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北省初中畢業生升學文化課考試
語 文 試卷
第一部分(1-5題 23分)
1.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共4分)
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xiūsè)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chàndòng),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
(1)根據要求檢索上面這段文字中加著重號的字。(2分)
①用音序檢字法查“綴”:先查音序 ,再查音節 。
②用部首檢字法查“霎”:先查部首 ,再查 畫。
(二)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詞語。(2分)
①(xiūsè) ②(chàndóng)
2.在下面的橫線上填寫處相應的句子。(6分)
(1)公然抱茅入竹去, , 。
(2) , ,故不為茍得也。
(3)在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一詩中,描寫錢塘湖早春花草景色的句子是:
, 。
3.將下列句子排列為語意連貫的一段話,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
①由于“這一代網絡”中,各網絡之間相互獨立,導致網絡間的消息傳遞變得非常麻煩。
②這就是NGN中最重要的“多網融合”思想。
③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中文名字被稱為“下一代網絡”。
④把這些內容都融合到一個網絡,也便于集中控制管理,促進不同信息流間的協同合作。
⑤而在NGN里,人們可以傳遞語音、數據、媒體流等多種類型的信息。
⑥所謂“下一代網絡”,是針對我們現在所使用的“這一代網絡”而言的。
A.③①⑥⑤④② B.⑥③①⑤②④ C.③⑥①⑤④② D.⑥①③⑤②④
4.閱讀下面這則新聞,回答后面的問題。(共6分)
本報訊 人民網聯合搜狐網、新浪網等門戶網站近日聯合發布當前“最具價值的20個漢字”調查結果。調查結果顯示,當前最具價值的前10個漢字分別為:德、信、孝、誠、善、仁、和、禮、義、道。第11至第20個漢字分別為:愛、正、公、法、廉、智、理、忠、學、敬。
在征集過程中,受訪者圍繞“德”字發表了很多看法。大家普遍認為“德”是做人的根本,古人強調“為政以德”“以德服人”,現在我們仍講“德才兼備”“立德樹人”。同時,受訪者對當前社會道德現狀表達了自己的憂慮,如何加強道德教育、提高國民道德水平,值得我們思考、探索。“信”字排在第二位,表明公眾對當前社會上“誠信危機”的關注與憂慮,以及對建立新信用體系的期待。
(1)給這則新聞擬一個恰當的標題。(3分)
答: 。
(2)請你就排在第三位的“孝”字談談自己的看法。(3分)
5、請找出下面這則應用文中兩處不恰當的地方,并提出修改意見。(4分)
病 假 條
王老師:
昨天晚上,我得了急性腸胃炎,現正在人民醫院接受治療,不能到校學習,請假兩天,請您原諒。
此致
敬禮
學生 張丹
第二部分
(6-22題 47分)
一、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6-8題。(6分)
己亥雜詩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6.這首詩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學家 (人名)。(1分)
7.這首詩加線句子是怎樣寫“離愁”的?(2分)
答:
8.你認為這首詩的后兩句廣為傳誦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3題。(15分)
【甲】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乙】魯宗道為諭德①時,居近酒肆②,嘗微行就飲肆中③,偶真宗亟④召,使者及門,久之,宗道方自酒肆來。使者先入,約曰:“即⑤上⑥怪公來遲,何以為對?”宗道曰:“第⑦以實言對。”使者曰:“然則公當得罪。”曰:“飲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問,使者具以宗道言對。帝詰⑧之。宗道謝⑨曰:“有故人自鄉里來,臣家貧無杯盤,故就酒家飲。”帝以為忠實可大用。 【注釋】①德:負責教育太子的官。②酒肆:酒館。③微行就飲肆中:這里指魯宗道喬裝改扮前往酒館飲酒。④亟:急迫地。⑤即:如果。⑥上:皇上,這里指宋真宗。⑦第:只。⑧詰:責問。⑨謝:道歉。
9.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2分)
飲 酒人 之 常 情 欺 君 臣 子 之 大 罪 也。
10.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3分) ( )
A.①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B.①蓋追先帝之殊遇 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C.①第以實言之 ②聞之,欣然規往
D.①帝詰之 ②孰視之,自以為不如
1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3分)
(1)以光先帝遺德 光:
(2)嘗微行就飲肆中 嘗:
(3)使者及門 及:
1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譯文:
(2)即上怪公來遲,何以為對?
譯文:
13.乙文表現了魯宗道怎樣的品質?(3分)
答:
三、閱讀下面的議論文,回答14—17題。(12分)
①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寂寞出學問。
②唐玄奘的寂寞成就了西天取經的事業,徐霞客的寂寞成就了旅行天下的壯舉,司馬遷的寂寞成就了史家絕唱《史記》,曹雪芹的寂寞成就了鴻篇巨制《紅樓夢》……寂寞是— 首歌,是只有一個人的吟唱;:寂寞是一首詩,是來自內心深處的獨白。
③著名學者錢鐘書先生甘于寂寞,潛心讀書做學問。他不喜歡應酬,也反感客人來訪,常以生病為由推辭。他每天呆在書房里做著自己喜歡的事,真可謂“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冬夏與春秋”。
④錢鐘書聲名遠播,時常會有世界各地的人慕名造訪。有一位外國女士打電話給他,表示非常喜歡他的文章,想登門拜訪。錢先生聽后,趕緊說道:“假如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不錯,又何必要認識那只下蛋的母雞呢? ”那位女士深為錢先生的幽默婉拒所折服,只好作罷。也許,正是有了這種閉門讀書做研究的態度,錢先生才寫出了《談藝錄》《管錐編》等不朽的學術巨著。
⑤其實,像錢先生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既能洞悉這個社會,又能遠離這個社會的喧囂,專心致志做自己的事情。
⑥“芥川獎”是日本最重要、最有影響的文學獎項。獲獎者有“登龍門”之稱——許多作家都因獲此獎而名噪一時。最近一屆的“齊川獎”獲得者田中慎彌卻是個“普通人”,他年紀輕輕,也沒有什么高學歷,為什么能獲得如此級別的文學獎呢?媒體對他的描述可能給出了答案:“田中慎彌沒有手機,也不用電腦。但他卻很執著,甚至有些固執,躲在自己世界里,與寂寞相伴,專心讀書和寫作。從他身上,人們看到了日本文學新的希望。”
⑦田中慎彌能夠排除外界的干擾,耐得住寂寞,埋頭寫作,終成正果。“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半句空。”能坐得了冷板凳,自然能靜得了心、做得了學問。
⑧我們的生活本來可以很平靜,只是因為內心浮躁,無法平靜,所以常常覺得自己很 “忙碌”。若能守住寂寞,不為外界所干擾,一心朝著自己的目標去努力,又怎能做不了學問呢?
14.選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3分)
答:
15.選文第⑦段中,“坐得了冷板凳”的意思是什么?(2分)
答:
16.選文第⑧段加橫線句子有什么表達效果?(3分)
答:
17.選文在事實論據的選擇和使用上各有什么特點?(4分)
答:
四、閱讀下面的記敘文,回答18—22題。(14分)
五猖會
孩子們所盼望的,過年過節之外,大概要數迎神賽會的時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賽會的行列經過時,一定已在下午,儀仗之類,也減而又減,所剩的極其寥寥。往往伸著頸子等候多時,卻只見十幾個人抬著一個金臉或藍臉紅臉的神像匆匆地跑過去。于是,完了。
我常存著這樣的一個希望:這一次所見的賽會,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結果總是一個“差不多”;也總是只留下一個紀念品,就是當神像還未抬過之前,化一文錢買下的,用一點爛泥,一點顏色紙,一枝竹簽和兩三枝雞毛所做的,吹起來會發出一種刺耳的聲音的哨子,叫作“吹都都”的,吡吡地吹它兩三天。
現在看看《陶庵夢憶》,覺得那時的賽會,真是豪奢極了,雖然明人的文章,怕難免有些夸大。因為禱雨而迎龍王,現在也還有的,但辦法卻已經很簡單,不過是十多人盤旋著一條龍,以及村童們扮些海鬼。那時卻還要扮故事,而且實在奇拔得可觀。他記扮《水滸傳》中人物云:“……于是分頭四出,尋黑矮漢,尋梢長大漢,尋頭陀,尋胖大和尚,尋茁壯婦人,尋姣長婦人,尋青面,尋歪頭,尋赤須,尋美髯,尋黑大漢,尋赤臉長須。大索城中;無,則之郭,之村,之山僻,之鄰府州縣。用重價聘之,得三十六人,梁山泊好漢,個個呵活,臻臻至至,人馬稱〖女足〗而行……”這樣的白描的活古人,誰能不動一看的雅興呢?可惜這種盛舉,早已和明社一同消滅了。
賽會雖然不象現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談國事,為當局所禁止,然而婦孺們是不許看的,讀書人即所謂士子,也大抵不肯趕去看。只有游手好閑的閑人,這才跑到廟前或衙門前去看熱鬧;我關于賽會的知識,多半是從他們的敘述上得來的,并非考據家所貴重的“眼學”。然而記得有一回,也親見過較盛的賽會。開首是一個孩子騎馬先來,稱為“塘報”;過了許久,“高照”到了,長竹竿揭起一條很長的旗,一個汗流浹背的胖大漢用兩手托著;他高興的時候,就肯將竿頭放在頭頂或牙齒上,甚而至于鼻尖。其次是所謂“高蹺”、“抬閣”、“馬頭”了;還有扮犯人的,紅衣枷鎖,內中也有孩子。我那時覺得這些都是有光榮的事業,與聞其事的即全是大有運氣的人,——大概羨慕他們的出風頭罷。我想,我為什么不生一場重病,使我的母親也好到廟里去許下一個“扮犯人”的心愿的呢?……然而我到現在終于沒有和賽會發生關系過。
要到東關看五猖會去了。這是我兒時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為那會是全縣中最盛的會,東關又是離我家很遠的地方,出城還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兩座特別的廟。一是梅姑廟,就是《聊齋志異》所記,室女守節,死后成神,卻篡取別人的丈夫的;現在神座上確塑著一對少年男女,眉開眼笑,殊與“禮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廟了,名目就奇特。據有考據癖的人說: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無確據。神像是五個男人,也不見有什么猖獗之狀;后面列坐著五位太太,卻并不“分坐”,遠不及北京戲園里界限之謹嚴。其實呢,這也是殊與“禮教”有妨的,——但他們既然是五猖,便也無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別論”了。
因為東關離城遠,大清早大家就起來。昨夜預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經泊在河埠頭,船椅、飯菜、茶炊、點心盒子,都在陸續搬下去了。我笑著跳著,催他們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臉色很謹肅了,我知道有些蹊蹺,四面一看,父親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書來。”他慢慢地說。
這所謂“書”,是指我開蒙時候所讀的《鑒略》。因為我再沒有第二本了。我們那里上學的歲數是多揀單數的,所以這使我記住我其時是七歲。
我忐忑著,拿了書來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讀下去。我擔著心,一句一句地讀下去。
兩句一行,大約讀了二三十行罷,他說:——
“給我讀熟。背不出,就不準去看會。”
他說完,便站起來,走進房里去了。
我似乎從頭上澆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讀著,讀著,強記著,——而且要背出來。
粵有盤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開混茫。
就是這樣的書,我現在只記得前四句,別的都忘卻了;那時所強記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齊忘卻在里面了。記得那時聽人說,讀《鑒略》比讀《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為可以知道從古到今的大概。知道從古到今的大概,那當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粵自盤古”就是“粵自盤古”,讀下去,記住它,“粵自盤古”呵!“生于太荒”呵!……
應用的物件已經搬完,家中由忙亂轉成靜肅了。朝陽照著西墻,天氣很清朗。母親、工人、長媽媽即阿長,都無法營救,只默默地靜候著我讀熟,而且背出來。在百靜中,我似乎頭里要伸出許多鐵鉗,將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夾住;也聽到自己急急誦讀的聲音發著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鳴叫似的。
他們都等候著;太陽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經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來,拿書走進父親的書房,一氣背將下去,夢似的就背完了。
“不錯。去罷。”父親點著頭,說。
大家同時活動起來,臉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將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賀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頭。
我卻并沒有他們那么高興。開船以后,水路中的風景,盒子里的點心,以及到了東關的五猖會的熱鬧,對于我似乎都沒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現在,別的完全忘卻,不留一點痕跡了,只有背誦《鑒略》這一段,卻還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還詫異我的父親何以要在那時候叫我來背書。
18.選文出自《朝花夕拾》,請你再寫出出自這本散文集的三篇文章的篇名。(3分)
答:
19.選文題目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
20.說說你對選文結尾處加橫線句子含義的理解。(3分)
答:
21.結合具體語境,對選文中加波浪線句子作簡要賞析。(3分)
答:
22.選文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方法,請找出一例,并作簡要分析。(3分)
答:
第三部分(23題 50分)
23.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50分)
衣著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衣著體現著人的個性、愛好、修養、追求……它的背后往往有著生動的故事,有著不同的見解。
請以“這樣的衣著”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略。
2014年河北省初中畢業生升學文化課考試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第一部分 (1-5題 23分)
1.(4分)
(1)①Z zhui(zhuì)②雨 八(8)(每小題1分,有錯該小題不給分,共2分)
(2)①羞澀 ②顫動(每小題1分,有錯該小題不給分,共2分)
【解析】考點:字典的使用
思路:音序檢字法,先查第一個字母音序(Z),然后在這個字母音序里找到該字的音節(zhuiì>),找到頁數,然后到正文找到該字即可;部首檢字法,首先要分清部首(雨),再查除去部首后剩下的筆畫數(八),然后找到該字的頁碼,到正文中找到該字即可。
(2)①羞澀 ②顫動(每小題1分,有錯該小題不給分,共2分)
【解析】考點:根據拼音寫漢字
思路:注意“羞澀”的“澀”筆畫較多不要寫錯了;“顫動”的“顫”不要寫錯。
2.(6分)
(1)唇焦口燥呼不得 歸來倚仗自嘆息 (2)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3)亂花漸欲迷人眼 淺草才能沒馬蹄 (每空1分,有錯該空不給分,共6分)
【解析】考點:詩文默寫(直接型+理解型)
思路:直接性默寫,要注意不要出現錯別字,如“燥、倚”,文言文默寫注意不要出現填字或漏字現象(“生亦我所欲 ”寫成“ 生亦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寫要認真回憶原文,找到最能體現理解要求(描寫錢塘湖早春花草景色,特別注意其中的“花、草”)的句子。
3.(4分)C【解析】考點:句序排列
思路:句序排列要特別注意一些句首的關鍵詞(由于、這、而)所揭示的句子之間的關系(包含這三個詞的句子肯定不能放在第一位,剩下的就是③和⑥,而它們之間是⑥解說③的,所以③和⑥排在最前面),圍繞這一組句子的中心(下一代網絡)然后按照“排列同類項”的方法(①和⑤是一類;②和④是一類),由近到遠的進行排列(“①和⑤”與“②和④”之間是“①⑤④②”的關系),再進行個別微調,最后的順序是“③⑥①⑤④②”
4.(6分)
【答案】(1)示例:門戶網站聯合發布當前“最具價值的20個漢字”調查結構(3分,意思對即可)
【解析】考點:新聞概括(擬標題)
思路:這類題基本上按照“人或物(門戶網站)+事情(聯合發布當前“最具價值的20個漢字”調查結構)”的方法擬標題,關鍵詞一般都在新聞材料的開頭的“導語”部分。
(2)示例: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當今時代“孝”這一美德仍然需要發揚光大。(3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考點:“內容的主觀看法”+“仿寫”
思路:考查對“孝”這個字看法,其實也是變相的考查“仿寫”。材料第二段中對“德”與“信”的看法,已經給我們提示的答題的思路與句式,就是先從“歷史傳統”再從“當代社會意義”兩個方面表達自己對“孝”的看法。
5.(4分)“請您原諒”改為“請您批準”;署名下面應標明請假日期。(改對一處給2分,意思對即可,共4分)
【解析】考點:應用文
思路:應用文首先要做到格式正確(這個“病假條”中最后漏掉了“請假日期”),其次內容要符合該應用的要求(“請假條”的正文最后一般是“請××予以批準”等)
第二部分(6-22題 47分)
一、(6分)6.(1分)龔自珍 (有錯不給分)【解析】考點:文學常識——作者
思路:這種題一定注意不要出現錯別字(“龔”不要寫錯)
7.(2分)用“浩蕩”表現“離愁”的廣闊無邊,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離愁”。(答出一點給1分,意思對即可)【解析】考點:句子中的詞語分析
思路:畫線句子的中心詞是“離愁”,但是要注意前面的“浩蕩”表現出來的“寬闊無邊”,后面的“白日斜”則是運用“景物描寫”烘托人物的“離愁”心情。
8.(3分)示例:這兩句話以“落紅”和“春泥”為喻,表達了作者雖辭官離京,仍然關心國家前途和命運的思想感情;這兩句詩語言生動形象,內容蘊涵哲理,格調昂揚向上。(答出比喻修辭方法給1分,答出表達的思想感情給1分,答出總體評價給1分,言之成理即可)【解析】考點:詩文名句賞析
思路:名句賞析題一般要從“方法(比喻)、情感(雖辭官離京,仍然關心國家前途和命運的思想感情)、評價(語言生動形象,內容蘊涵哲理,格調昂揚向上)”三個方面進行賞析評價。
二、(15分)9.(2分)飲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標對三處給2分;在“情”與“欺”之間標出給1分)
【解析】考點:文言文斷句
思路:文言文首先要結合原文的語境,弄清基本意思(喝酒是人之常情,但是欺君確實做大臣的犯的大罪),再根據詞語之間的關系(尤其是主謂賓及其附屬成分之間的關系,“飲酒”是“人之常情”的主語,“欺君”是“臣子之大罪”的主語,它們之間是并列關系)劃分句子的斷句之處,同時注意一些句首、句尾(也)的虛詞。
10.(3分)B【解析】考點:虛詞用法
思路:對“之”的幾種常用用法必須掌握。A中都是“助詞,的”;B中前者是“助詞,的”,后者是“代詞,它,指這件事”;C中都是“代詞他(皇帝)或它(這件事)”;D中都是“代詞他(魯宗道、徐公)”
11.(3分)(1)發揚光大 (2)曾經 (3)到(至) (每小題1分)
【解析】考點:實詞解釋
思路:課內詞語解釋要準確無誤;課外詞語要結合語境和聯想學過的課文是否出現過該詞語(如“嘗”與《傷仲永》中的“未嘗識書具”是相同的,是“曾經”的意思;“及”與《孫權勸學》中的“及魯肅過尋陽”是相同的,是“到(至)”的意思)。
12.(4分)
(1)這實在(的確、確實)是危急存亡的時候(時刻、時期、關頭)啊。
(2)如果皇上責怪您來晚了,那什么來回答?(每句2分,意思對即可)
【解析】考點:句子翻譯
思路:句子翻譯最主要的方法是“留(保留法,人名、地名、官職等,以及與現代漢語相同的詞語<</span>如“來”>)、組(組詞法,如“皇上、責怪、對答<</span>回答>、換(根據語境替換法,如用“如果”替換“即”;用“您”替換“公”;用“晚”替換“遲”;用“什么”替換“何”;用“拿”替換“以”)”要注意不要出現錯譯、漏譯(“也”是語氣詞,相當于“啊”)情況,再有注意省略、特殊句式(“何以為對”是倒裝句式,翻譯時按照“以何為對”句序)。
13.(3分)忠實(意思對即可)
【解析】考點:人物分析
思路:人物分析要抓住人物的表現,同時注意文中概括性的詞語(“帝以為忠實可大用”中的“忠實”)。
附課外文言文翻譯:魯宗道做人剛正,正直,嫉惡如仇很少容忍,遇到事情敢于直言,不拘謹。作教育太子的官時,家住得離酒店很近,有一次穿著便衣到酒店中,恰巧真宗急召(他)入宮,使者到了門,過了很久,魯宗道才從酒店回來。使者先回宮了,約定說:“如果皇上怪罪你來晚了,用什么來回答?”魯宗道說:“(你)只管說實話。”使者說:“你這樣是會有罪的。”(魯宗道)說:“喝酒,人之常情。欺騙君王是做臣子的大罪阿!”真宗果真問了,使者詳細地把魯宗道所說的告訴了皇上。皇帝問魯宗道,他道歉說:“有老朋友從鄉里來,我家貧窮得沒有杯盤,所以到酒店去喝。”皇帝因為他忠誠誠實認為可以重用。
三、(12分)14.(3分)寂寞出學問(唯有寂寞出學問)(答成“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寂寞出學問”給2分,意思對即可)
【解析】考點:論點的概括
思路:論點的概括,要特別注意題目、開頭、結尾的一些概括性的句子,但要注意要準確,不要照搬原句,有時要能夠從其中篩選出最能表達作者觀點的句子,即論點。如本文作者要表達的觀點是“只有耐得住寂寞,并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才能出學問”,所以如果答上“古來圣賢皆寂寞”就有點畫蛇添足了。
15.(2分)能耐得住寂寞(意思對即可)
【解析】考點:句子含義理解
思路:這種題一定要結合具體的語境,看文中最能表達這句話的含義的句子。文中是在分析“田中慎彌能夠排除外界的干擾,耐得住寂寞,埋頭寫作,終成正果”的基礎上引用這句詩的,所以“坐得了冷板凳”的含義就是指“能耐得住寂寞”。
16.(3分)運用反問修辭方法,加強了語氣,突出(強調)了寂寞出學問的論點。(答出反問修辭方法給1分,答出作用給2分,意思對即可)
【解析】考點:句子賞析
思路:句子賞析要注意首先指出句子使用的方法(反問的修辭方法),然后再使用規范的閱讀術語(加強了語氣,突出(強調)),結合具體的語境分析其表達的作用(寂寞出學問的論點)。
17.(4分)所用事實論據選自古今中外,典型豐富;在事實論據的使用上,詳略得當。(答出一個方面給2分,意思對即可)
【解析】考點:論據的分析
思路:論據選擇的基本要求是典型性,本文中則是選擇了古今中外的眾多典型事例,可謂豐富典型;同時在使用上做到了詳略得當,第②的事例運用簡略,主體部分錢鐘書和田中慎彌的事例運用則較為詳細。
四、(14分)18.(3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阿長與<</span>山海經>》《狗·貓·鼠》《二十四孝圖》《無常》《父親的病》《瑣記》《范愛農》(答出一個篇名給1分,有錯該篇名不給分,從上面九篇文章中任選三篇即可)
【解析】考點:文學常識——作家作品
思路:這種題要注意做到在熟悉的基礎上準確無誤。
19.(2分)行文線索(意思對即可)
【解析】考點:題目理解
思路:記敘文中題目常見的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充當文章線索;揭示文章中心;新穎,吸引讀者。本文全文的故事都是圍繞著“五猖會”展開的,所以也就是本文的線索。
20.(3分)“我”對父親在“我”看五猖會前逼“我”背書的不解與不滿。(意思對即可)
【解析】考點:句子含義理解
思路:句子含義理解一定要注意結合語境,準確把握。結合上文中的“我卻并沒有他們那么高興。開船以后,水路中的風景,盒子里的點心,以及到了東關的五猖會的熱鬧,對于我似乎都沒有什么大意思”和開始的高興、盼望之情的對比,可以看出句子表達的是“我的不解與不滿之情”。
21.(3分)示例一:運用了反復的修辭方法,強調了“我”背書的痛苦無奈。
示例二:運用“讀”“強記”“背”等詞語,表達了“我”背書時的痛苦無奈。(答出賞析角度給1分,答出表達效果給2分;選取其他角度賞析,言之成理也可)
【解析】考點:句子賞析
思路:句子賞析要注意從修辭方法(反復)、表現手法的使用、詞語的運用(讀、強記、背的詞語)等角度,使用規范的閱讀術語(強調了),結合具體語境分析表達的效果(痛苦無奈)。
22.(3分)示例:“我”在背書前盼望觀看五猖會的興奮心情,與背書后的掃興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批評了強制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答出對比的內容給2分,答出對比的作用給1分)
【解析】考點:表現手法
思路:對比是記敘文中常用的表現手法。對比的目的是為了鮮明的突出了人物(事物)的特征,更加突出文章的主題,更加充分抒發作者感情。要結合全文中心分析表達的效果。
第三部分 (23題 50分)
23.略。
【解析】考點:話題作文
思路:“這樣的衣著”這個話題和“提示語”表明,文章可以以“這樣的衣著”為線索,敘述故事,表達情感;也可以以此作為引出議論的引子,進行論證分析,表達觀點。在選材上要注意使用“以小(衣著)見大(情感)”,選擇最能利于表達真情實感的人(如親人、老師、同學、朋友、印象深刻的人;古今中外的名人等)的代表性衣著,或敘述故事,或進行論證分析。這方面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一篇典型的范例,文中“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成為文章行文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