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水不見紅沒宮縮要去醫院嗎?廣東準爸媽必知的孕期知識
“破水”是準媽媽們在懷孕后經常聽到的一個詞,但大多數孕媽媽并不了解“破水”是怎么回事。
(一)
孕媽晚晴:孕39周
連續三天,內褲老是濕濕的,有白色似尿一樣的液體流出。
這是破水了嗎?晚清被這樣的情況嚇到了。
這到底是羊水破了還是分泌物啊?正常嗎?
如果說是破水,怎么流了幾天胎動還是正常的,肚子也不痛?!
(二)
孕媽琳琳:懷孕39+ 4
肚子不痛,但是破水了可又沒有見紅,羊水不是很多就是隔一會兒來一點,是不是要生了?
(三)
孕媽咪寶:我懷孕18周
今天早上,突然感覺下面在流水,用紙巾擦了一下,沒有顏色,也沒有味道,量也不多。
到中午有肚痛的感覺了,但下面也沒流水了,好害怕啊!
寶媽們,這是不是流羊水啊,這么早流羊水寶寶會不會不保啊?!
小孩與狗童真分隔線
足月胎膜早破與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區別:
其實大家常說的“破水”,在醫學上是指“胎膜早破”,是指胎膜在臨產前發生自發性破裂。很多時候產婦常會以為自己是小便尿濕了內褲,并不知道是胎膜早破。依據發生的孕周分為足月胎膜早破和未足月胎膜早破。
孕周不同
足月胎膜早破指:妊娠滿37周后胎膜在臨產前發生的胎膜破裂。
未足月胎膜早破指:在妊娠20周以后、未滿37周胎膜在臨產前發生的胎膜破裂。
臨床處理方法不同
(1)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婦宜適時催產。
(2)未足月胎膜早破的處理總則:對孕婦和胎兒狀況進行全面評估后再確定是否終止妊娠,或進行保胎治療。
胎膜早破的風險:
盡快確定是否“胎膜早破”非常重要,可以避免細菌沿著陰道上行到子宮里感染胎兒,避免發生胎兒宮內缺氧、臍帶脫垂等并發癥。
專家提醒,“破水”對母胎都有一定風險。如果孕婦覺得自己“破水”了,無論懷孕多少周,一定要馬上去醫院住院待產。
母胎感染:胎膜早破后喪失了屏障保護功能,病原菌自陰道上行至子宮腔導致絨毛膜羊膜炎、子宮內膜炎,甚至盆腔腹膜炎及敗血癥等一系列感染癥狀,嚴重時甚至危及孕產婦生命;有絨毛膜羊膜炎的新生兒發病率也增加,胎兒經吸入、吞入污染的羊水或血行感染后使新生兒獲得感染。
胎兒宮內窘迫:胎膜破裂后,羊水外溢,宮內羊水過少而失去緩沖作用,可使臍帶受壓,進一步影響胎兒循環,容易造成胎兒宮內缺氧。胎膜早破并發難產時,也可因胎頭受壓時間過長導致胎兒宮內缺氧。
臍帶脫垂:若胎頭先露未銜接入盆或胎位不正突然破膜時,臍帶可沿胎先露與骨盆壁之縫隙滑出宮頸甚至陰道外,造成臍帶脫垂,胎兒可在短期內死亡。
在家中發現破水,孕婦和家人要怎么處理?
(1)發生胎膜早破,孕媽媽會感覺突然出現陰道流液或無控制的“漏尿”,少數孕媽媽僅感覺到外陰較平時濕潤。有這種感覺時,首先孕媽媽要冷靜,不慌張。
(2)接著平躺下來,記住破水的時間。情況允許,可墊衛生巾方便觀察羊水的性狀。
(3)最后感覺一下自己有沒有肚子痛(即宮縮痛),同時讓家屬送至醫院即可,盡量保持平臥。
(佛山市婦幼保健院 供稿/產房 區瑞鳳 編輯/宣教科 張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