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我們的推送才能繼續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里
不然的話你我就要相忘于江湖了??
詳情:醫療產業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北大醫療產業領軍人才研修2期
李振華教授是首批國醫大師,著名中醫脾胃學專家,從事中醫臨床與教學工作60余載,擅長應用脾胃學說治療內科雜病,總結出通過藥物性味歸經以及藥效應用與脾胃的生理、病理特點相結合的用藥大法。筆者有幸作為弟子跟隨李振華學習工作,蒙受教誨,受益匪淺。
李振華疏肝理氣、溫中健脾和胃法治療關格(慢性不完全性腸梗阻)效果良好,現總結如下。
慢性鼻炎以鼻塞、流涕為主要臨床表現,可伴見頭昏頭痛、兩耳閉氣、嗅覺障礙,包括現代醫學的單純性鼻炎、肥厚性鼻炎及萎縮性鼻炎三種。李振華教授常用下列幾方來治療。
內服方:加味蒼耳子散
【出處】《濟生方》
【組成】蒼耳子10克,辛夷10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黃芩10克,薄荷10克,川貝母(或浙貝母)10克,淡豆豉10克,菊花1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祛風開竅,活血通絡,對一般急、慢性鼻炎,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等均有效。
【加減】對于水氣者,可加黃芪20克,薏苡仁30克,茯苓15克;如有惡風畏寒等癥狀,可加桂枝6克;如早晨或有時鼻流黃色黏液、額部時痛,為風寒郁而化熱之兆,宜加連翹12克,金銀花15克(如果黃涕較多,可加生石膏15克和瀉白散,以增加清肺的作用)。
外用方
1、麝夷粉
【組成】麝香0.3克,辛夷1.2克。
【用法】二藥共研細粉,裝瓶密閉備用。每次取如綠豆大一小團,用藥棉包藥成棉球塞鼻。每次30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如兩鼻腔均不通氣,可交替塞藥。
【功效】適用于各類鼻炎。
2、鼻痔驗方
【組成】西月石10克,雄黃3克,冰片0.3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吸入鼻中,每日3~4次。
【功效】適用于慢性鼻炎兼鼻息肉(鼻痔)者。
3、月梔散
【組成】黑山梔30克,硼砂10克。
【用法】二藥共研極細粉,每次用藥粉如黃豆大,嗅入鼻中,每日4次。
【功效】適宜于慢性鼻炎有鼻出血者。
4、嗑鼻散
【組成】山奈30克,白芷30克,細辛10克,冰薄荷2克,鵝不食草30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面,貯瓶密閉備用。每次用少許嗑鼻,每天用3~4次。
【功效】適用于單純性鼻炎和肥厚性鼻炎,一般1~2周即可痊愈。
【加減】上方加入硇砂3克、枯礬10克,還可治療鼻息肉。
健脾補肺益衛,宣肺祛邪通竅法治療鼻淵
患者姓名:苗某 男 1987-08-09?
就診時間:2005-09-02
主訴:間斷性打噴嚏、流鼻涕6年余。
現病史:6年前,無明顯誘因始出現打噴嚏、流鼻涕,呈清稀狀,不伴有發熱、頭疼等。每逢感冒或天氣轉涼而復發,平素易感冒。多次求治于西醫治療,按“鼻炎”曾服用大量西藥(撲爾敏等),效果不明顯。今特請李老診治。現癥見:咽喉部疼痛,打噴嚏,流清鼻涕,面色萎黃,氣短乏力,動則尤甚,飲食可,二便正常。舌質:舌體胖大,舌質淡紅。舌苔:苔白膩。脈象:沉脈,細脈
辨證分析:青少年患者,既往有哮喘病史10余年,長期患病,諸臟虛弱。肺臟虛弱,肺氣不足,衛陽不固,則易為外邪所犯,留滯鼻竅而為病。身體乏力,動則尤甚,舌體胖大,苔白膩,脈沉細,與哮喘病久致肺、脾等臟虧虛有關。
方名:通竅鼻淵方加減
組成:黃芪25g,西洋參10g,蒼耳子10g,辛夷10g,薄荷6g,桔梗10g,白術12g,川牛膝15g,焦山楂12g,焦神曲12g,焦麥芽12g,木瓜18g,茯苓15g,生苡仁30g,白芍15g,陳皮10g,砂仁8g,防風4g,甘草3g
用法:14劑,每日一劑,水煎
醫囑:清淡飲食,忌生冷、辛辣油膩之物。注意避風保暖,預防感冒。
按語:
方中黃芪、西洋參補氣養陰,益衛固表治其本;蒼耳子、辛夷通利鼻竅,為治療鼻淵之要藥;桔梗合薄荷以宣肺利咽;哮喘病久致脾胃虧虛,故予白術、茯苓、生苡仁,砂仁、陳皮、木瓜、焦三仙健運脾胃,理氣化濕,燥濕溫中,調理中焦;川牛膝合白芍可補益肝腎,平抑肝陽;本病日久,肺衛氣虛,衛外不固,故配伍防風合黃芪、白術為玉屏風散以固表,甘草調和藥性。
鼻炎除了鑒別和治療外,還要重視預防。鼻炎的發作是否,關鍵和人體的正氣有關,《黃帝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平時應該注意清淡飲食,少食辛辣油膩性食物,戒煙限酒,多注意鍛煉身體,快走就是很好的運動方式,對強壯心肺有益,建議每周運動不低于三次,每次不低于30分鐘。
在這里再教大家一個國醫大師李振華李老師常用的預防感冒、鼻炎的保健操。
揉捏鼻部:用手指在鼻部兩側自上而下反復揉捏5分鐘,然后輕輕點按迎香和上迎香各1分鐘。
推按經穴:先用拇指交替推印堂50次,然后用大魚際從前額分別推抹到兩側太陽穴處1分鐘,按揉手太陰肺經的中府、尺澤、合谷各1分鐘,最后按揉風池1分鐘。
提拿肩頸:用手掌抓捏頸后正中的督脈經穴,以及背部后正中線兩側的經穴,自上而下,反復4~6次。再從頸部向兩側肩部做提拿動作。重點提揉肩井穴,做3分鐘,按揉肺俞穴1分鐘。
揉擦背部:用手掌在上背來回摩擦按揉,感覺到皮膚透熱時為度。
注意:以上按摩手法每天做1次,10天為一個療程。
中醫的特點就是辨證論治和整體觀念,鼻炎除了需要辯證治療外,還需要和整體相聯系,特別是和肺密切相關,總之治療慢性鼻炎多從肺入手,如肺氣虛用補肺湯或玉屏風散 。
在臨床中鼻炎多是由于感冒后治療不徹底而引起的,所以鼻炎提早治療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