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位樵夫:指點孫悟空避禍。
在火焰山故事中,孫悟空曾經(jīng)向一個樵夫問路,得知要想滅火,必須去借芭蕉扇。而芭蕉扇在鐵扇公主手中。想到自己把人家兒子紅孩兒弄去當(dāng)了和尚,孫悟空心中忐忑,不知如何對待。
樵夫就指點孫悟空:大丈夫鑒貌辨色,只以求扇為名,莫認往時之溲話,管情借得!
樵夫這番話說得高妙。孫悟空和牛魔王一家確實有些矛盾,不過,鐵扇公主從來沒有見過孫悟空。只要孫悟空稍稍變化,隱藏行跡,在拜見鐵扇公主時,只提借扇子,不提過去種種。那么,鐵扇公主必定會把扇子相借。
畢竟,以往幾百年間,火焰山的百姓都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借扇。
孫悟空聽聞指教,深深唱個大喏道:“謝樵哥教誨,我去也。”
只是,當(dāng)孫悟空來到芭蕉洞前,卻把樵夫的指點拋在腦后,一開口便叫道:“嫂嫂,嫂嫂!”
孫悟空為何如此?只因他心中怨恨牛魔王!在孫悟空看來,牛魔王乃是背信棄義之徒!既沒有在花果山大戰(zhàn)中相助自己,也沒有在自己被壓五行山下時探望自己。
于是,孫悟空故意說破自己和牛魔王的關(guān)系,惹得鐵扇公主大怒。后來又故意調(diào)戲鐵扇公主,惹得牛魔王翻臉。最終,任憑鐵扇公主如何勸說,牛魔王就是不肯借扇。
最終,孫悟空施展借刀殺人之計,使得牛魔王被冠以阻礙取經(jīng)的惡名,最終被天庭與靈山聯(lián)手鎮(zhèn)壓。
第五位樵夫:隱霧山陪伴唐僧。
隱霧山南山大王乃是個不入流的妖王,不過,卻是一個真心要吃唐僧的妖王。應(yīng)該說,當(dāng)時的唐僧非常兇險。
不過,若我們細看原文,就可以發(fā)現(xiàn),唐僧根本沒危險,唐僧身邊的樵夫是個高人!
當(dāng)時,唐僧被南山大王抓獲,一路哭泣,膿包樣子十足。同樣被抓的樵夫就安慰唐僧,說自己先被抓進來,要吃也是先吃自己。
唐僧就說對方是孤身一人,死了也沒關(guān)系,自己死了卻不甚干凈。樵夫詢問原因,唐僧就表示,自己身負神圣使命。若是自己死在此處,枉死城中萬千孤魂冤鬼將永世不得超生,大唐皇帝必定會大失所望云云。
兩人一番聊天,彼此互訴衷腸,倒是消弭了許多恐懼。
后來,孫悟空、豬八戒尋到洞府,救了唐僧、樵夫。沒用的唐僧除了哭什么也干不來。還是樵夫引導(dǎo)八戒去尋了許多柴草,將妖怪洞府燒光。
后來,唐僧師徒下山來肚中饑餓,又是樵夫與他老娘張羅飯菜,讓唐僧師徒吃飽喝足上路。
那么,這樵夫不平凡在哪里?這妖怪明知隱霧山有百千妖怪盤踞,依然上山砍柴。下山時,附近百千里根本沒有其他村莊,就這母子相依為命。
這很奇怪!
其實,類似的現(xiàn)象在取經(jīng)路上發(fā)生了多次。像唐僧剛剛收了孫悟空時,唐僧師徒就遇上了一家人,來送吃送穿,后來得知那伙人是伙山神土地,奉了觀音命令幫助唐僧。
在黃風(fēng)嶺時,孫悟空眼睛被風(fēng)沙迷了,又有一伙人出現(xiàn)幫孫悟空治療眼病,那伙人其實是護法伽藍。
其實,這樵夫母子也是護法伽藍、值日功曹等輩。他們其實時刻陪伴在唐僧身邊。因為附近沒有其他人煙,于是,他們中的兩位就變化成凡人模樣,開導(dǎo)唐僧,保護唐僧,給唐僧師徒送飯,助他們盡快度過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