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腦樹開花
1.人類為什么會對一些不良嗜好上癮?我們該如何控制自己?
人活一世,追求的就是幸福感。
老板給你漲工資,你會感到幸福,心儀的姑娘變得主動,你會感到幸福,喜歡的衣服和房子大降價,你同樣會感到幸福。
雖然出發點不同,但得到的感受是一樣的。
但有很多不良嗜好,雖然也會讓你感到幸福,但同樣也會不斷侵蝕你的身心。比如抽煙,喝酒,賭博以及色情。
但更痛苦的是,想要戒掉這些不良嗜好的難度非常大,如果你選擇知難而退的話,那么就請重新審視一下自己。
如果你最近感到自己的精力和體力大不如前,并且有了嚴重的拖延癥,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
或者是經常感到自己諸事不順,怨天尤人,甚至還無數次的貶低自己,覺得自己爛泥扶不上墻,根本不配擁有一個好的未來,成天自怨自艾。
各種負面情緒充斥著你的大腦,感到前途一片渺茫,覺得人生沒有任何意義的話,那很大程度上你就是被這些不良嗜好給洗腦了。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真的無欲無求的話,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渴望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而我們之所以會對一些事物產生渴望,主要歸功于一些神經物質,比如多巴胺和血清素。
多巴胺能夠讓人變得富有激情,能夠激發我們的渴望,而血清素負責讓我們趨于平和,至于我們的情緒。
而當多巴胺分泌過多,過度渴望的話,我們就會上癮。
2.多巴胺的作用機制究竟是什么,我們該如何控制它?
想要成功擺脫不良嗜好,首先要了解它為什么能讓你上癮。
就像我們想減肥,但總是管不住自己的嘴,邁不開自己的腿。想戒煙卻總感覺一天不抽就渾身難受。
明知道讀書,運動,早睡早起對身體有益,但我們就是不想做,而吸煙,喝酒,色情,賭博害人不淺,但總是戒不掉。
而問題的根源就是,我們的主觀意識很難去控制我們的行為。
簡單地說,我們并沒有完全了解自己,自我認知不足。其實這一切的問題就在于心理和生理。
如果單單從生理上說,我們做的很多事情其實無關于對錯,只取決于如果做了這件事,能否讓我們感到幸福。
這就要提到我們大腦中的獎賞機制,多巴胺了。
它能夠讓我們感到愉悅,當你做出了讓你高興的事情后,多巴胺就會增加,讓你持續的產生興奮感,而這種興奮感又會讓你沉迷于你所做的事情。
可時間一長,你的大腦就離不開這些過量的多巴胺了。
所以為了繼續讓你興奮,大腦就會指示你去做更能刺激它的事情。而這就是上癮。
然而,多巴胺并不是一個好說話的主,只有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它才會為你服務。
簡單地說,只有不斷地打賞它,它才會讓你感到愉悅。只要你不打賞它,它才不會搭理你。
而且每次打賞的方式還不能一樣,如果你用了同樣的方式去打賞它,你會發現,同樣的打賞方式卻很難再讓你感受到同樣的快樂。
于是你就會變著法的打賞它,從渴望到上癮只是一眨眼的事。
一旦你重復進行讓自己興奮的行為時,被刺激的大腦就會出現耐受性,分泌的多巴胺就會減少。
與此同時,大腦也會逐漸變得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而一旦牽扯上一些不好的東西,再想戒掉就變得很難。
那既然如此,我們該如何戒掉?
3.遠離不良行為,擺脫不良嗜好,學會控制欲望,而不是成為欲望的傀儡。
有人說,吃大餐同樣也會讓我開心,那我為什么不會對吃飯上癮呢?
事實上,我們所做的事情不同,對大腦的刺激也不一樣,其中毒品對大腦的刺激程度最高,其次就是賭博和色情。
這三樣很容易會讓人上癮,而一旦我們沉醉于高強度的刺激,就會對刺激程度低或者沒有刺激的事情感到厭惡,比如工作,以及日常生活。
所以你的大腦才會出現那些負面情緒。
有人說,可一旦戒掉了這些,生活還有什么意思?
其實戒掉它們并不會讓你的生活黯淡無光,反而正是因為這些東西的存在,導致你對生活中的其他事物提不起興趣。
長時間享受高強度的刺激只會讓你越陷越深,最后一邊愧疚自責一邊又繼續放縱。
那我們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人的大腦可以分成三部分。
一個是本能腦,就是在各種條件下做出的本能反應。
一個是情緒腦,負責讓人們知道趨利避害。
最后一個就是理智腦,讓人們學會了思考。
而上癮主要是因為本能腦和情緒腦掌控了身體,雖然理智腦也在工作,但它的輩分最小,權力也最小,而且非常耗費精力。
所以很多做決定的事都輪不到理智腦發話,很多人也是直到成年之后才變得穩重,原因就是理智腦已經發育成熟。
因此,想要戒掉不良嗜好,光靠自制力不行,還要轉移注意力,通過學習只是提高自己,增強理智腦的話語權。
讓本能腦和情緒腦以理智腦為尊,才能讓你變得自律,生活充滿陽光,成為人生的主宰。你喜歡這樣的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