下點間距為長的“人體黃金矩”之一。 三是兩條線段之比例關系為0.618或近似于此值的“人體黃金指數”,如目面指數兩眼外眥間距與眼水平線面寬之比的“人體黃金指數”之一。 四是人體表面其內角分別為36°、72°、72°的“人體黃金三角”,如兩肩端點與頭頂中央組成的三角形“人體黃金三角”等。 這些都是人體健美與養生的重要參數。 10、飲食得當。人類的雜食應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素食應占食物總量的0.618,這與消化系統相適應,對健康有利。食物中的熱能由糖類、蛋白質、脂肪來提供,而糖類是食物供給的主體,人體所需熱能的0.618必須由糖類來供給,主要是谷類中的淀粉。 蛋白質是重要的營養素,人體對蛋白質的需求,固然有“量”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質”。而質量取決于其組成的單體氨基酸。蛋白質由20種氨基酸組成,20的0.618即12種氨基酸,人體能自行合成,另外8種氨基酸需要食物來供給。這8種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符合人體需要的蛋白質就稱為優質蛋白質。谷物中的蛋白質質量較差,為保證蛋白質的攝入,膳食中優質蛋白質應達到1~0.618的比例。所以,在日常膳食中除了一定量的動物性食物外,還應該多安排一些豆類食物和豆制品,這對身體健康很有好處,特別對生長發育中的青少年影響更大。 植物油和動物脂肪來源不同,其組成的氨基酸比例也不一樣,各有各的生理功能,偏食某一種都對身體不利。最佳搭配是植物油與動物脂肪的攝入量符合“黃金律”,即0.618和0.382,這樣,可以使攝入的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占脂肪總量的0.618。 組成人體最多的營養素是水,水分占體重的0.618。在不感覺出汗的情況下,人體每天失去和需要補充的水分達2500毫升,其中,食物供給的水和人體合成的水分為1500毫升,正好是0.618,其余1000毫升則需要飲水補給,才能保持平衡。成年人一天應喝5~6杯水,最好喝水溫為 米、面、肉、蛋、油、糖、酒等都屬于酸性食物,攝入過多,會使血液呈偏酸性,導致酸性體質,免疫功能降低,體弱多病。據統計,約有62%的疾病發生于酸性體質的人群。所以,應多吃點堿性食物來中和調節,使血液保持正常的微堿性。堿性食物有蔬菜、水果、食用菌、牛奶及海帶為主的藻類食物,每天堿性食物的食用量要占食物總量的62%,也就是0.618。 醫學專家分析后還發現,只吃六七成飽的人幾乎不生胃病,而以酒足飯飽為幸福者,其胃病的發生率則高得多。另外,攝人的飲食以六分粗糧,四分精糧為適宜,這其中也體現了飲食的0.618。 11、抗老奧秘??顾ダ嫌猩砼c心理抗衰之分,哪個為重?研究證明,生理上的抗衰為四,而心理上的抗衰為六,也符合黃金分割律。 中國有句俗語“人老心先老”,這在疾病上也可見一斑。人的精神往往有很強大的力量,有時甚至能超越醫學。這種現象還有待于科學的進一步研究,但是,我們不妨先做起來。 充分調動與合理協調心理和生理兩方面的力量來延緩衰老,可以達到最好的延年益壽的效果。 12、忍耐與宣泄。人是感情動物,富有七情六欲,由于情感會影響人體生理機能的運轉和內分泌系統,從而對人體抗病能力和衰老有直接的影響。因此,中老年朋友一定要保持心理平衡,既要學會忍耐又要學會宣泄。心理學家認為,凡事要掌握六分忍耐四分宣泄,就可達到良好的心理平衡,也為健康長壽創造了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