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解惑
看了你昨天的筆記,很有收獲,也想說一下我的情況。
雖然我老公每天回家,但是他基本下班就玩游戲,唯一和孩子親近的機會就是幫他洗澡,然后轉(zhuǎn)身又繼續(xù)打游戲。也罷,過完年就不去他那里住了,讓他沒完沒了的打游戲去,沒人煩他,都三十歲了,怎么還那么迷戀游戲!有?。∩习嗝β涤衷趺戳?,每次回家陪孩子說說話不行嗎?陪他玩一下游戲都不愿意。
看著孩子缺少父愛的成長,我該怎么辦?
回復
謝謝您的坦誠,也請不要太焦慮,不會有什么悲劇的,在學做父母的道路上,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當然能夠早一點一定會更有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這里有必要提醒一點過完年還是要回家:夫妻+子女,這是一個家庭的基本結(jié)構(gòu),如果分開了,情感會越來越疏遠,不利于事情的解決,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夫妻穩(wěn)定堅固的關系,幫助男孩成長為男人、女孩成長為女人孩子在3歲之前,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與媽媽的關系更親密。但從3歲左右開始,孩子會本能地渴望與異性父母親密,男孩更依戀媽媽,女孩更依戀爸爸(雖然有的孩子并沒有表現(xiàn)出來)。
父母都愛孩子,但他們同時又深深相愛,他們不會因為愛孩子而忽略對對方的愛。這樣,孩子就會慢慢懂得,盡管媽媽如此愛他,但爸爸才是媽媽最好的伴侶,而他不過是個孩子。于是,他會安心地做孩子,享受父母給他的愛。同時,他努力向爸爸靠攏,知道只有變得像爸爸一樣,才能贏得媽媽更多的愛。這種心理轉(zhuǎn)變,是男孩成為男人和女孩成為女人的基本動力。
不要讓親子關系打破夫妻關系對于我們的文化,這是一個挑戰(zhàn),因為我們習慣了將孩子置于家中最核心的位置,但從心理學角度看,這并不是對孩子成長有益的狀態(tài)。在一個三口之家中,爸爸、媽媽、孩子之間構(gòu)成了一個三角關系。當三個關系達到平衡的時候,家庭關系穩(wěn)固,孩子自然而快樂地成長。如果我們過于注重親子關系,而忽視夫妻關系,三角形的穩(wěn)定會被打破。德國著名心理治療師海靈格將孩子稱為“家庭中的救世主”,因為孩子天生有一種本能--保護家庭的穩(wěn)固。
每個孩子都樂于看到父母相愛,而不是到他這里來爭奪愛。如果父母相愛,孩子就會安心地去做一個快樂的孩子,而不是把自己妄想成是爸爸或媽媽的成人配偶,去做一些和他這個年齡段不相符的事情。穩(wěn)定的夫妻關系,助力“獨立”與“分離”
愛與分離,是生命中兩個永恒的主題。健康的家庭,充盈著愛,也懂得分離。健康家庭的父母,深愛孩子,將他養(yǎng)大,不是為了自己分享這一結(jié)果,不是為了永遠與孩子粘在一起,而是要在將來讓孩子更好的走出去,去一個更寬廣的世界,讓他去過獨立而自主的生活。
家庭是傳遞愛的載體,從父母傳給孩子,再由孩子向下傳遞。不過,家庭中居第一位的,永遠不是親子關系,而是夫妻關系。
所以,只有穩(wěn)定而和諧的夫妻關系存在,對于孩子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若您的愛人嘗試著做稍許改變,對于孩子都是有很大促進的,您先不要抱怨太多,嘗試著先溝通,一開始“能否多出半小時”哪怕十分鐘的時間陪孩子玩一個手工游戲,例如搭積木、拼圖之類,讓他感悟到看著孩子智慧成長的那種喜悅,慢慢的可以延長到一小時的陪伴,或者節(jié)假日抽時間外出短途旅行,在大自然中感悟生命的力量,總之,要學會做些調(diào)整和改變,首先你自己要改變抱怨的情緒,要去嘗試建立更為優(yōu)質(zhì)的夫妻關系,不能對抗抵觸,只會傷害的更厲害。
以上僅僅是建議,祝您的孩子越來越棒,家庭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