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里怎么就有這么多寒氣,濕氣?寒濕到底從何處來呀?
以下就是寒濕進入身體的時機,認真仔細看看就明白,為什么身體會這么寒?
看邇中幾個?
一、熬出內寒
在中醫養生看來,子時覺至關重要,晚上十一點前要進入睡眠。因為子時這個時候陰氣盛到極點,有一點陽氣初生,所以這是陰陽交接班的時間,又是一點陽氣發芽的時候,只有在睡眠中才能順利進行。
如果此時不睡覺,即把陽氣之苗一棒子打死了,長此以往,陰盛則陽虛,陽虛則寒。
二、穿出內寒
短裙、露臍裝、露背裝……夠性感吧,也夠凍人。而且露的這幾個部位,偏偏是最怕受寒的。
肩關節、膝關節就不用說了,這都是人體薄弱之地,最受不得沾風寒受涼。更要命的是頸背和腰腹,小腹為元氣的中心,身之重地,腰為腎之府,頸背屬于一身陽經之總管——督脈的位置,這些地方露著,您不受寒才怪呢。
三、吃出內寒
一到夏天,雪糕、冰棍、冷飲,是多少人的最愛,更有甚者早上起來也是一大杯冰水,水果也是從冰箱里拿出來就吃,就這樣,長期吃著吃著,內寒就吃出來了。
四、虛生內寒
內臟一虛,功能與活力下降,內寒就會叢生。加之現代人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對身體正能量變本加厲地消耗。如果你還不注意養生,就會導致耗的遠遠大于養的,就導致內臟功能虛弱,內臟運轉慢就滋生出內寒了。
五、懶生內寒
動為陽,靜為陰,生命在于運動,只有常運動,氣血才能不淤不堵。而現代人最缺的就是這個,在家歇著,出門坐車,上班一坐坐一天,總不動,氣血運行就弱,體力就會下降,內臟功能減弱,則寒從內生。
六、濕氣傷身
很多人洗完澡擦身體不認真,水珠沒擦干就穿上衣服,濕拖鞋穿到自然干,久之濕氣就順著腳和身體的毛孔潛伏在身體里。
盛夏的海濱浴,沙灘浴有益濕氣寒氣外排。而常年游泳且不做泳前熱身運動,游的時間過長者,水溫過涼,極易產生濕寒。
七、外寒傷身
這個外寒就是指外環境的寒,比方說秋冬氣溫下降,天氣寒冷,您穿衣不注意,就容易感受風寒,但有意思的是,現代人其實更多是在夏天受的寒。
夏天哪來的寒?
當然是空調,現在又不是舊社會,吃不飽穿不暖的,你看冬天那羽絨服保暖內衣的,一個比一個穿得暖,誰會讓自己凍著。而且冬天上人體是閉關自守的狀態,陽氣沉伏于內臟,毛孔閉合,再加上穿得多,風寒不容易吹進來。
夏天就不一樣了,天熱呀,人體的毛孔張得較大,這是本能,要向外散熱,這毛孔張著,您呆在空調屋里猛吹冷風,這時身體連個把門的都沒有,寒氣就大搖大擺地進入。愿大家對號入座,好好保養自己,提高生活品質,健康幸福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