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這么火?你到底對它有多了解?
接下來,我們就從它的定義、特征、區別和類型等方面展開聊聊。
可以說,思維導圖技術能很好的鍛煉我們左腦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左右腦的協作運行能力。
1
它是什么?
思維導圖最常用的英文名是mindmap,中文名稱可以是心智圖、思維樹、大腦地圖等等。
它的發明者是英國的托尼博贊教授。
與思維導圖相似度較高的圖形筆記還有概念圖、流程圖和泡泡圖等等。
從基本性質上理解思維導圖,它是一種做筆記的方式。
我們日常用的筆記方式是單一方向的橫式記錄,又叫線性筆記;而思維導圖則是多維度的發散式記錄的。
所以,我們使用思維導圖時,最好使用空白筆記本,便于自由畫線。
我們常說“我手寫我心”“見字如見人”。這寫話都體現了,內在思考與外在記錄之間的密切關聯。
從更深層次我們會發現,思維方式會決定筆記模式,筆記習慣也可以改變思考方式。
可見,長期使用傳統線性筆記,會限制和固化思維;
而習慣使用思維導圖之后,我們的聯想能力會大幅改善,邏輯思維會越來越強。
記憶力和創造力也會明顯提升。
書籍分析《深度工作》
這是一幅書籍閱讀分析手繪思維導圖(作者:李鳳艷),它包含了圖像、關鍵詞、線條和色彩等元素。
從狹義上講(托尼博贊教授最推崇的),思維導圖必備上述要素。也就是,中心為圖像;一個分支只能有一個簡單詞匯;分支中要有插圖。
而從廣義上講,包含了關鍵詞和線條等部分特征的筆記方式,也屬于思維導圖的范疇。
比如,沒有彩色筆時,可以做的草圖;沒有時間畫插圖時,可以做關鍵詞簡圖等。
當然,不管如何簡化,思維導圖都會包含的要素是:從中心向四周發散的結構。
這是思維導圖的本質特征。
兒童福利分析(mindmanager軟件制作)
2
特征:發散狀呈現
思維導圖的精髓,就在于發散狀的結構特點。它能最大限度的激發大腦能量。
在此,我們列舉了一些大自然中能量釋放的過程。
它們也都是遵循同樣的原則,采用從中心向四面發散的方式來釋放能量。
比如,太陽系的能量源——太陽,它的光和熱就是這樣釋放的。
太陽
我們再來看地球上很常見的植物——大樹。
它們的枝葉是從一個中心樹干向四面八方展開的,每個小樹枝都是相互連通。
不僅如此,大樹的根系同樣是一個發散狀的網絡。
它用這樣的方式穩固自己,并最大范圍的搜索營養。
大樹
接著從微觀角度,我們來看一下強大的核能,是如何釋放自己的能量。
在核反應結構圖中,能量釋放的過程是由一個游離的中子碰撞鈾原子,將其原子核分成兩半;
然后鈾原子中釋放出更多的中子,這些中子繼續激發其他原子核。
這樣就發生了分散狀的鏈式反應,瞬間釋放巨大能量。
核反應
我們回到大腦中的基本神經單位:神經元細胞。看看它是如何傳導大腦電流信號的。
從這張腦神經網絡的結構圖中我們看到,每個神經元由一個中心細胞體和多個分支狀突起組成。
每個突起又會伸出無數細分的觸手,與其它神經元的觸手相連。最終形成,我們大腦中能量傳遞的網絡。
神經元
通過多個例子我們會發現,放射狀的形態非常有利于能量的釋放。同時,這種形態正是思維導圖的基本結構。
所以,我們就能更直觀的理解,為什么思維導圖有助于開啟大腦能量,激活創造力。
3
與線性筆記的區別:重塑思維
由于思維導圖的特殊記錄方式,使得我們的思維可以重塑。具體從4個方面來改變:
1簡化記錄
從記錄內容上來看,兩者有很大區別。
線性筆記需要通過長篇大論來表達意思。文字會密密麻麻的排布在紙上。
而畫思維導圖時,我們只寫關鍵詞,或用一個簡圖來代替大量文字。
思維導圖中基本沒有句子、連接詞和標點符號。讓內容表達方式大大簡化。
從記錄順序來看,兩者非常不同。
線性筆記的所有內容,需沿著直線的唯一方向不斷記錄,寫到頭再另起一行繼續寫。讀者閱讀時,常會迷失當中。
而思維導圖的記錄順序則是,首先會通過中心圖介紹核心含義,然后將重要主題用主干來代表,接著寫上后續分支和關鍵詞。
一眼看上去,思路清晰,主次分明。
課程筆記(mindmanager軟件制作)
2節約時間
首先來看看記筆記的過程。
線性筆記的記錄過程,耗時耗力。做筆記經常會肩酸背痛,還有可能為了做筆記錯過老師講的新知識。
而使用思維導圖做一個學期的聽課筆記,大概需要10張圖。節省了大量時間和精力。
再來看看復習筆記的過程。
傳統的聽課筆記,通常有一大本。線性筆記的關鍵詞,都隱含在密密麻麻的文字當中,信息非常分散。
所以,經常會記了一大堆,卻懶得從頭到尾看一遍。
而復習思維導圖時,中心明確,重點突出。在校學生,有可能30分鐘就復習完一個學期的知識。
3創意與藝術性
線性筆記很難表達藝術性。因為它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排列整齊的單色文字。
而思維導圖可以是讓人印象深刻的藝術品。
我們將想表達的主題內容,用形象生動的圖像展現出來。讓讀者迅速接收到豐富的信息。
4定制密碼
私人定制性,是兩種筆記方法的重要區別。
線性筆記雖然記錄過程繁雜,但它會完整寫出每個關聯詞,便于他人閱讀理解。
而思維導圖具有很強的濃縮性,更像是作圖者的定制密碼。
只有作圖者能了解圖中代表的完整信息。旁觀者看見的則是,復雜的線條和簡單的詞語。
所以,要想獲得思維導圖的真正益處,需要親手繪制。
4
思維導圖的分類
1兩種功能
思維導圖常有兩種定位:一種是對內,成就我們的思考;另一種是對外,展示和表達個人思想。
這兩種價值定位會產生什么不同的效果呢?我們來比較一下。
(1)成就思考
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經常需要動腦思考。
比如,閱讀一本新書、準備一門考試、寫一份演講稿或做一個備考計劃。
這時我們目標很明確,思維導圖的價值就是推動思考或指導行動。所以繪制草圖,就能達到目的了。
當然,畫完之后,最好背下來。這樣就能把實體的圖,變成了心中的圖。
(2)展示思想
思維導圖還有一個重要功能,就是作為展示信息和表達思想的載體。
比如,演講用的展示圖、競賽思維導圖、表達祝福的賀圖或闡釋理念的解說圖。
在這些情況下,我們的作圖方向是:強化思維導圖的存在性,讓它成為打動對方、展示自我的突破口。
所以,作圖的重點就是,打造一幅充滿靈性、藝術感和生命力的思維導圖。讓我們想表達的精神內涵淋漓盡致的展現。
(思維導圖繪制規則,作圖者:汪志鵬)
思維導圖繪制規則
2四個類別
我們把思維導圖根據作用(思考、展示)和繪制方法(手繪、電腦軟件)來進行歸類,可以分成以下四類:
草圖
(使用手繪方法,
目的是方便個人思考)
檔案
(使用軟件繪制,
目的是方便個人思考)
藝術品
(使用手繪方法,
目的是用于對外展示)
標準品
(使用軟件繪制,
目的是便于對外展示)
思維導圖四類別
其中,草圖繪制起來最簡便,它讓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的快速思考;
要達到藝術品這種攝人魂魄的展示效果,就需要花費不少功夫,注重圖像化表達和整體布局;
用軟件做的思維導圖檔案,主要是用于記錄信息量大、結構復雜的內容;
而用軟件制作的思維導圖標準品,則可以廣泛用于教學活動、演講和會議展示。
作文分析(imindmap軟件制作)
3多彩光譜
這四個象限不是分割的四個板塊,而是漸變融合的四種方向。
比如,有些精美的手繪草圖本身就可以成為藝術品導圖;作為個人思考檔案的軟件導圖,稍作完善就能升級為標準展示圖。
可見,思維導圖的類型就像多彩光譜,連貫漸變。
使用者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選擇最合適的表現形式。
我們也可以將思維導圖與魚骨圖、曲線圖、流程圖、表格等等工具整合使用。
魚骨圖
好的,聊了這么多,我們總結一下:
首先,思維導圖的定義是記錄發散性思維的筆記工具;
它的最大特征就是,通過放射狀網絡來展現信息之間的關系,幫助大腦釋放能量;
思維導圖與線性筆記的最大區別在于,它能重塑我們思考的過程,大大解決時間和精力;
它的類型主要包括四種:草圖、藝術品、檔案和標準品。
相信你已經初步認識了思維導圖。接下來,就是好好使用它,來創造自己的思維奇跡。
作者:宋瑩
14年思維導圖培訓經驗(2005年至今),暢銷書《思維導圖從入門到精通》、《有效學習:成為學習高手》作者,思維導圖錦標賽組委會成員,第十屆世界思維導圖錦標賽組委會副秘書長,三級心理咨詢師,托尼博贊親授TBLI思維導圖認證導師,AACTP國際職業認證講師,廣東腦船長教育特約講師,河北電網、廣東移動特約講師,清華同方教研院特邀學習能力培訓師,北京新東方名師堂高級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