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青囊奧語》13
 

我刻意用了楊筠松《青囊奧語》的回顧,再次提到了「說五星,方圓尖秀要分明」句,這句話本來說的是山的形態。

 

沈竹礽在《地理辨正抉要》中的注解為:

 

  「方指土言,圓指金言,尖指木言,秀指水言。五星中不言火者,因火須在發脈處,穴上見之即作兇論。形局雖如是,然仍以玄空山水兩盤,察其飛星若何,然後能定生剋也。姜注拘泥山龍形體,失之甚矣。」


  《地理辨正抉要》是沈竹礽就明末清初蔣大鴻《地理辨正》一書中所輯錄唐.楊筠松《都天寶照經》、《青囊奧語》、《天玉經》和五代後梁.曾文辿《青囊序》的注解。

 

上述的都是研習三元玄空風水不可不讀的文章,一方面是楊、曾二人對風水理論的論述,另一方面得蔣大鴻承先啟後地披露、沈竹礽進一步的大膽揭秘,好讓我們能容易明白和發展三元玄空風水理論,都是功德不少。

 

作為題外話,這裏有兩個爭議的地方:


一、 有很多人將「辿」誤作「遄」,甚至誤以為「迪」。

 

查《江西通志.方技》載有:「曾文辿,雩都崇賢裏人。

 

師事楊筠松,凡天文讖緯、黃庭內景之書,靡不根究,尤精地理。

 

梁貞明間,至袁州萬載,愛西山之勝,謂其徒曰:『死葬我於此。』卒。

 

如其言。後其徒忽見於豫章,歸啟其棺,無有也。」

 

此外,《四庫全書》中在《青囊序》和《青囊奧語》的「提要」中有:「臣等謹案《青囊序》一卷、《青囊奧語》一卷。

 

《青囊奧語》舊本題唐.楊筠松撰,其《序》則題筠松弟子曾文辿所作。

 

相傳文辿贛水人,其父求已,先奔江南節制李司空,辟行南康軍事。

 

文辿因得筠松之術,後傳於陳摶,是書即其所授師説也。」

 

文中「陳摶」,字圖南,宋太宗初年,賜號「希夷先生」。

 

二者都以文辿為曾的名字。


二、 很多人都將《青囊序》排在《青囊奧語》之前,給人一個錯覺,以為前者是後者的「序言」。

 

其實,《青囊序》是《青囊奧語》的引伸,比《青囊奧語》還要長,就算不論傳承,按著作年代的話,也應該排在《青囊奧語》之後。


所謂「山形在地星在天」,天上有星,地上感其氣而有峰,所以楊筠松在《撼龍經》中稱之為「星峰」。

 

沈氏以「土方、金圓、木尖、秀水」來形容四種不同山的形態,而只是以「火須在發脈處」來描述火形的山體。

 

沈氏對山形的描述沒有錯,只是太側重理氣,很容易給人家誤解他只懂理氣,不懂巒頭。

 

須知巒頭不真,理氣無用,三元玄空講求巒頭與元遠的配合,二者不可或缺。

 

在注解《都天寶照經.下篇》時,沈竹礽充分表現了對巒頭的認識。

 

然而,《都天寶照經》不完全是一本講巒頭的書。

 

到這裏,也許讀者會問,文章的題目不是說三吉、五吉嗎?

 

為什麼轉到講巒頭呢?

 

  楊筠松有關巒頭的著作,流傳到今天的有《撼龍經》和《疑龍經》。

 

文淵閣《四庫全書》的版本比較零亂,反而不及廖平注解的版本來得有條理。

 

據臺灣鐘義明《中國堪輿名人小傳記》載:「廖平,字秀平,生於清咸豐二年,光緒六年進士,曾任成都國學院院長。」

 

《撼龍經》中講到垣局、星峰、剝換、來脈和羅城等不同方面的巒頭知識,其中提到貪狼峰,有這樣的介紹:「貪狼自有十二樣,尖圓平直小為上;欹斜側石倒破空,禍福輕重自不同。」

 

而且進一步說明「平地卓然頓起筍,此是尖貪本來性。圓無傾斜四面同,平若臥蠶在高嶺。

 

直如決脊引繩來,小似筆頭插高頂。五者方為貪正形,吉兇禍福要詳明。

 

欹是崩崖破是坼,斜是邊有邊不同。側是面尖身直去,空是巖穴多玲瓏。

 

倒是飛峯偏不正,七者未是貪狼龍。」

 

原來貪狼十二形中,尖圓平直小為吉形,其中尤以竹筍般挺秀的山峰為貪狼的正形。

 

這種形態的山峰,楊公定義為木形的山峰,所以有「貪狼木」的稱謂,但並不等於九星中貪狼的五行屬性為木;

 

同時,楊公以北斗七星(即大熊座)「斗魁」中的第一星「天樞」為對應星。

 

這也就是沈氏「尖指木言」的由來。


《撼龍經》中有關巨門的描述如下:

 

「巨門星峰覆鐘釜,鐘釜之分有何故。

 

鐘高釜矮事不同,高即為巨矮為輔。

 

二者雖然皆吉星,大小不容有差互。

 

巨門端嚴富貴牢,賦弼隨龍厚薄助。」

 

鐘的頂部和釜的底部都是有規律的圓形,故峰頂圓形的星峰為巨門峰。

 

文中「高即為巨矮為輔」只是說明高的、像鐘的挺秀山峰是巨門峰,矮的、像釜的是別的主峰的輔弼,不能說是左輔峰的主形。

 

楊公定義這種形態的山峰為金形的山峰,所以有「巨門金」的稱謂;

 

同時,楊公以北斗七星「斗魁」中的第二星「天璇」為對應星。

 

所以,沈氏所指的「圓指金言」實指巨門峰。


《撼龍經》中提到武曲的有:

 

「武曲尊星性端莊,纔離祖宗即高昂。星峰自與眾星別,不尖不圓其體方。」

 

文中「高昂」亦是指挺秀,峰頂方形是武曲的主形。楊公定義這種形態的山峰為土形的山峰,所以有「武曲土」的稱謂;

 

同時,楊公以北斗七星「斗杓」中第二星(即北斗七星的第六星)「開陽」為對應星。所以,沈氏所指的「方指土言」實指武曲峰。


沈氏「秀指水言」的說法不是太妥當。

 

若以水論,《撼龍經》在介紹文曲峰時指出:

 

「文曲正形似蛇行,此星柔順最高情。若作邪淫為撒網,形神恰似死鱔樣。」

 

楊公定義峰頂為蛇形的山峰為水形的山峰,故有「文曲水」的稱謂;

 

同時,楊公以北斗七星「斗魁」中的第四星「天權」為對應星。然而,文曲並非吉星。


  此外,《撼龍經》以「祿存土」、「廉貞火」、「破軍金」來定義不同形態的山峰,其中「祿存上形如頓鼓,下生有腳如瓜瓠」,「廉貞如何號獨火,此星得形最高大。高山頂上生嵯峨。傘摺犁頭裂絲破」和「破軍星峰如走旗,前頭高卓尾後低。兩傍失險落坑陷,壁立側裂形傾欹。」

 

沈氏指出「火須在發脈處」一點兒也沒錯,因為山龍發脈的地方多是雄偉的崇山峻嶺,而這類山勢一般都是火形的廉貞峰,故有廉貞不作穴的說法,言其兇也。除非廉貞出脈,變而為貪狼、巨門或武曲等挺秀的山峰,始可作吉論。

 

正所謂「廉貞一變貪巨武,文武全才登宰輔。廉貞不作變換星,子身亂倫弒君父。」


  楊公既以北斗七星分別對應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和破軍,又以北斗七星旁的左輔星和右弼星來表示另外兩種山形。

 

左輔星常見而右弼星不常見。左輔的星峰和武曲的星峰相似,「武曲兩旁必生輔,不似他星變形去。左輔自有左輔形,方峰之下如卓斧。」

 

故左輔亦以方為主形,而右則無正形。


  由於挺秀的山峰多為貪狼、巨門和武曲,故楊公以此為「三吉」,而陪伴這三吉的多有輔弼,所以貪巨武連同輔弼便合稱「五吉」。

 

至於祿存、文曲和破軍一般都兇形惡煞,故連同不作穴的廉貞合稱為「四兇」。

 

然而,這是針對山的形態而言,並不是目下坊間所套用的如以蔡岷山為代表的廣東派玄空的「排龍訣」。

 

其口訣云:

 

龍對山山起破軍,破軍順逆兩頭分。

 

右廉破武貪狼位,疊疊挨加破左文。


破巨祿存星十二,七兇五吉定乾坤。

 

支兼干出真龍貴,須從入首認其真。

 

  各地地形不同,錯綜複雜,不辨來龍出脈,又怎能認定向首破軍兩旁的就一定是右弼和祿存呢?

 

以壬龍為例,圖示如下。

 


  「說五星,方圓尖秀要分明」正確的說法應該是要清楚辨別星峰的形態,入首以挺秀的尖(貪)、圓(巨)和方(武)等吉地立穴,這才符合楊公在《撼龍經》裏所提及的三吉、五吉。

 

  理氣中的九星也是以貪、巨、祿、文、廉、武、破、輔、弼為名,在某種程度上說,與巒頭中的九星峰沒有什麼直接的關連。理氣上的九星,實際上是《洛書》九宮的應用,分別為坎水、坤土、震木、巽木、中土、乾金、兌金、艮土和離火。

 

既然沒有直接的關連的話,那麼為什麼坊間還以貪(一)巨(二)武(六)三吉為用呢?


  這要從後天八卦說起。沈竹礽在《沈氏玄空學.論羅經》中答曾廉泉三易之用一節中說:「《易》之用在後天,關鍵在二、八易位。」

 

如果將《洛書》九宮稍為整理一下,不難看到二、八易位的意思。


  二、八易位之後,艮八變為二,坎仍為一,乾仍為六。

 

艮、坎、乾分別代表北方的三個方向,由原來的三白變成為貪巨武,與奇門應用中的艮方生門、坎方休門和乾方開門,合稱「三吉門」不約而同。

 

然而氣有旺衰之時,總不能永遠都是吉、或永遠都是兇。
 
 
 
坤壬乙   巨門從頭出;

          艮丙辛   位位是破軍;

          巽辰亥   盡是武曲位;

          甲癸申   貪狼一路行。

    這里道出了玄空挨星化氣的十二個字,另外十二個字請讀者參閱本章第三節之“玄空化氣”。

          左為陽   子癸至亥壬;

          右為陰   午丁至巳丙。

    子癸至亥壬者,從亥壬子癸的方向左旋是也,故為陽局。從巳丙午丁的方向右旋即為陰局。與前篇“陽從左邊團團轉,陰從右路轉相通”同理。

          雌與雄   交會合玄空;

          雄與雌   玄空卦內推。

    這兩句一方面論述了陰陽順逆的問題,雌雄即陰陽之意;另一方面也提到了玄空一詞,在向讀者說明這十二個字就是玄空挨星的口訣。不知認為它是什么兼向替卦口訣的大師們是從哪里撿來的“兼向替卦”這幾個字,還有聲有色的加上了不少佐料,本身是“甲癸申、貪狼一路行”卻變成了“子癸并甲申,貪狼一路行”。

          山與水   須要明此理;

          水與山   禍福盡相關。

    玄空之法要講究山與水的配置,該砂的時候要砂,該水的地方要水,這就是零正的應用。

          明玄空   盡在五行中;

          知此法   不須尋納甲。

    這里再次強調了玄空的應用,也再次證明了前邊的十二個字本身就是玄空挨星口訣。

          顛顛倒   二十四山有珠寶;

          順逆行   二十四山有火坑。

    顛倒順逆,乃玄空挨星之法也。即陽局順排,陰局逆布之意。

          認金龍   一經一緯義不窮;

          動不動   直待高人施妙用。

    這兩句重復強調玄關一竅的意義,在《青囊序》中已經闡述過金龍動不動的問題,此不贅述。

          第一義   要識龍身行與止。

          第二言   來脈明堂不可偏。

          第三法   傳送功曹不高壓。

          第四奇   明堂十字有玄微。

          第五妙   前后青龍兩相照。

          第六秘   八國城門鎖正氣。

          第七奧   要向天心尋十道。

          第八裁   屈屈流神認去來。

          第九神   任他平地與青云。

          第十真   若有一缺非真情。

    以上十句論述巒頭形法。巒頭為本,理氣為末,任何理氣的應用都離不開巒頭本意。理氣離開了巒頭,就好象秤離開砣一樣,沒有了作用。巒頭者,龍穴砂水也。

        明倒杖   卦坐陰陽何必想;

        識掌模   太極分明必有圖。

    這里提到了葬法與穴法,請讀者參閱有關七十二倒杖法與穴形穴法的資料,因其內容太龐雜,筆者在此不多贅述。

          知化氣   生克制化須熟記;

          曉高低   星峰須辯得玄微。

          鬼與曜   生死去來真要妙;

          向放水   生旺有吉休囚否。

    這里重復強調了玄空化氣星訣的應用,向放水即論水神進退之法。

          二十四山分五行,知得榮枯死與生;

          翻天倒地對不同,其中秘密在玄空。

    翻天倒地與前面的顛顛倒同理,都是指化氣飛星的陰陽順道而言。

          認龍立穴要分明,在人仔細辯天星;

          天星既辯穴何難,但把向中放水看;

          從外生入名為進,定知財寶積如山;

          從內生出名為退,家內錢財皆盡費;

          生入克入名為旺,子孫高官盡富貴。

    這里重點闡述依水論運之用法,即水神的進退,生入克入為進神,生出克出為退神。具體之法筆者在“論水神進退”章節中有詳細說明,請讀者參閱。

          脈息生旺要知因,龍歇脈寒災禍侵;

          縱有他山來救助,空勞祿馬護龍行。

    經文在這里提到了脈息生旺的問題,脈息即為龍脈,就是指龍脈的旺衰程度。脈息的旺衰,首先要確定其來山來龍的宮位何在,以其宮位之后天卦氣定來龍之五行。如兌宮來龍屬金、坤宮來龍屬土、離宮來山來龍屬火之類。然后看玄空化氣之飛星是何星飛到此宮位,飛星生宮位五行者為生龍,吉;飛星與宮位五行比和者為旺龍,吉;宮位五行克飛星五行者為財龍,龍氣雖不旺而可用,小吉;若飛星之五行克宮位五行者,為鬼龍,或叫煞龍,兇而不可用;宮位五行生飛星五行者泄氣為囚龍,即龍氣被泄而休囚之意,無氣之龍斷不可用。

    這里論龍脈旺衰之法,是筆者的家傳秘技,今毫無保留的奉獻給讀者,望朋友們珍惜之。

          勸君再把星辰辯,吉兇禍福如神見;

          識得此篇真妙微,又見郭璞再出現。

    經文之結尾還在一直強調星辰問題,星辰也即玄空之飛星與元運之飛星,可見其重要性。

    在此,這篇古典經文就算注解完畢,由于筆者水平有限、學識淺薄,在注解過程中錯誤之處在所難免,請讀者朋友見諒!
 
玄空大卦與挨星法
2009-02-03 20:53
傳統風水之,博大精深,玄奧難讀,令人困惑!富有玄秘色彩。清蔣大鴻撰《地理辨正》選定《青囊經》《青囊序》《青囊奧語》《天玉經》《都天寶照》等五篇為風水正經。尊楊筠松為風水宗師。自此而后,誘惑不少的學者,篤志探求,爭相注解,各說其是,形成了豐富多彩的風水文化。
  1. 挨星是什么?

《天玉經》曰:“惟有挨星為最貴,漏泄天機秘”。“挨星”的珍貴價值,在于其中有“天機”之秘存在。
《天玉經》又說:“時師不識挨星學,祗作天心摸”。這里明白表述,“挨星學”與“天心學”不同,“天心”指“天心正運”九宮飛在布之法。
“挨星”二字只在《天玉經》經文中出現過這兩次,其他四經中均未見明文。“挨星究竟是什么呢?蔣大鴻注《天玉經》中“天地父母三般卦……”時說:“曰天地,曰東西,曰父母,曰玄空,曰挨星,異名而實同,若于字義屑屑分疏則支離矣”。其中提到“挨星”與天地東西父母玄空等是“異名而實同”。這里,陳政儒《堪輿正經》卻毫不客氣,似有抵觸地說蔣大鴻之說是“胡說八道,非楊公之旨”。但陳先生未說蔣大鴻之說錯在哪里?使讀者難免困惑!只用空槍(腔)作戰斗,不以實彈(談)攻堡壘,問題怎能得到解決?再讀其《堪輿正經》自序曰:“但因忠實于經文之故,三般卦之具體排列方法即挨星訣之完整解析未予徹底披露,這一點希望讀者原諒”。可見陳先生沖動之言,不是說蔣大鴻說錯,而是蔣大鴻說得太露骨,將“父子雖親不肯說”的楊公之旨違背了。可見陳先生體現了“忠實于經文之故”的沖動!也不知是否?
從《天玉經》“時師不識挨星學,祗作天心摸”之句,可證“挨星”之法與“飛星”之法不同,后世學者將挨星與飛星混為一談了。
蔣大鴻為什么不注《青囊奧語》?讓其弟子姜汝皋作注。據《從師隨筆》所載,蔣授姜氏玄空口訣,與沈氏替卦飛星法同,蔣大鴻注《天玉經》開章即曰:“天玉內傳即青囊奧語挨星五行玄空大卦之理,楊公妙用止有一法,更無二門。”余疑蔣大鴻授姜汝皋以飛星法,未授挨星來搪塞應付一般學者。不注《奧語》,免使泄露吧?“飛星”是用三元九運,按九宮入中而順逆飛布之法,重在數之應用。“挨星”是二元八運,用先天八卦,陰陽正配,雌雄交媾,乾坤生六子之法,純以卦象為主,故名“玄空大卦”。又名“挨星”。乃是《天玉經》之法。
《說文》曰:“挨,擊背也”。即兩者有力的接觸,相互挨擾。風水家以“雌雄相交媾”名挨。或曰“抽爻換象”得出另一卦象,顯示出一星體,故名“挨星”。
今人肖啟宏《漢字世界》解釋“挨”字曰:“手拉與矣,請挨著,挨音通愛,愛的求索”。解得甚為鮮明得體,符合其意。用以釋“挨星”之名,嘆古人命名之妙也。
挨星法重在用卦,有多處提到“三般卦”之說,在《天玉經》中最為鮮明。在《都天寶照》中則不然。謂“八卦不是真妙訣,時師休把口中歌,敗絕只因用卦安,何見依卦出高官”。是鮮明地否定用卦方法的,蔣大鴻卻注為“八卦本是真訣,誤用則禍福顛倒……”。可見原意并非指“誤用”,而是明確否定。若是經文故作亂辭,更難使人理解。《都天寶照》明文是應用天地人三元之法。《天玉經》則明確屢見“三般卦” 之說,不見三元之論。此兩篇疑非一人所作,岵般豈能混同于三元之說?《都天寶照》又不見《四庫數術類》收載。

  1. 試論“三般卦”

“三般卦”究竟是什么具體內容?解者各據一詞,不知孰是?既名三般“卦”,當落實在“卦”上方合符前人命名的原意。不然難免有牽強附會之嫌。
《天玉經》中言“三般卦”者有:“東西父母三般卦,算值千金價。”“列看父母下三吉,三般卦第一。”“天地父母三般卦,時師未曾話。”“認得父母三般卦,便是真神路。”
《天玉經》中五次見得到“三般卦”問題,可見“三般卦”之重要。
什么是“三般卦”?
玄空飛星以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為三般卦。有以乾坤艮巽,子午卯酉為一卦,甲庚壬丙,辰戌丑未為一卦,總名三大卦或三般卦。有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為三大卦或三般卦。陳政儒先生說:“江東江西南北也叫“三般卦”。又說“三般卦”,“并非八卦中之任何一卦,而是一組卦,所以三般卦是三個不同的卦組”。同樣未作明確的解答。“以己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若舍《易》言卦,皆非正解。風水用卦,必有所宗。“父母三般卦”與乾坤生六子之說相一致。即是“翻天倒地對不同,秘密在玄空”。乾坤生六子,總共三十二卦,布滿二十四山,各有孟仲季之屬,非“三般卦:而何?
《說卦》第十章曰:“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謂之長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謂之長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離再索而得女,故謂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謂之少男。兌三索而得女,故謂之少女/“風水名家抽爻換象,雌雄交媾,即是父母三般卦之用。從“顛、顛、倒”之法落實而來也。正是乾坤生六子,子又生孫,一個排來千百個之法也。

  1. 論顛、顛、倒

《青囊奧語》曰:“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順逆行,二十四山有火坑”。可見“顛顛倒”當是大玄空挨星法排卦之原理。用此法來落實《青囊經》“八體宏布,子母分施,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一節,是用先天八卦為體,后天八卦為用的“八體宏布,子母分施”展現于二十四山的方法。
“翻天倒地對不同,秘密在玄空”。這兩名在《奧語》和《天玉》中均有明文出現。
挨星法涉及先天八卦,先天八卦是宋代的產物,唐楊筠松時焉有先天八卦?豈非附會?本來先天無形,不留文字。由楊公傳曾文迪,曾文迪傳陳搏,陳搏傳穆修伯長,穆修伯長傳李挺之,李挺之傳邵康節。邵康節始會之于世,然后朱熹表而出之。風水家至今仍秘而不宣,隱為絕密。好在《周易、說卦》早有“八體宏布,子分施”之《青囊經》明文,和乾坤生六子的抽爻換象極據。其淵源之古遠可知。
“天地定位”一名,是指《先天卦圖》乾南坤北,之定位。乾居午中,坤居子中,坤值羅經后天坎卦壬子癸之位。定位既明,然后進行“翻天倒地”即是將先天八卦中乾卦為天翻過來,將先天八卦中坤為地倒過去。(倒音道)。這就完成了“顛顛倒”中前面“顛顛”二字訣,還剩下一個“倒”字訣了。“倒”是倒地平臥之式。將乾坤二卦臥地相重。先天坤位即后天坎宮,羅經壬子癸三山,一爻占一山。進行乾坤交媾,抽爻換象,陰陽互換,一山各得一卦,叫做玄空大卦。
先天乾位即后天離宮,羅經丙午丁三山,坤乾二卦,三爻倒地平臥對準三山,一爻占一山,進行坤乾交媾,抽爻換象,陰陽互換,一山各得一卦,叫做玄空大卦,或挨星法。
于是壬得艮,子得乾與坎,癸提震。
于是丙得兌,午得坤與離,丁得巽。
以上是“天地定位”之式。尚有“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三式。均如第一式之抽爻換象法。“八體宏布,子母分施”不難也。
以上四圖,乃雌雄交媾之理,完成《青囊經》“八體宏布,子母分施”。和《青囊序》曰:“先天羅經十二支,后天再用干維。八干四維輔支位,子母公孫同此推。”此即玄空挨星之演排方式也。先天為體,后天為用,當運則為珠寶,失運則為火坑。這里只講“三般卦”排布之原理。一二三四宮皆是乾坎艮震四陽卦之組合。六七八九宮皆是巽離坤兌四陰卦之組合。“江東一卦從來吉,八神四個一”,一為陽。“江西一卦排龍位,八神四個二”。二為陰也。《天玉經》曰:“分卻東西兩個卦,會者傳天下。”在具體實施應用中,有其理化與形象之活用變化,則非我所知。當另尋明師。

  1. 論動不動

《青囊序》曰:“先看金龍動不動,次察血脈認來龍”。大地本來平靜,唯有河水在不停地流動。即是“入玄空六法按人為運星入中布盤,逢五為金龍之說也。即見山水之運處,具體屬於什么位置?《青囊奧語》曰:“認金龍,一經一緯義不窮。動不動,直待高人施妙用”。實際上金龍是指四大水口。《天玉經》曰:“辰戌丑未叩金龍,動得不不窮”。“叩”推敲叩問之意。辰戌丑未取天文黃道十二宮中二十八宿。辰宮、亢金龍、戌宮婁金狗、丑宮牛金牛、未宮鬼金羊、四金宿、以流水河流如龍,故曰金龍。然則“認金龍”何以提到“一經一緯”之事呢?羅經只言經未言緯,這里卻全用“一經一緯”。是言玄空排卦之法。是以先天八卦為經,動出后天八卦為緯,豎為經橫為緯,先天八卦為體,動出后天八卦排入二十四山為用。不用則不動,用則動,在於高人測定龍山向水而用之,排出玄空挨星以量之。
例如:河流出丑山,用一經一緯之法如何測排其挨星呢?因丑艮寅三山,丑艮寅是橫臥之式,是緯。先天屬震卦,“翻天倒地”,動震卦上爻成離,為經。倒地在丑位排離,成為后天離卦也。其數九。故知丑為玄空大卦之“離”。真是天下諸書對不同了。
五、《奧語》臆測
《青囊奧語》曰:
坤壬乙,巨門從頭出。
艮丙辛,位位是破軍。
巽辰亥,盡是武曲位。
甲癸申,貪狼一路行。
左為陽,子癸至亥壬。
右為陰,午丁至巳丙。
雌與雄,交會合玄空。
雄與雌,玄空卦內推。
《欽訂四庫全書,數術類》提要云:“坤壬乙,巨門從頭出一節。歷來注家罕能詳其起例。”可見確是風水文化中一大難題。
清蔣大鴻《地理辨正》雖編用了《奧語》,但他又未注解《奧語》。用其“自置甚高,不可一世”(蔣大鴻評語)的高徒,姜汝皋之《奧語》注解完成全書。姜注曰:“坤壬乙,未盡巨門,而與巨門為一例。艮丙辛,未盡破軍,而與破軍為一例。巽辰亥,未盡武曲,而與武曲為一例。甲癸申,未盡貪狼,而與貪狼為一例。此中隱然有挨星口訣,必待真傳乃可推測而得。”只是隨文敷衍,圓滑巧詞,終未作出具體解釋,更務玄其說“必待真傳乃可推測而得”來掩蓋以了之。張心言《地理辨正疏》用先天六十四套二十四山,發揮姜汝皋之注。其中“巽辰亥,盡是武曲位”一圖,謂辰宮有履,實際履在巽宮。又說巽宮有大畜,實際大畜在巳宮,明顯不符,錯位太大,不合《奧語》原意可知。同時《奧語》并未應用六十四卦,只有二十四山的明文。從原文中提到北斗星名貪狼巨門,雌雄,左為陽,右為陰等,可見其學理當源于在天文學。
讀《淮南子,天文訓》曰:“北斗之神有雌雄,十一月始建於子,月徒一辰,雄左行,雌右行。五月合午謀刑,十一月合子謀德。太陰所居辰為厭日不可以舉百事。堪輿徐行,雄以音知雌,故為奇辰”。《奧語》就很像從此一學理發展而來。
滿天星斗,茫茫無際,古人知道選定形像奪目的北斗星為綱,加上左輔右弼,納入九宮,契合八卦,建立玄空大卦挨星學。“北斗”。
第一星名天樞,為貪狼,配坎卦一宮。
第二星名天璇,為巨門,配震卦三宮。
第三星名天璣,為祿存,配震卦三宮。
第四星名天權,為文曲,配巽卦四宮。
第五星名玉衡,為廉貞,配中宮五宮。
第六星名開陽,為武曲,配乾卦六宮。
第七星名搖光,為破軍,配兌卦七宮。
第八星名輔星,為左輔,配艮卦八宮。
第九星名弼星,為右弼,配離卦九宮。
“北斗之神有雌雄”者,九星有陰陽之分和陰陽之行。建子之月為冬至一陽生,左行六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名“雄左行”。建午之朋為夏至一陰生,右行六辰,即午未申酉戌亥,名“雌右行”。左為陽,右為陰,從北斗運行原理而來。《青囊序》曰:“先天羅經十二支,后天再分干與維,八干四維輔支位,子母公孫從此推。”可見羅經以十二支為主干,也是從北斗運行十二辰為根據的。
《奧語》“坤壬乙,巨門從頭出”巨門屬坤二。“艮丙辛,位位是破軍”,破軍屬兌七。兩者即是《河圖》二與七合火,屬《洛書》坤二與兌七。“二七同道”也。
“巽辰亥,盡是武曲位”,武曲屬乾六。“甲癸申,貪狼一路行”貪狼屬一坎。兩者即是《河圖》一與*合水,屬《洛書》坎一與乾六。“一六共宗”也。
然則九宮八卦二十四山,元運交織,當明其條理落實,自有條理可尋。從“三元”而論,有上中下三元,與天地人三元之交織。一二三宮為上元,四五六宮為中元,七八九宮為下元。此上中下三元也。
有天地人三元:即子午卯酉,乾坤艮巽為天元。甲庚壬丙,辰戌丑未為地元。乙辛丁癸,寅申巳亥為人元。此天地人三元也,是羅經二十四山,三元排位之說。
“坤壬乙,巨門從頭出”者,“坤壬乙”值一二三宮,屬上元。進一步落實,則坤為天元,壬為地元,乙為人元。然則何以取用“巨門”呢?是按《羅經》二十四山,坤值坤宮坤卦中爻,屬陰爻,屬天元。壬值坎宮坎卦初爻,屬陰爻,屬地元。乙值震宮震卦上爻,屬陰爻,屬人元,天地人三陰爻,挨成坤卦,坤為巨門。故曰:“坤壬乙,巨門從頭出”。

天元— —坤天元
人元— —乙人元
地元— —壬地元
巨門
“艮丙辛,位位是破軍”者,“艮丙辛”值七八九宮,屬下元。進一步落實,則艮為天元,丙為地元,辛為人元。然則何以取用“破軍”呢?是按《羅經》二十四山,艮值艮宮艮卦中爻,屬陰爻,屬天元。丙值離宮離卦初爻,屬陽爻,屬地元。辛值兌宮兌卦下爻,屬陽爻,屬人元。天地人三爻,按陰陽挨成兌卦,兌為破軍,故曰“艮丙辛,位位是破軍”。

天元— —艮天元
人元—— 辛人元
地元—— 丙地元
破軍
“巽辰亥,盡是武曲位”者,“巽辰亥”值四五六宮,屬中元。中五無卦,故寄五于辰,辰支亦數五。進一步落實,則巽為天元,辰為地元,亥為人元。然則何以取用“武曲”呢?是按《羅經》二十四山,巽值巽宮巽卦中爻,屬陽爻,屬天元。辰本當排中五宮,中五無卦,寄辰宮,屬陽爻,“倒排父母蔭龍位”,龍位即“辰”位,抽爻換象得乾艮二卦,故中五寄辰屬陽爻,屬地元。亥值乾宮乾卦陽爻,屬人元。天地人三陽爻挨成乾卦,乾為武曲。故曰“巽辰亥,盡是武曲位。”

天元——巽天元
人元——亥人元
地元——辰地元
武曲
“甲癸申,貪狼一路行”者,“甲癸申”值一二三宮,屬上元。進一步落實,則甲為地元,癸為人元,申為人元。然則何以取用“貪狼”呢?按《羅經》二十四山分八宮,甲值震宮震卦初爻,屬陽爻,屬地元。癸值坎宮坎卦上爻,屬陰爻,屬人元。申值坤宮坤卦初爻,屬陰爻,屬人元。天地人三元缺天元,多人元,以人元代天元,寓人能代天之義。三元挨成一震卦,震為路,為行,貪狼為北斗第一星,故曰“甲癸申,貪狼一路行”。己寓打劫之用。蔣大鴻《青囊經》注曰:“數雖起一,而用實首震”即此。

天元— —申人元代天元
人無— —癸人元
地元—— 甲地元
貪狼

  1. 星打劫臆說

北斗七星打劫之法,前人都說得神秘,又各有其說,不知孰是?其源出自《天玉經》中,僅此原文而來。
識得父母三般卦,便是真神路。
北斗七星去打劫,離宮要相合。
按經文提示“識得父母三般卦,便是真神路”。可知此潮用“父母三般卦”,是大玄空之法。“打劫”之意,是搶劫,搶劫當是搶劫財物,并非能劫未來之氣。山管人丁水管財,這是風水判斷的基本理法。合得七星的劫之局,有速發或暴發之驗。
道理很簡單,既名“北斗七星去打劫”,即離去,要與本宮相合,合十,合五,合十五,自有程度不同,總之要取舍。本宮即貪狼。甲癸申,貪狼一路行。為震卦,震數三,與兌數七破軍合十。所用的卦,震數三,與兌數七破軍合一。所用的卦,不是羅經上的卦,而是抽爻換象雌雄交媾所得的三般卦。故曰:“識得父母三般卦,便是真神路”。
風水文化豐富多彩。流傳古笈甚多,難得盡讀,晉郭璞《葬經》,楊筠松《撼龍經》《疑龍經》。蔣大鴻《地理辯正》各家注解,讀而求通。殊非易事。
山川雖有形,而形巒變化無窮,欲求其萬變不離其宗的主旨變要領,亦難也。理氣取法八卦九宮,干支星度,錯雜變化,眾說紛紜,亦難定于一而信無偶也。挨星誠為《天玉》一說,蔣大鴻雖得無極子傳授,亦不敢直解《奧語》,令其弟子姜汝皋經圓滑的文筆敷衍應付而去,誠屬風水師不解之大秘!怎能改字就意?壟斷楊公真傳呢?
膚見如此,切盼不吝教正!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試論玄空大卦與挨星法
著名風水典故《地理辯正竭隱》中記載的都天寶
九星翻卦運用方法
地學鐵骨秘
寶照經上篇 (蔣大鴻注)
風水立向法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犍为县| 灵川县| 新沂市| 南阳市| 来凤县| 荆州市| 得荣县| 余干县| 牙克石市| 涡阳县| 常熟市| 巫山县| 中山市| 江北区| 资阳市| 崇义县| 光山县| 沽源县| 定结县| 霞浦县| 嫩江县| 中江县| 湟源县| 即墨市| 合阳县| 马边| 故城县| 梅河口市| 沙洋县| 慈利县| 澄迈县| 渑池县| 桃源县| 彭山县| 荥经县| 海南省| 西林县| 开平市| 苍梧县| 新乡市| 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