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重要工具,兒童期是發展口語的最佳期,抓緊這個時期逐步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是發展智力,發展口頭、書面表達能力、理解知識能力的前提,將受益終生,所以在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上,父母不可忽視這一重要性
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
現在的家長們對孩子一般只注重識字教育,而語言能力的培養卻沒有引起應有的注意。其實對孩子的發展來說,口頭語言要比識字更為重要。因為口語能力是豐富知識、發展智能最重要的工具。
孩子對知識的獲得主要借助于口頭語言,因為他們的知識很貧乏,需要通過多看、多聽、多接觸許多具體事物來增加知識,擴大眼界。在這個過程中,是離不開語言的。孩子在認識這樣或那樣東西的時候,都需要用語言來標志它的名稱、形狀和特征等。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思考問題、提出問題,也都要借助語言。他們經常用語言來迫問:“這是什么?”“那是什么?”“為什么是這樣的?”“為什么是那樣的?”等等。一般說,語言發展比較好的孩子,往往求知欲旺盛,知識面也廣,智能發展得比較好。
口頭語言能力也是學習文字的基礎,口頭語言發展得好的孩子,進入小學以后,在識字、造句、寫文章等各方面都進步得比較快。
此外,語言對孩子的個性也有很大的影響。語言發展得比較好的孩子,往往思想活躍,性格開朗,喜歡同別人交往,活動能力比較強。相反,語言發展比較差的孩子,則往往沉默寡言,比較膽小,活動能力比較差。
加強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最要的溝通與交流老師,在生活中可以從一些小事中來加強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講述自己的生活
孩子會學著模仿說任何他們聽到的東西,所以當你的寶寶還根本聽不懂你說什么的時候,就應該抓住各種機會跟他說話。例如穿衣服時,你可以向孩子講述你在做的事情:“媽媽現在要給你穿褲子,先伸進左腿,然后再伸進右腿。”當孩子長大一些后,這樣的解說詞可以更豐富一些。要知道,你不僅僅是在教孩子如何說話,更重要的是:你做出的這個榜樣告訴了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有多重要。
二、學會仔細地傾聽
作為父母,在你努力向孩子表達的同時,你也一定得努力地去聽孩子的各種話語。這樣做,你將會讓孩子明白:當你或者其他人說話的時候,他也應該仔細聽才對。
三、保持語句的簡短
如果你想讓孩子迅速集中注意力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簡短。簡短的話通常更有影響力,孩子越小,你的句子就應該越短。
四、尊重你自己的話
與其在餐廳大聲嚷嚷“開飯了”,不如走到孩子身邊,不管他在做什么,花一兩分鐘的時間加入進去,然后再要求他放下手中的事,或者關上電視,去吃飯。你的在場可以傳達這樣的信息:你非常嚴肅地對待你的要求,尊重你說出來的話。這樣,在孩子講話的時候,他也會學習尊重自己說每句話。
五、留心不好的樣板
盡管你自己可能是個交流的好樣板,但是你的努力很可能被外在的因素破壞。孩子們在外面總是能聽到些不好的語句或者憤怒的聲音,然后他們可能就會去模仿,并認為這是真實世界中大人們說話的方式。所以,父母可以試著觀察孩子從外面吸收到了些什么,如果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聽到有人使用攻擊性或者不禮貌的語言,你一定要記得回頭和孩子討論這件事。一定要用你希望孩子對別人說話的方式對孩子說話。
六、忽略言語小錯誤
為了學習如何與人溝通,孩子們需要毫無心理負擔地多多練習才行。所以,不能讓他們對自己如何說話有任何的擔心。讓孩子們在學習如何正確的表達之前,先學習如何舒服自在的表達,這才是最重要的東西。如果你總是試著讓孩子用完美正確的語法表達,他們很可能會發展成語言障礙,或者盡可能地拒絕說話。但是,無論你的孩子說出多么無章法的話來,你都必須保證自己用“成人正確的語法”來回應孩子,比如當孩子說“果汁不要”時,你就應該說:“噢,你不要果汁啊。”而不是像許多媽媽習慣的那樣順著孩子來說:“噢,好好,果汁不要。”這樣,慢慢的孩子也就會使用正確的語法來跟別人溝通了。
2-3歲是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期,5-6歲是兒童語言表達能力明顯提高的時期,因此,父母要在這一黃金階段中抓緊機會,多培養和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