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大佛是佛在人間的象征......
-----諸葛長青
佛法在人間,佛菩薩、善神也在人間。
諸葛長青認為,宏偉莊嚴的無錫靈山大佛,就是佛在人間的象征......
無錫大佛雄峙人間,是中國佛教界近百年來的一件盛事。
無錫靈山大佛,也成為太湖明珠---無錫的標志之一,對社會文化和經濟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
回顧中國的歷史和佛教的歷史,在每一個繁榮時代,都會出現(xiàn)高度文明的藝術結晶,千秋萬代,歷久不衰。
從云崗、龍門到敦煌、大足……如今又有靈山大佛,從而在全國形成東有江蘇無錫靈山大佛,南有香港天壇大佛,西有四川樂山大佛,北有山西云崗大佛,中有河南洛陽龍門大佛的五方五佛特立聳峙而相呼應的格局。
諸葛長青:佛在中國,就是預兆佛法興盛在中國。
靈山大佛矗立在無錫太湖之濱的靈山上,反映了華東這一福澤寶地經濟發(fā)展、文化繁榮、社會安定祥和,也是中國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重要體現(xiàn),并象征和平與生命如青銅一樣,亙古長青。
諸葛長青:有緣者如果有旅游的機會,可以去參拜一次無錫靈山大佛,體會佛教圣地的莊嚴清凈,接受一次心靈的洗禮。得到佛祖釋迦牟尼佛智慧加持,得到佛菩薩保佑,得到人生智慧的飛躍......。
今天,諸葛長青把無錫靈山大佛的部分資料整理之后,分享給有緣者。
一、靈山大佛概述:
靈山大佛坐落于無錫馬山秦履峰南側的小靈山地區(qū),該處原為唐宋名剎祥符寺之舊址,大佛所在位置是唐玄奘命名的小靈山,故名靈山大佛。
諸葛長青:阿彌陀佛。一切都是因果,一切都是機緣,唐僧到西天取經,從佛祖那里取回經書,今天的佛祖釋迦牟尼佛像就立在唐僧命名的靈山上。阿彌陀佛,佛緣殊勝啊。
靈山大佛景區(qū)位于無錫太湖國家旅游度假區(qū),占地面積約30公頃。大佛南面太湖,背倚靈山,左挽青龍(山),右牽白虎(山),地靈形勝,風水佳絕,為難得之佛國寶地。
靈山大佛通高 88米,佛體79米,蓮花瓣9米。
靈山大佛的塑造,依據(jù)佛經如來三十二形相的記載完成。大佛右手“施無畏印”代表除卻痛苦,左手“與愿印”代表給予快樂,均為祝福之相,顯現(xiàn)佛陀慈悲的法相。
諸葛長青:上面的佛祖照片就顯示了佛祖的兩個手印。
靈山大佛開光盛典由當今世界三大教派高僧大德共同主持。
二、靈山大佛歷史:
靈山的歷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唐代,相傳玄奘西天取經歸來,來到小靈山,見“層巒叢翠”,景色非凡,大為贊賞,曰“無殊西竺國靈鷲之勝也”!于是就給此山起名小靈山。
印度的靈鷲山,就是釋迦牟尼得道成佛的地方,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并囑大弟子窺基在這里主持開法。小靈山寺就由此逐漸發(fā)展。靈山大佛,包括蓮花座在內通高為八十八米,比的四川樂山大佛還要高出十七米,是迄今為止中國最高的巨型佛像。如果加上三層座基,總高度達一百零一點五米。
三、靈山大佛景點介紹:
1、放生池
乃信眾放生之所。放生池上有三橋,東為慈恩橋,西為普渡橋,中為大覺橋,取意為經慈恩橋可消災,過普渡橋當?shù)酶?,走過大覺橋,眾生當收攝身心。
諸葛長青:佛說,諸功德中放生第一,佛菩薩慈悲為懷,告訴世人當慈悲救眾生,普渡眾生。放生=慈恩眾生=普渡眾生=覺悟=福報=開發(fā)智慧。
2、祥符禪寺。
祥符禪寺始建于唐,傳為玄奘法師賜禪小靈山時初建,歷宋、元、明、清乃至近代,已有千余年歷史。
3 、八角井
八角井的傳說:八角井,一名龍井,八角乃狀其形。原為寺中香積廚汲水之源,深不可測。四眾弟子皆謂其通太湖,無論洪旱,水平如鏡,不溢不涸。有言乾隆每至寺中,必取井泉煮茗,民間稱之為雙龍會。祥符寺重修告竣,香江翁麗蓮女士捐資十八萬元,建八角井亭,以彰龍德,勒石為記。
八角井位于杏壇廣場東側,上有八角井亭。八角井亭全部由經過雕刻的縉云石柱、石板鑲砌而成,下面由八根刻有神龍的石柱支撐。亭頂呈八角形,中間透空,由石板拼裝鑲嵌而成,石板內側刻有八仙的形象和其他花鳥的圖案。亭頂八條屋脊上刻有八條龍,龍頭向外,朝向八個方向,體現(xiàn)了八角井里隱龍之說。“八角井亭”四字,系茗山長老所題。
5、白蓮池
在八角井亭的東南側,有一口形如葫蘆的水池,名為白蓮池。祥符禪寺修復竣工后,還特地在這里豎碑為記。
6、靈山萬佛殿。
靈山萬佛殿供奉著近萬尊靈山大佛之真身小佛像,供游人瞻拜迎請。
2000年靈山景區(qū)新增兩處精彩景點。大型青銅浮雕“百子戲彌勒”喜慶吉祥,深受游客喜愛。
7、九龍灌浴
據(jù)《本行經》記載:佛祖釋迦牟尼一誕生就能說話會走路,他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地上就開出一朵蓮花。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道:“天上天下,唯吾獨尊”,這時候花園里忽然出現(xiàn)了兩方池水,天空中出現(xiàn)九條巨龍,吐出水柱,為其沐浴凈身。這個故事十分神奇,讓人浮想聯(lián)翩。
諸葛長青:“天上天下,唯吾獨尊”,指的是天上天下、宇宙十方,只有一個“我”,萬物平等,眾生平等。意思是說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也就是《金剛經》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在“九龍灌浴,花開見佛”在九龍灌浴廣場,當《佛之誕》音樂奏響時,巨大的六片蓮花瓣徐徐綻開,一尊高達7.2米全身鎏金的金身太子佛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從蓮花中緩緩升起,這時,九龍口中一齊噴射出數(shù)十米高的水柱,為太子佛像沐浴。太子佛像在巨幅水幕中順時針環(huán)繞一周,象征著“花開見佛”、“佛光普照”。此時,噴泉周圍八組鳳凰的口中會流出凈水,供大家飲用,這是“八功德水”,即佛教“圣水”。
8、靈山梵宮
靈山梵宮建筑氣勢磅礴,布局莊嚴和諧,總建筑面積達7萬余平方米。靈山梵宮的建筑形式突破傳統(tǒng),以石材等堅固耐久材料為主,大量運用高大的廊柱、大跨度的梁柱、高聳的穹頂、超大面積的廳堂等,既體現(xiàn)佛教的博大精深與崇高,又將傳統(tǒng)文化元素與鮮明時代特征相融合.
梵宮內部各建筑空間獨立且互相貫通,由門廳、廊廳、塔廳、圣壇、三傳會議廳、千人宴會廳等組成。精雕細琢的東陽木雕、敦煌技師的手工壁畫、光燦奪目的琉璃巨制、精致典雅的甌塑浮雕壁畫、技藝精湛的揚州漆器、恢宏大氣的油畫組圖、古雅精麗的景泰藍須彌燈、精美的景德鎮(zhèn)青花斗彩缸……這些匯集眾多文化遺產、眾多藝術瑰寶的藝術珍品遍布靈山梵宮的各個區(qū)域,將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演繹得淋漓盡致,令人目不暇接、回味無窮。
具有會議和演出多功能的梵宮圣壇,可以舉行2000人的大型國際會議。休會期間,由林兆華、何訓田等組成的國內頂尖團隊導演排練的,以弘揚傳統(tǒng)文化、啟迪心靈智慧為主旨的大型情境演出《靈山吉祥頌》將每日舉行。一組組如夢如幻的美妙景象將再現(xiàn)奧運開閉幕式般神奇壯觀的場景,帶給觀者前所未有的嶄新體驗和難以忘懷的文化體驗。
9、五印壇城
五印壇城景觀,是繼靈山梵宮之后的又一旅游精品工程。五印壇城薈萃藏族藝術裝飾,融合了彩繪、壁畫、木雕、唐卡等數(shù)十種藏地傳統(tǒng)建筑裝飾技藝,精心展示了獨特的壇城藝術,藏傳佛教文化藝術精華得以再現(xiàn)與提煉。
10、如來佛掌:天下第一掌
位于佛手廣場行道的左側,是按靈山大佛右手復制,且形狀大小完全一樣的銅質手掌。
天下第一掌是靈山大佛景區(qū)香火最旺的景點之一,這只右手的印上是“施無畏印”,佛教的說法是寓意除卻眾生痛苦,撫慰眾生心靈,佛掌心的千輻輪,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喻示佛法長轉的意思,佛手指之間,有膜相連,稱為手足縵網(wǎng)相,也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 (本文參考資料:百度網(wǎng)絡資料)
諸葛長青把靈山大佛的部分圖片分享給有緣者:
阿彌陀佛。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持之以恒、有求必應。
諸葛長青祝福天下孝敬父母、行善積德的有緣者富貴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