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也是有感情的,用心和不用它能感覺的到,所以不按量化標準只靠感覺做菜的我,時而五星大廚,時而黑暗料理。還好,每次做面的時候都超走心,做出來的沒怎么失敗過。
作為一名北方人,我是偏愛面食的。
爸媽以面粉為原料能做出很多種面食,燴面、手搟面、刀削面、餃子、各種家常餅、疙瘩湯等等;最招牌的是老媽的攤雞蛋餅和蒸面條,爺爺奶奶、表姐表哥很多親戚都知道。
畢業(yè)之后,離家遠,不容易吃到老媽的做的飯了,嘴饞時把雞蛋餅領悟?qū)嶒灣鰜恚⑶覕U展出了其他做法,最近才開始嘗試做蒸面條,因為沒有蒸鍋,所以用了另外一種做法——燜,又叫燜面。
以下介紹的菜譜是經(jīng)過多次驗證,朋友同事都說味道贊贊噠~~
食材:
面條(新鮮的寬面或粗面,根據(jù)個人喜好都可以,絕對不可以是干巴巴掛面)
五花肉(最好是有肥肉)
豆角(短豆角,一根大概10~20cm長,下面有配圖)
土豆(提升面口感的必備材料)
生抽、老抽、食用油、鹽、糖、醋
做法:
一、準備食材:
1)五花肉洗洗切片,不宜太薄,肥瘦分開,如下圖
2)豆角洗凈、手動分成小段(盡量買嫩一點的)
3)土豆洗凈,切段
二、開始
1、鍋里少放一些油,把切好的肥肉先放鍋里,逼出油(這樣肥肉不膩,而且逼出的油接下來炒菜比較好吃)。目測肥肉的油被逼出之后放瘦肉,倒入適量白糖,不斷翻炒至肉顏色微變。
2、炒好的肉撥到鍋的一邊,另一邊倒入準備好的豆角,單獨翻炒一邊的豆角直至顏色有變化后和肉混合在一起翻炒。(因為我比較懶,你也可以把肉拿出來再倒入豆角,豆角不直接倒在肉上面這應該是常識)
3、炒好的肉和豆角加入適量生抽、老抽、白糖、一顆八角,翻均后加入熱水沒過菜1cm,再加入切好的土豆,大火燉5~8分鐘左右。(一定要燉一會,把味道收到湯里面,為下一步燜面做好的準備)
4、燉好后,嘗一下湯的味道,還可以加點鹽辣椒粉等等調(diào)味,最關鍵的是放一點點醋,味道ok后,將燉好的湯倒出一小碗,留下的湯不要沒過菜。在菜中間撥出一個缺口(跟著菜譜學的,容易后面面燜的均勻)
5、將面均勻的鋪在周圍的菜上面,蓋上鍋蓋小火開始燜。一定要注意,是小火,而且中間要用筷子撥撥看面下面的菜有沒有粘鍋,要適當?shù)谷胫邦A留的湯汁,如果一不小心菜聞到糊味也沒關系,速度加湯,最多也就是犧牲貼著鍋的一層菜而已。
6、面條顏色從白白的看著有些透亮之后差不多就熟了,也可以嘗一嘗,這時候關掉火,倒入少量預留的湯汁,把面和菜拌一拌(如果糊鍋底了,就小心拌),拌均后,再大火1~2分鐘逼走多余的水分(如果最后湯沒了這一步可以省去了)
7、出鍋,看起來有沒有很好吃呢
關鍵點get:
1、一定加入土豆,燉后的土豆都化了附在面上,面有沙沙的口感。
2、可以根據(jù)個人口味加入芹菜啊香菜啊小蔥啊等等,還可以放入超級辣,五花肉還可以換成小排。
3、喜歡可以多做幾次呢,總會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