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為水蛭科動物螞蟥,水蛭及柳葉螞蟥的干燥體,夏秋季捕捉,用沸水燙死,曬干或低溫干燥。本品氣微腥,以體小、條整齊,黑棕色,無雜質者為佳,生用或用滑石粉燙后用。
【別名】馬蛭、麻黃蜞、馬蟥、馬鱉、紅蛭、肉鉆子、水麻貼
【性能】咸,苦,平,有小毒。歸肝經。
【功效】破血逐瘀,通經。治蓄血,癥瘕,積聚,婦女經閉,干血成癆,跌撲損傷,目亦痛,云翳。
【應用】一般用1.5~3g,因其所含水蛭素,遇熱及稀鹽酸易被破壞,故入丸散或研末為宜。
血瘀經閉,癓瘕積聚,跌打損傷:本品咸苦入血,破血逐瘀力強,能夠通經,消癓,療傷。治經閉,癓瘕,常配用破血逐瘀藥,如:桃仁,虻蟲等等。治跌打損傷,可配蘇木,自然銅等活血療傷藥。
【用藥注意事項】孕婦,體弱血虛,有出血傾向者禁用,月經過多者忌用。
【現代研究】本品含有蛋白質,肝素,抗凝血酶,新鮮水蛭唾液中含有一種抗凝血物質為水蛭素,此處還含有鈉、鉀、鈣等多種微量元素。有抗血栓,防血栓形成,抑制纖維蛋白原轉化為纖維蛋白,并可抑制凝血因子的活性,抑制血小板活性等作用。并有降脂,改善循環,增加心腦血流量及供氧。
【附方】《傷寒論》抵當湯:水蛭(熬),虻蟲(去姻、足,熬)各30個, 大黃48克(酒洗),桃仁20個(去皮、尖、雙仁)。主治:破血祛瘀。下焦蓄血所致的發狂或如狂,少腹硬滿,小便自利,喜忘,大便色黑易解,脈沉結,及婦女經閉,少腹硬滿拒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