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太陽病脈證并治
辯陽明病脈證并治
辯少陽病脈證并治
辯太陰病脈證并治
辯少陰病脈證并治
辯厥陰病脈證并治
從傷寒論成書以來,對其解讀注解的醫(yī)家不知多少,但很可惜,就以上這些傷寒論標題也沒有能夠完全認識。究其原因,不是傷寒論問題太過高深難以理解,而是我們自己想的過于復雜,把自己繞進去了。我們非要把簡單的問題弄得復雜,才能顯得我們有學問,多么的諷刺。
就以上這些標題字面而言,他其實就包括三部分,某病某脈某證。某病辯的是病位,脈、證是與某病相對照參考確定不同變化,僅此而已。看似是三方面問題,實際討論的只是一個問題。我們現在研究傷寒論,對這些病、脈、證進行了不同歸類總結,產生了種種流派,看似是一種發(fā)展,實際卻是一種倒退。就拿八綱辨證來說,為什么會產生八綱呢?其根本的出發(fā)點是從脈、證的角度來論證病位,說白了是我們對病位的認識不夠,才不得不從脈證反推病位。而這些標題字面上就很明確指出,仲景是先確定病位,再討論脈證變化,是以病領脈證,而不是反推。這一正一反之間體現的就是思維、認識的深度差距問題。
傷寒論中處處提到時間問題,其原因就在于六經的發(fā)展過程是明確的,是一種自然客觀過程。傷寒論不過是在這個發(fā)展過程上去尋找對應階段,然后結合脈、證來尋找方法。而我們由于不知道這個過程,所以只能反向推導確認,也是沒辦法之舉。這樣來看,我們其實從來沒有正面認識過傷寒論,都是在被動研究。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