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長得好,土壤最關鍵,教你3招,幫你“辨別”土壤是否缺水!
但凡愛養花的人,他們都知道在澆水的時候要遵循見干見濕的這個原則。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你真的會觀察土壤它是不是該到了要澆水的時候了嗎?這些土壤它呈現出來的顏色,又代表著水分到底消耗的如何呢?今天來給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如何來正確判斷土壤中的干濕程度。
其實養花主要是看澆水澆的得當不得當,因為澆水會涉及到很多的因素,植物種類的不同,澆水的種類也是不同的。對于剛開始養花的那些人來說,可能會過度的強調澆水,這樣反而會將自己養花的那些步驟給束縛住。因此,也不能正確的來判斷澆水的時機到底對不對了。
春秋兩個季節澆水,要按照不干不澆,澆就要澆透的原則,可以從一些多漿的植物養起,因為這些植物他們非常的好養活,對水分的要求也不是很高,等把這些植物養得有了經驗之后,我們再慢慢摸索其它植物生長的需求。
夏天和冬天這兩個季節比較特殊,我們在澆水的時候當然就不需要按照這個原則了,氣溫過于太高或者過于太低,都要控制住,在夏季一般的一個月澆上兩三次,基本上就可以了,在澆水的時候千萬不要大水漫灌,沿著盆邊,盡量的緩慢的往進到水,千萬不要把水灑在葉片上。到了冬天氣溫高于5度的時候,我們還可以正常的來給盆栽澆水,低于5度這個時候就要相對的控制了,另外低于零度,就要停止,不能再澆水,而且還要將這些盆栽適當的移放到室內去。
如果你是一個新手的話,也不要著急,今天教你一招,在花盆中插上一根牙簽或者是木棍,最好能一直插到盆底,平常我們來判斷土壤的干濕度,只要根據這根木棍上粘的泥土,就很好的能判斷出來了。如果木棍上的土完全是干的,那么就證明可以澆水了,在澆水之前我們觀察一下葉片它的生長情況。在這樣進行養護一段時間之后,就不需要用叉木棍的這種方法來觀察土壤了,從植物的一些狀態上,基本上我們就能確定是不是需要澆水了。
如果我們用的是普通的黃泥土栽植的花卉,當盆土的土壤發白,并且上面出現了好多小裂縫的時候,那就是缺水了,這個時候就可以將它澆透。如果使用的是營養土,我們可以適當的用手按壓,感受一下土壤它的干燥程度和蓬松程度。還可以選擇將花盆墊起來,感受一下它的重量,澆透以后,再感受一下它澆透以后的重量,平常就這樣簡單的用花盆的重量,可以推測出是否該到澆水的時間與否。
我們給花卉澆水,盡量不要在中午的時間,尤其是在夏日陽光特別毒的時候,中午澆水會讓葉片受到灼傷。而在冬季,要避開夜晚澆水,基本上選擇在早上七八點或者傍晚四五點的時候是最佳的澆水時間。看到今天的這篇文章,是不是對花友們有很大的啟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