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陽三焦經:關沖 液門 中渚 陽池 外關 支溝 會宗 三陽絡 四瀆 天井 清冷淵 消濼 臑會 肩髎 天髎 天牖 翳風 瘛脈 顱息 角孫 耳門 耳和髎 絲竹空
穴位名稱: 關沖 [經穴]
【定位】:在手環指末節尺側,距指甲角0.1寸(指寸)
【作用】:疏風清熱,醒神開竅。
【主治】:①熱病,昏厥。②咽喉腫痛。③頭痛,目赤,耳聾。
【歸經】:手少陽三焦經穴
【國際代碼】:Guān chōng(SJ1)
【類別】:井穴
【定位】:在手背部,當第四、五指間指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
【作用】:清熱瀉火,疏經活絡。
【主治】:①瘧疾。②咽喉腫痛。③頭痛,目赤,耳聾。
【歸經】:手少陽三焦經穴
【國際代碼】:Yè mén(SJ2)
【類別】:滎穴
穴位名稱: 中渚 [經穴]
【定位】:在手背部,當環指本節(掌指關節)的后方,第四、五掌骨間凹陷處
【作用】:散風清熱,疏經活絡。
【主治】:①頭痛,目赤。②耳鳴,耳聾。③咽喉腫痛。②兩肩胛之間痛,腿疼,手指不能屈伸。
【歸經】:手少陽三焦經穴
【國際代碼】:Zhōng zhǔ(SJ3)
【類別】:輸穴
穴位名稱: 陽池 [經穴]
【定位】:在腕背橫紋中,當指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
【作用】:散風清熱,疏經活絡。
【主治】:①消渴。②瘧疾。③腕痛。④耳聾。
【歸經】:手少陽三焦經穴
【國際代碼】:Yáng chí(SJ4)
【類別】:原穴
穴位名稱: 外關 [經穴]
【定位】: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作用】:祛邪清熱,疏經活絡。
【主治】:①熱病,頭痛,目赤腫痛。②耳鳴,耳聾。③脅肋病,上肢痹痛。
【歸經】:手少陽三焦經穴
【國際代碼】:Wài guān(SJ5)
【類別】:絡穴,八脈交會穴通陽維脈
穴位名稱: 支溝 [經穴]
【定位】: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主治】:①便秘。②脅肋病。③耳聾耳鳴。
【歸經】:手少陽三焦經穴
【國際代碼】:Zhī gōu(SJ6)
【類別】:經穴
穴位名稱: 會宗 [經穴]
【定位】:在前臂背側,當腕背橫紋上3寸,支溝尺側,尺骨的橈側緣
【作用】:清泄三焦,疏通少陽,舒經活絡。
【主治】:①耳聾。②癲癇。③上肢痹痛。
【歸經】:手少陽三焦經穴
【國際代碼】:Huī zōng(SJ7)
【類別】:郄穴
穴位名稱: 三陽絡 [經穴]
【定位】:在前臂背側,腕背橫紋上4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作用】:清泄三焦,疏經活絡。
【主治】:①耳聾,暴喑。②齒痛。③上肢痹痛。
【歸經】:手少陽三焦經穴
【國際代碼】:Sān yáng luò(SJ8)
穴位名稱: 四瀆 [經穴]
【定位】:在前臂背側,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肘尖下5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作用】:清泄三焦,疏經活絡。
【主治】:①偏頭痛。②耳聾。③暴喑,咽喉腫痛。④上肢痹痛。
【歸經】:手少陽三焦經穴
【國際代碼】:Sì dú(SJ9)
穴位名稱: 天井 [經穴]
【定位】:在臂外側,屈肘時,當肘尖直上1寸凹陷處
【作用】:疏風清熱,通絡寧神。
【主治】:①偏頭痛。②耳聾。③瘰疬。④癲癇。
【歸經】:手少陽三焦經穴
【國際代碼】:Tiān jǐng(SJ10)
穴位名稱: 清冷淵 [經穴]
【定位】:在臂外側,屈肘,當肘尖直上2寸,即天井上1寸
【作用】:清熱利濕,疏經活絡。
【主治】:①頭痛,目黃。②上肢痹痛。
【歸經】:手少陽三焦經穴
【國際代碼】:Qīng lěng yuān(SJ11)
穴位名稱: 消濼 [經穴]
【定位】:在臂外側,當清冷淵與臑會連線的中點處
【作用】:清熱瀉火,疏經活絡。
【主治】:頭痛,項強,肩背痛。
【歸經】:手少陽三焦經穴
【國際代碼】:Xiāo luò(SJ12)
穴位名稱: 臑會 [經穴]
【定位】:在臂外側,當肘尖與肩髎的連線上,肩髎下3寸,三角肌的后下緣
【作用】:軟堅化痰,疏經利節。
【主治】:①癭氣,瘰疬。②上肢痹痛。
【歸經】:手少陽三焦經穴
【國際代碼】:Nào huì(SJ13)
穴位名稱: 肩髎 [經穴]
【定位】:在肩部,肩髃穴后方,當臂外展時,于肩峰后下方呈現凹陷處
【作用】:散風祛濕,疏經利節。
【主治】:肩臂攣痛不遂。
【歸經】:手少陽三焦經穴
【國際代碼】:Jiān liáo(SJ14)
穴位名稱: 天髎 [經穴]
【定位】:在肩胛部,肩井與曲垣的中間,當肩胛骨上角處
【作用】:散風解表,疏經活絡。
【主治】:肩臂痛,頸項強急。
【歸經】:手少陽三焦經穴
【國際代碼】:Tiān liáo(ST15)
【類別】:手少陽與陽維脈交會穴
穴位名稱: 天牖 [經穴]
【定位】:在頸側部,當乳突的后方直下,平下頜角,胸鎖乳突肌的后緣
【主治】:①頭痛,項強。②目痛,耳聾。③瘰疬。
【歸經】:手少陽三焦經穴
【國際代碼】:Tiān yǒu(SJ16)
穴位名稱: 翳風 [經穴]
【定位】:耳垂后方,下頜角與乳突間凹陷處
【作用】:祛風通絡,聰耳通竅。
【主治】:①耳鳴,耳聾。②口眼喎斜,頰腫。③牙痛。④瘰疬。
【歸經】:手少陽三焦經穴
【國際代碼】:Yì fēng(SJ17)
【類別】:手、足少陽經交會穴
穴位名稱: 瘈脈 [經穴]
【定位】:在頭部,耳后乳突中央,當角孫至翳風之間,沿耳輪連線的中、下1/3的交點處
【作用】:清熱熄風,安神鎮驚,解痙通竅。
【主治】:①小兒驚風。②頭痛,耳鳴,耳聾。
【歸經】:手少陽三焦經穴
【國際代碼】:Chì mài(SJ18)
穴位名稱: 顱息 [經穴]
【定位】:在頭部當角孫與翳風之間沿耳輪連線的上、中1/3的交點處
【作用】:清熱熄風
【主治】:①頭痛,耳鳴,耳聾。②小兒驚風。
【歸經】:手少陽三焦經穴
【國際代碼】:Lú Xī(SJ19)
穴位名稱: 角孫 [經穴]
【定位】:在頭部,折耳廓向前,當耳尖直上入發際處
【作用】:疏風清熱
【主治】:①痄腮。②目翳。③齒痛。③項強。
【歸經】:手少陽三焦經穴
【國際代碼】:Jiǎo Sūn(SJ20)
【類別】:手、足少陽,手陽明經交會穴
穴位名稱: 耳門 [經穴]
【定位】:在面部,當耳屏上切跡的前方,下頜骨踝突后緣凹陷處
【作用】:疏風清熱
【主治】:①耳鳴,耳聾,聤耳。②齒痛。
【歸經】:手少陽三焦經穴
【國際代碼】:Er mén(SJ21)
穴位名稱: 耳和髎 [經穴]
【定位】:在頭側部,當鬢發后緣,平耳廓根之前方,顳淺動脈的后緣
【作用】:疏風清熱
【主治】:①頭痛,耳鳴。②牙關緊閉,口喎。
【歸經】:手少陽三焦經穴
【國際代碼】:Er hé liáo(SJ22)
【類別】:手、足少陽與手太陽交會穴
穴位名稱: 絲竹空 [經穴]
【定位】:在面部,當眉梢凹陷處
【作用】:疏風清熱
【主治】:①目赤腫痛,眼瞼(目閏)動。②頭痛。③癲狂癇。
【歸經】:手少陽三焦經穴
【國際代碼】:Sī zhú kōng(SJ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