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說
圣誕節前夕,鸚鵡廚房為我們帶來了圣誕節應該吃什么。今天呢,鸚鵡廚房就給大家講講平日里,我們最常用的一種作料——香料。如果你對香料的認知還只是停留在八角茴香,那不妨一起來看看還有哪些可以提升味蕾的香料吧!
古羅馬詩人Statius在一首詩中對一場寵物鸚鵡的葬禮加以諷刺,因這只鸚鵡的主人在他的寶貝過世之后舉行了一個類似于鳳凰涅槃般的葬禮儀式:在用桂皮點燃的葬火中使鸚鵡獲得重生。
而這個小故事中的“桂皮君”,也就是今天鸚鵡廚房科普貼的主角:香料。
1840年前,海上絲綢之路作為中國通向外部世界的海上交通航線,它與橫貫中亞的陸上絲綢之路一起,構成了連接中國與世界的兩大交通動脈。
插播:別讓你的歷史老師哭暈在廁所,別讓你的歷史知識都喂了狗,也為了讓你能在朋友面前360度裝X,在此科普一下海上絲綢之路的兩大航線:一是由中國通往朝鮮半島及日本列島的東海航線,二是由中國通往東南亞及印度洋地區的南海航線。
海上絲綢之路對中國社會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值得一提的就是各種香料的輸入。
這些香料分別出產于東南亞、南亞次大陸、阿拉伯半島、非洲東海岸等地,名目不一,包括丁香、沉香、伽南香、雞舌香、蘇合香、安息香、龍腦香、胡椒等等,在中文古籍中可以找出上百種香料名稱。
當時的海外各國普遍將香料作為貢品獻給中國皇帝,少至成千上萬斤,更有甚者一次進貢超過十萬斤。種類繁多的香料被輸入到中國后,或與食材一起烹煮,或被加入到藥物中,或被制成香水、香丸,廣泛運用于烹飪、醫療、美容、祭祀等領域。
香料也可做成香袋、香囊、香球、香墜等古代潮人出街必備飾品,直接佩帶在身上或者掛在扇子等飾物上。唐詩用“異國名香滿袖薰”來描繪朝氣蓬勃的青(wang)春(luo)少(hong)年(ren)。古代官員在向皇帝當面奏事時,還將雞舌香含在口中,以消除口臭,免得失禮。
快收起你的迷之微笑,《甄嬛傳》中的安陵容雖然是制香高手,但她所用的香料與我們今天要為大家科普的香料并不是一碼事啊喂!
好吧,如果你非要知道的話,小編不介意為大家介紹一下《甄嬛傳》中安陵容為留得皇上夜夜寵幸所制的“暖情香”。
“暖情香”的主要成分是依蘭香和蛇床子,依蘭香是一種香料,而蛇床子是一味中藥。依蘭香又名香水樹,是一種熱帶木本香料植物,原產緬甸、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地。由于香氣襲人,盛產依蘭香的地區的虔誠的佛教信徒們會把香花放在圣潔的水碗里,敬獻在佛前。
依蘭香
現如今,依蘭香主要用新鮮花瓣來蒸油,稱依蘭油。鮮花出油率達2~3%,具有獨特濃郁的芳香氣味,是珍貴的香料工業原材料,廣泛用于香水、香皂和化妝品等。用它提煉的“依蘭依蘭”香料是當今世界上最名貴的天然高級香料和高級定香劑,所以人們稱之為“世界香花冠軍”。
蛇床子
早在古羅馬希臘時代,歐美國家就已經開始使用香料了,《圣經》中多處記載肉桂、大蒜、洋蔥、丁香、乳香等香料。然而不要認為這些神奇的“香氣調味料”全是食物喲,古埃及時期,人們用香料制作了香噴噴的埃及烤雞喲,等等,不對,是木乃伊……咳咳
早在公元16世紀,肉豆蔻不單是歐亞間主要商品之一,更是作為治療消化病癥的藥材在中國和阿拉伯地區廣受歡迎。肉豆蔻來自一種熱帶常綠喬木,果實中央核仁部分就是肉豆蔻,散發著甘甜而刺激的芳香,口味微微發苦,充滿了異國情調。將整顆肉豆蔻用擦菜板擦碎后,可作為漢堡等絞肉食品常用的調味料。因其有著堅硬的核仁,一般來說可以儲放2年以上,而肉豆蔻粉可保存8個月之久。
覆在仔肉豆蔻黑色外殼上的深紅色網狀假種皮就是豆蔻皮。經日曬后,它與肉豆蔻一樣被人們當作香料使用。豆蔻皮的香味要清淡許多,常用于絞肉食品、香腸、甜甜圈等食物當中。
別名白豆蔻、圓豆蔻,原產于印度南部以及斯里蘭卡地區的熱帶雨林。北歐、中東、印度料理經常使用小豆蔻。因其相對昂貴,在中國較少使用。小豆蔻芳香甜美又帶刺激性,味道辛辣微苦,有治療暈車、失眠、口臭、減肥的功效。在香味上,綠色小豆蔻最能保持此原料的風味,原香中帶有檸檬香氣的秀雅,而黃白兩色的小豆蔻氣味相近。
咖喱起源于印度,對印度捧由們來說,“咖喱”與“把各種香料混合在一起煮”是一個意思。市場里出售的咖喱粉通常含有20-30種香辛料,包括紅辣椒、姜、丁香、肉桂、小茴香、肉豆蔻、芥末、鼠尾草、黑胡椒及黃姜等。咖喱的黃色正是來自姜黃粉。由于咖喱粉是由各種香料混合所成,配比也因人而異。一千個印度家庭,就有一千種不同口味的咖喱粉。
咖喱粉傳至直接各國后,各國人根據自己的口味制作了不同的咖喱粉。東南亞的咖喱最為有名,十一區的朋友們還創制了各種口味的咖喱塊,烹調起來非常方便。
別名麝香草、荷蘭芹。法香葉片可結合各式肉類、魚貝類料理,泡茶能幫夠助消化、消除腸胃脹氣并解酒,浸劑中加蜂蜜可治痙咳、感冒和喉嚨痛。泡澡亦有舒緩和鎮定神經之效,提煉精油有殺菌作用,并可加入雀斑膏制作,具有消除雀斑、修復老化皮膚的作用,亦可作為制作香皂和漱口水的材料。
這并不是一般的wasabi,而是來自浪漫國度的法國芥末醬,沒有日式芥末的辛辣刺鼻,味道更為溫和。法芥一般用在各種西餐中比較多,法式芥末醬的材料包含芥末籽、食鹽、食醋和水,醬料中有一些芥末籽的顆粒,口感非常豐富。法式芥末醬可以用來作為涼菜,尤其是肉類的蘸醬食品,比如香腸、火腿、烤肉。味道微酸微甜,很有層次感。也可以用來拌沙拉。
雖然法式芥末醬的味道沒有那么辛辣,但是它仍然含有和芥末類似的營養價值,而且法式芥末醬的制法能夠讓芥末中所含的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較大程度地被保留。不僅如此,法式芥末醬還能起到解膩、讓菜肴更加爽口的作用。
原產于印度,屬姜科植物,由姜黃干燥的根莖磨制而成,用作調味品和黃色著色劑,是家庭使用的普通調味料,用于咖喱粉、調味料等。姜黃是一種多年生有香味的草本植物,既有藥用價值,又可以作食品調料。辛香輕淡,略帶胡椒、麝香味及甜橙與姜之混合味道,略有辣味、苦味。
牛至又名止痢草、土香薷、小葉薄荷,為唇形科牛至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古希臘時就有用牛至治療疾病的記載,古巴比倫人亦將其用于非常廣泛的醫藥用途。牛至味辛、性涼、無毒,全草可入藥,具有清熱解表、理氣化濕倒尿消腫之功效。
1. 香料被定義為“主要用于調味的脫水植物”,包括熱帶芳香族化合物(胡椒、肉桂、丁香等),葉狀草本植物(羅勒、墨角蘭等),香料籽(芝麻、罌粟、芥末等)以及脫水蔬菜(洋蔥、大蒜等),而深受印度捧由們喜愛的咖喱、辣椒粉也是香料的一部分。
2. 香料君的中文名字叫香料,英文名字叫Spice,法語名字叫Epice,意大利名字叫Spezie,德語名字叫Gewure。什么?你問我為什么要告訴你這個?你以為我沒看見你把這些全都記在小本子上了嗎!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呢!
好啦,今天“鸚鵡廚房——香料小講堂”的內容就是這些啦~想要跟著蛋蛋足不出戶,尋遍更多全球美食么?趕緊來看看最新一期《鸚鵡廚房》的美食節目,請點擊這里查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