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窯瓷器就像一張名片飄洋過海,將中華文明的古韻之美展現在世界的眼前,歷經百年風雨后仍舊魅力不減。
這一期我們走近漳州窯“外銷瓷”,揭開其神秘面紗......
漳州窯瓷器遠銷海外,最具特色的當屬素三彩瓷。
漳州窯素三彩瓷,其釉面亮青肥腴,彩料細潤,工藝精致,色澤濃艷厚實,紋飾灑脫自然,品種豐富多樣。
左 漳州窯素三彩瓜形香盒 右 漳州窯素三彩福字紋香盒
漳州窯“血統”
明清時期,漳州月港興起,海外貿易繁榮,漳州窯瓷器成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輸出產品。時至今日,歐洲、日本及東南亞國家各大博物館及私人藏家仍收藏著大量的漳州窯珍品......
明 漳州窯五彩道教內經圖盤 | 荷蘭普林西霍夫博物館
明晚期 漳州窯青花人物紋香爐 | 蘇富比 6875英鎊
漳州窯是隨著月港海外貿易的發展,作為外銷瓷應運而生的。
通過考古調查、發掘以及大量外銷流傳到海外的傳世品的比較分析,證明是蜚聲海外的外銷瓷。
如“砂足器”、“吳須付染”、“吳須赤繪”、“汕頭器”、“交趾瓷”、“華南三彩”等,其產地就在漳州,但是在國內,甚至是漳州地區都較少有發現傳世品,可見漳州窯作為外銷瓷的特殊性。
明 交趾大龜香合,日本藤田美術館藏」
圖:「日本藏“華南三彩”的刻劃花菱花口盤」
漳州窯作為海外貿易眾多商品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月港的揚帆而遍及海外諸鄰,其獨特的文化韻味和藝術魅力蜚聲海內外,同時在對外傳播中國文化方面也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明 漳州窯釉下五彩青花大盤 | 荷蘭普林西霍夫博物館藏
“GRV 1929.386”五彩八開光蘆鴨踏波大盤
口徑37.5厘米?高8.2厘米
漳州窯瓷器外銷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以后,倭寇不斷對大陸沿海進行騷擾活動,朝廷為了鞏固海疆,防止沿海居民與倭寇勾結,下令推行海禁政策,并規定“片板不許下海,寸貨不許入番”。
“GRV1929.12”五彩航海星宿大盤
口徑42厘米?高8.7厘米
當明清的統治者以“海禁”把中國阻攔在世界航海的大潮流之外時,漳州人卻以各種變形的方式反抗著封建專制與閉關自守。
隆慶元年(1567年),基于月港私商出海貿易的事實,明朝已無力維持大規模的朝貢活動及屢禁不止的違禁商販,朝廷采納巡撫都御史涂澤民“許販東西諸番,取消海禁”的建議;
月港貿易路線
月港從一個民間走私港口轉為福建乃至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貿易中心及外銷瓷重要港口之一,為漳州窯瓷器的外銷提供了內陸舟楫之便和海上交通之利,促進了海商貿易的發展,極大刺激了漳州窯業的全面興盛。
漳州窯瓷器種類
漳州窯彩繪瓷的圖案內容豐富,舟船、海水、島嶼、花鳥、魚龍、瑞獸不一而足。
漳州市博物館
明漳州窯紅綠彩“近悅遠來”瓷盤
(大英博物館藏)
漳州市博物館
漳州窯的外銷瓷種類繁多,包括青花瓷、五彩瓷、素三彩、米黃釉瓷、醬釉堆花瓷等。
彩繪瓷是漳州窯外銷瓷器中最具特色的品種,畫有圖案的大盤更是漳州窯外銷瓷的代表之作。
這種彩繪大盤是分兩次燒成,先在瓷胎上施白釉用高溫第一次燒成,再用彩釉在盤上繪上圖案后二次入窯燒制。
彩釉以紅色為主,配以綠、黑、褐、黃、藍等色。
器形有大盤、盤、大碗、碗、碟、杯、缽、盒、罐、爐、瓶、器蓋等。青花和五彩大盤為漳州窯瓷器中最有特色和代表性的器物。
漳州窯出土瓷器圖片集青花瓷的紋樣有珍禽、瑞獸、花草(牡丹、荷花、蘭草、人物、吉祥文字以及開光、錦地開光等等。
明 漳州窯青花人物紋瓷碗
漳州市博物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