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景德鎮御瓷:元明清(三)明洪武、永樂時期

轉自 菁話古董


明代洪武時期

明朝第一個皇帝是朱元璋,他的年號是洪武。他禁止了彩繪器物,正如他禁止了中國商人從11世紀開始直到朱元璋登基之前一直進行的自由貿易。這一時期,中國的陶瓷出口以兩種方式運作:私人貿易和官方交流。洪武帝在禁止私人貿易方面取得的成效肯定有限,因為他在整個統治期間每隔兩三年就會重申一次關于這個問題的禁令。而外國統治者的朝貢活動得以維持,但許多明代早期文獻都提到香料的短缺,這恰恰是陶瓷商人進口的主要商品。

明朝的第一位皇帝在建立了新的王朝,并在南京建立了新都之后,不可避免地必須證明其前朝的惡名,特別因為元人是外族,被視為蠻夷。因此,明朝宮廷不出意外地沒有采用與蒙古統治密切相關的青花瓷器。有一種說法是洪武于1369年在景德鎮的珠山建立了一座瓷廠,就在明朝全面征服后的一年。青花瓷是按照中國人而不是伊斯蘭的品味而設計的,而皇帝本人,則是采用類似設計的紅釉瓷器。

明洪武 青花纏枝紋碗

大英博物館藏

銅紅單色釉為首創,在此之前,沒有人系統地嘗試過用這種很不穩定的顏色生產單色釉瓷器,只有洪武時期的一些產品獲得了成功。其中最好的作品有著粉紅色的色調,而不太成功的紅色則更像是棕色。現存的銅紅釉產品不多,大多數是小碗或小碟,內壁模印龍紋。還有一些洪武時期的白釉瓷器。

明洪武 紅釉模印龍紋高足杯

大英博物館藏

(Vainker 1991,Chinese Pottery and Porcelain: From Prehistory to the Present,p.182; fig.135)

明洪武 紅釉模印龍紋碗

大英博物館藏

(Vainker 1991,Chinese Pottery and Porcelain: From Prehistory to the Present,p.183; fig.136)

明代永樂時期

最近在景德鎮的發掘工作最能清晰明確地揭示一位皇帝的品味。永樂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于1403至1424年在位。在景德鎮的永樂堆積層中所出土的瓷器,98%是白瓷。我們無法得知永樂皇帝是否了解白瓷在唐宋初期也是備受推崇的。永樂認為純白色與孝道有很大的關聯,因為他正是通過篡奪自己的侄子,即洪武皇帝的指定繼承人而登上皇位的。這樣的行為讓新的統治者很有必要證明他的合法地位。永樂皇帝在登基四年后公開紀念他已駕崩的父親洪武皇帝,舉行了精心設計的佛教儀式,又在1412年開始建造一座九層高的佛塔,供奉洪武和他的皇后。這就是位于南京報恩寺的“瓷塔”,現已不存。佛塔外面都貼滿了白瓷磚,其中一些瓷磚最近在景德鎮有所發現。

明永樂 瓷塔白釉瓷磚

大英博物館藏

1407年,第五任西藏法王哈立麻因為主持了為永樂皇帝雙親舉辦的儀式而獲得了永樂皇帝的授封。這種與西藏的聯系似乎可以解釋為什么在永樂時期會出現“僧帽壺”,其原型是西藏金屬壺,壺口呈僧帽狀。樂白釉僧帽壺要么是素面,要么刻有纏枝花紋,更罕見的是刻有藏文經文。最后一種類型甚至可能是專為1407年在南京舉辦的宗教儀式而制作的,在儀式上皇帝親自進香。

明永樂 甜白釉暗刻纏枝紋僧帽壺

大英博物館藏

(Vainker 1991,Chinese Pottery and Porcelain: From Prehistory to the Present,p.185; fig.138)

永樂時期的其他新造型包括模仿伊斯蘭金屬制品的白瓷和模仿中國古代青銅器匜和爵造型的,以及委角壺。花瓶、罐子和其他元代瓷器類型的器型會變得更加修長。

明永樂 青花纏枝蓮紋執壺

大英博物館藏

明永樂 青花波濤龍紋爵杯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永樂白瓷的胎體很好,釉面略啞光。釉色接近透明,可能是由于釉料中的氧化鈣含量很低(約2.5%),在這方面,可被視為從青白釉(氧化鈣含量10~15%)和樞府釉(氧化鈣含量4~6%)發展到了另一個階段。永樂白瓷的胎體和釉料的純度使其比之前的任何瓷器都要好,在中外文獻中,一直被稱為“甜白”。

明永樂 甜白半脫胎錐拱雙龍紋高足碗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永樂時代的景德鎮瓷器并不都是白色的,因為銅紅的使用一直延續到永樂時期,甚至在景德鎮出土的相對少數的紅釉器物也來自考古學家所確定的“永樂晚期”地層,盡管它們在風格上更接近宣德時期的瓷器。被認為是永樂年間制作的銅紅單色釉瓷器的質量并不高。更有趣的是那些紅地白龍紋的作品,形成了引人注目的雙色變化裝飾。

明永樂 紅地白龍紋高足杯

大英博物館藏

(Vainker 1991,Chinese Pottery and Porcelain: From Prehistory to the Present,p.186; fig.139)

永樂瓷器的另一個變化是在青花繪制的海浪上繪制銅紅釉的海獸,這個主題在宋代就已經出現了,但在這一時期再次出現可能是由于永樂皇帝主持下的多次遠洋航行。無法通過釉里紅的風格令人滿意地將永樂與洪武時期的器物區分開來,洪武時期的器物歷來被認為是這一特殊卻又相當短暫的裝飾傳統的終結。

明永樂 銅紅釉碗(局部)

大英博物館藏

另一方面,鈷藍在永樂時期享有一定的地位。這種礦石仍然從波斯進口,并應用在白度和光滑度越來越高的瓷器上,產生了比之前更奪目的效果。青花瓷再次被廣泛出口,并作為禮物被送給外國統治者,但很明顯,它們也最終被中國皇帝所接受。那些在御窯廠(1402年被設立)遺址發現的瓷器,或是那些第一批帶有其生產時在位皇帝年款的瓷器,都以兩種方式中的一種進行裝飾,以區分其崇高地位。它們要么有象征皇帝的五爪龍(或皇后的鳳凰),要么在白瓷上刻劃那種精心繪制的纏枝紋和幾何形邊框,這原來都是金器的裝飾。

明永樂 青花鳳凰紋三系茶壺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皇帝年款的出現肯定意味著陶瓷所處的新地位。在器物上標明其主人名字的做法植根于中國藝術的最高傳統——古代青銅器,其自古就是與統治權相關。從宋代開始流行復古,而統治者的款識就屬于相關的鑒賞領域。它們與迄今為止裝飾在較普通的陶瓷上的那些表示飲酒詩、序號或功能的文字截然不同。

一些器物(如高足杯或小碗)的內壁上用青花寫有“永樂年制”的款識。這些字都是以楷書形式書寫的。更為精致的仍舊是高足杯,大部分是白瓷,但也有少數是紅釉的,上面有“永樂年制”的篆書印款或刻款。篆書是源于秦漢時期的字體,幾個世紀以來一直用于印章和其他正式場合的需要。著名的宮廷書法家沈度(公元I357~1434年)所寫的篆書與永樂高足杯上的篆書非常相似。

明永樂 紅釉暗龍紋高足碗

碗心有“永樂年制”雙行四字篆書款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據《明會要》記載,瓷器的設計都是先在宮廷里準備好,然后再送到景德鎮。由于沈度是當時最令人欽佩的書法家之一,經常被要求為皇宮和寺廟中的珍寶和古董題字,因此,這個年號很可能是由他書寫的。使用沈度的書法作為瓷器年款的模式,以及它們在瓷器上的出現,都證明了明朝早期的陶瓷達到了新的高度

明 沈度 楷書敬齋箴 頁

故宮博物院藏

以上翻譯自S.J.Vainker,Chinese Pottery and Porcelain:From Prehistory to the Present,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1991,pp.182-187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有關明代成化“天”字款的研究
永宣青花:筆墨暈染出文人情懷
南京博物院_文物鑒賞_明代景德鎮官窯瓷器的篆書年款
【潔素瑩然 復樸歸真-永樂大帝的陶瓷品味】
成化為何要以“天”字為瓷器款識?成化“天”字款又想表達什么?
中國青花瓷器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沈阳市| 奉新县| 简阳市| 调兵山市| 托克逊县| 长武县| 怀化市| 巴彦县| 巴彦淖尔市| 莒南县| 昭苏县| 上高县| 当阳市| 聂荣县| 襄汾县| 濮阳县| 竹北市| 友谊县| 德保县| 安宁市| 大城县| 灌云县| 团风县| 广饶县| 叙永县| 阿巴嘎旗| 天祝| 江阴市| 遵义市| 凤山县| 句容市| 临泽县| 樟树市| 裕民县| 沿河| 井研县| 澄江县| 白山市| 洛川县| 什邡市| 淮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