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虛有幾種類型,常見的有腎陽虛、腎陰虛、腎氣不固、腎精不足等。中醫養生和治病講究對癥,日常養腎補腎,分清腎虛類型是前提,不然盲目亂補,不僅難以起到應有的作用,甚至還會適得其反,帶來負面作用。
先說說腎陽虛。
從原理上看,腎陽虛是由于年老體衰、久病傷陽、房勞傷腎、下元虧損、命門火衰、腎陽虛損等原因導致的腎的溫煦、生殖、氣化功能下降的表現。
腎陽虛有幾個典型的表現,首先是畏寒怕冷。陽氣就像身體里的小太陽,是人體陽氣之根,對身體起著溫煦的作用,如果陽氣不足,身體的“火力”不夠,身體自然會出現畏寒怕冷的癥狀,下肢尤甚。
腎陽虛的第二個典型表現是面色黧黑或者蒼白。大家知道,陽氣是運行氣血的,腎陽不足,陽氣自然無力運行氣血,面色就會出現蒼白之感。同時,如果腎陽虛衰過甚,人體陰寒內盛,腎臟之色(黑色)就會外現于面部,從而表現為面色黧黑。
腎陽虛還有幾個典型表現:由于腎陽不足,不能鼓舞精神,人就會出現神疲乏力、精神萎靡之態;腎虛不能上養清竅,腦竅失養,人就會出現頭暈目眩的問題;同時還可表現為腰膝酸軟、小便清長、夜尿增多、排尿無力、尿后余瀝不盡、腹脹腹瀉、五更泄、性欲減退,男子陽痿早泄、遺精滑精,女子宮寒不孕、帶下清稀量多。如果看舌頭,還會發現舌苔胖、苔白、脈搏沉遲無力等現象。
其實判定腎陽虛我們只要抓住幾個主要的癥狀就可以了——畏寒怕冷、腹瀉,其余的癥狀和腎陰虛、腎氣虛的癥狀基本類似,如果有一些腎虛的典型癥狀,再加上這兩點主要癥狀的話,我們基本上就可以斷定有腎陽虛問題。
治療腎陽虛宜采用溫補腎陽的方法,以溫補腎陽為重點,同時根據不同的兼證而采用溫補脾陽、溫補心陽等方法。如果有此類問題,建議先請專業醫生診斷、治療。
腎陽虛的治療,可以選用肉桂、鹿茸、淫羊藿、仙茅、巴戟天、杜仲、續斷、肉蓯蓉、鎖陽、補骨脂、核桃仁、益智仁、菟絲子、蛇床子、紫石英、五加皮等中草藥,也可選用金匱腎氣丸、濟生腎氣丸、右歸丸、青蛾丸等中成藥(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