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開會,尤其在我國,座位安排是最為重要,如果把領導的座位排錯了,小則被當面罵,中則會被背后穿小鞋!那么領導座次為什么這么重要呢?又該如何排座次呢?
在我國這個禮儀之邦,座次代表著身份和地位,地位高的人坐高位,寓意位高權重,所以在開會時座次至關重要。筆者曾經見過有的領導在開會時,因為座次沒有擺對而拂袖而去的。
每一次會議,首先要搞清楚參會人員的地位高低,這是最難把握的,而其后的座次排序相對這個來說,僅僅是個技術活了。
一般來說,決定地位高低的因素主要如下:一是級別,我國的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等;二是看崗位的重要性。一般來說,辦公廳主任的地位在同級別中是最重要的;三是看所在的省份和企業。一般來說,越發達的省份其地位越重要。例如,雖然同為正部級,但是直轄市的地位就高于一般省市;四是開會的特別目的。例如,對于會議的結果有重要決定性作用的部門,會議主辦方也會把其排在更靠前的位置。
(1)原則
一是前高后低,二是中央高于兩側,最后是左高右低(中國政府慣例)和右高左低(國際慣例)。
(2)具體排法
一是單純的開會時的領導座次安排,最重要的是要確定參會領導人數,也就是主席臺上的領導人數。當領導人數為奇數時,將1號領導安排在最中間位置,其他的以1號領導為中心,左右左右排列。
二是如果主席臺就坐領導人數為偶數,則先確定中心位置的兩位人選,也就是1號領導和2號領導,1號領導在2號領導的右面,然后右左右左依次排列。
三是與上級領導會談的領導座次問題。也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正門對著一個橫擺放的長方形會談桌的情況下,領導的座次是主賓和翻譯面對正門而坐,主人和翻譯背對門而坐,雙方各自以右為上。
四是正門對著一個豎擺放的長條桌,在這何種情況下,以長條桌為中心,左邊為主方,右邊為客方,也就是說,以右為尊,因為右邊是客方,尊客是中國人歷來的待客之道。
五是和上級領導會談時候的座次排列。和上級領導會談,座次應該這樣安排,上級領導坐在主方領導的左面,首先找出雙方的1號領導,然后按照上級1號領導坐在主方1號領導的左面,然后各自按照123……的順序依次排列。
六是同級領導之間會談的時候的座次排列。主人面對正門而坐,客方背對正門而坐,座次上,按照雙方各自的尊卑順序排列,奇數的話以1號領導為中心,左右左右排列。
七是如果同級座談領導人數為偶數,則還是主人面對正門而坐,客方背對正門而坐。座次上,按照雙方各自的尊卑順序排列,偶數的話先找出1號領導和2號領導,然后再以兩位領導為中心,右左右左依次排列。
八是與外賓會談,客方坐在主方的右邊。客方1號坐在主方1號的右邊,然后雙方各自按照順序依次排列。
九是匯報會座次的安排是這樣的,主賓面對正門,主任背對正門,然后再選出雙方各自1號領導,按照上面已經說過的奇偶位置排列順序排列。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宴請領導,或者就餐的時候的領導座次安排。是這樣的,如果是圓桌,設置主陪和副陪,那么,主陪面對正門而坐,主賓坐在主陪右邊,2號賓客坐在主陪左邊。主陪的對面坐的是副陪。
(1)原則
以遠為上,面門為上,以右為上,以中為上;觀景為上,靠墻為上。
(2)座次分布
面門居中位置為主位;主左賓右分兩側而坐;或主賓雙方交錯而坐;越近首席,位次越高;同等距離,右高左低。
(1)原則
按照國際慣例,乘坐轎車的座次安排的常規是:右高左低,后高前低。具體而言,轎車座次的尊卑自高而低是:后排右位—后排左位—前排右位——前排左位。在一個轎子車里面,副駕駛位置坐的是領導秘書,1號領導坐在第二排秘書后面的位置,2號領導坐在司機后面的位置。
另外有幾種特殊情況,一是主人或熟識的朋友親自駕駛汽車時,你坐到后面位置等于向主人宣布你在打的,非常不禮貌。這種情況下,副駕位置為上座位。二是接送高級官員、將領、明星知名公眾的人物時主要考慮乘坐者的安全性和隱私性,司機后方位置為汽車的上座位,通常也被稱作VIP位置。
多人并排行進,中央高于兩側,對于縱向來講,前方高于后;兩人橫向行進,內側高于外側。
實際上內側就是指靠墻走,我國道路游戲規則行進規則是右行,所以在引領客人時,客人在右,陪同人員在左。換句話說,客人在里面你在外面,為什么要把客人讓在靠墻的位置,受到騷擾和影響少。
與客人的距離,別拉太遠,也別離太近,標準化位置是:左前方1米到1.5米處,換句話說,一步之遙。
與客人同座電梯,應該先進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