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東漢末年分三國,轉眼間一統歸晉。本以為此時可享萬世太平,然而晉武帝沉于酒色,廣封諸侯,還選了個白癡繼位,這晉朝想不完都不可以了,這不晉武帝沒死多久,八王之亂就開始了。正文開始前,先講一下晉惠帝司馬衷的趣事,大家也評價一下,這位爺兒是不是個白癡。
話說有這么一天晚上,司馬衷跟下人在花園中玩耍,突然就聽到“呱呱呱”的叫聲,不絕于耳。他覺得很有意思,就問宮女,“這是什么東西在叫?”小宮女自然不敢隱瞞,照實回答:“是蛤蟆叫。”司馬衷想了一下又問道:“它們在這里叫個不停,是為公還是為私啊?”一下子把宮女難住了,這都什么問題?蛤蟆叫和公家私家毛關系啊!不過這宮女急中生智,趕緊說:“在公家之地的蛤蟆為公家叫,私家之地的蛤蟆為私家叫。”司馬衷非常滿意這個回答。
何不食肉糜
又有這么一年,某地鬧饑荒,餓死了不少人。大臣們就上書跟司馬衷說了此事。司馬衷常年在皇宮中,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腦袋也有點短路,自然是沒有見過饑荒,所以他非常奇怪。跟前來說事的臣子們說:“沒有飯吃,那這些百姓難道不知道做肉湯喝么?”這就讓大臣們十分的尷尬,大家相顧無言,只有呵呵了。
有這么一位皇帝,晉朝何愁不亂乎。司馬衷一登基,就沒有真正掌過權。先是楊駿,再之后就是皇后賈南風,最后就是各路王爺,最后也不得善終,怪只怪生在無情帝王家。
在這段時期,西晉王朝已經走到了末路盡頭,離傾覆只差幾根稻草,于是,妖后賈南風開始作了。這一作不要緊,直接引發了八王之亂,更造成了后世五胡亂華的亂世!
各位王爺們
這場叛亂,名為八王,實則更多,究其發生的原因,在下認為有兩點:第一,賈南風專權,第二則要怪到司馬炎的頭上。這位大哥在平了孫吳之后,便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全國上下兵力大減,最關鍵的是他認為曹魏之所以失敗,就是缺少宗室藩屏的保障,于是乎,廣封諸侯。建國之初,就封了二十七同姓諸侯王,以郡為國。最可怕的是,司馬炎還給了他們足夠的軍事政治權力,這就導致各地諸侯稱霸一方,軍政大權在手,這儼然算是小皇帝了。
八王之亂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上一篇文章中講到的賈南風專權的過程。從元康元年(291年)三月楚王司馬瑋進京殺楊駿開始到六月司馬瑋被殺為止。在這三個月中,重臣楊駿、衛瓘被殺,兩個藩王司馬亮、司馬瑋喪命。在這個過程中,賈南風表現出了極高的政治頭腦和手段,把此四人玩弄于股掌之中,假傳圣旨,借刀殺人,成功的掌控大權,威風一時。
賈南風雖然人不怎么樣,在政治上卻也還行,執政八年,社會雖然也亂糟糟的,但終究沒有出多大亂子。這時候她又要開始表演了。上回,我殺死兩個重臣,兩名王爺,天下人都沒敢說什么,哈哈這次我要把太子干掉!
賈南風雖然跟司馬衷結婚多年,但一直沒有孩子,而太子司馬遹是一位姓謝的才人所生,明銘伶俐,素有威望,據說,司馬炎之所以選司馬衷即位,其實是想把皇位傳給司馬遹。
賈南風心中非常不平衡,于是把妹妹的孩子要過來說是自己跟皇帝生的,然后陷害太子謀反,最終讓皇帝把太子給廢了,囚禁在金墉城。
八王之亂的第二階段正式開始。
賈南風的所作所為自然引得群臣大怒,可是敢怒不敢言,為啥,沒有權啊。但這時候一個人站出來了,他就是趙王司馬倫。大家不要覺得這個人似乎是個忠臣,能挽狂瀾于既倒,但事實上,這位趙王也不是什么好鳥。早些年鎮守關中,倒行逆施,導致羌族氐族叛亂,而他也無法平叛,只能被調回京城。不過此人十分乖巧,天天討好賈南風,那前途自然一片光明,吃了敗仗,不降反升。
太子被廢后,司馬倫領右軍將軍,掌控禁軍。此時,太子門人許超等為太子被廢而感傷,于是開始密謀廢賈后復太子之位。廢皇后需要兵權啊,他們就把眼光投向了貪功冒進而又掌握兵權的司馬倫。雙方一商量,可以啊。但是司馬倫耍了個心眼,他知道自己素來跟賈后走的近,縱然太子復位,估計也會拿自己下手,就在孫秀的建議下,稍微泄露了一點廢后復太子的計策,然后天天去勸賈南風殺掉太子。
賈南風自然不會想到這個天天來跪舔的司馬倫心眼有多毒,就把太子殺死了。司馬倫立刻以替太子報仇的名義起兵,廢賈后為庶人,把她囚禁在建始殿。然后把該殺的權貴先殺一遍,迎惠帝駕臨東堂,重新立后,并封司馬衷的弟弟淮南王司馬允為皇太弟。
司馬倫把軍政大權握在手中,廣封群臣,同時心中大喊:“天下終于屬于我了!”
可憐的司馬衷
司馬倫這么狂,自然引得其他人尤其是王爺們不滿。大家都姓司馬,憑啥你在這里耀武揚威的。頭一個跳出來的就是皇太弟司馬允。
司馬允在被立為皇太弟后,掌握了一部分禁軍,他性格沉靜剛毅,對司馬倫的所作所為很是不滿。后來,司馬允得知這位趙王也篡位,于是親率親率七百余死士直逼皇宮,打算先控制皇帝,結果沒攻進去,轉而進攻司馬倫的家屬院,把趙王殺死也可以。過程非常順利,把司馬倫困在花園中,只差一步就成功了,可惜這時候伏胤帶領四百名騎兵從宮中來到司馬允的陣前,手中舉著板子,說自己有皇帝詔書,特來幫助司馬允。皇太弟那叫一個高興了,連忙把伏胤請到面前,結果伏胤掏出短刀,一下子就把司馬允殺了。。。。。。
司馬允死后,這趙王可就加快了篡位的腳步。先是逼皇帝賜給他加九錫,然后又命人造了很多妖邪之說。反正就是各地神佛顯靈,甚至司馬懿都開始顯靈說神語,都言趙王怎么怎么樣好,當了皇帝怎么怎么樣能干。再之后,得一干小人相助,晉惠帝只能禪位了,司馬倫還假意拒絕幾次,然后極不情愿的當了皇帝。接下來就是封賞環節了,基本上全國每個人都要升官,平頭老百姓都有可能,結果這些官員帽子上的貂尾可就不夠了,只好那狗尾巴來充當,成語狗尾續貂即出自于此。
當皇帝不要緊,可就把其他的王爺氣壞了。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颙、成都王司馬穎這三位爺手握重兵,特別的不服,你能當皇帝,我們難道不行么? 三人兵合一處,將打一家,大軍浩浩蕩蕩殺向洛陽。
洛陽軍心大亂,左衛將軍王輿率七百多兵士從南掖門入宮,迎白癡皇帝復位。司馬倫失敗被擒,毒殺。可是,這并不是結束,司馬冏被封大司馬,加九錫,其他司馬氏王爺心中又開始不滿了。不久河間王司馬颙也想加九錫耍耍,就舉兵進攻司馬冏,洛陽城中的長沙王司馬乂舉兵響應,殺死了司馬冏。司馬颙和司馬穎又聯合討伐司馬乂,但司馬乂聰明的很,他直接把皇帝司馬衷押到戰場上,御駕親征,敵軍可是軍心渙散,眼看就要失敗了,這時候洛陽城內的東海王司馬越搞不清形勢,覺得司馬乂必敗,沒啥前途,就暗中把司馬乂抓起來了。
司馬穎得以入洛陽,把司馬乂放在火上燒死,然后自任丞相,兼任皇太弟,封東海王司馬越為尚書令。可是唯獨把尚在戰斗的司馬颙給忘了。司馬颙被雍州刺史劉忱圍攻,難以脫身,只好把在洛陽的大將張方召回,這位張大將臨行時,掠劫了洛陽宮中男女萬余人西去。途中乏食,又將這萬余人殺死,拌以牛羊肉充當軍糧。簡直是畜牲!
司馬穎可是氣壞了,自己好不容易來趟洛陽,我還沒有搶呢,被你這個將軍先下手了,真是要氣死了。立刻派五萬大軍把洛陽城守好了,一家一戶的搶劫,看著不順眼,直接殺掉!搶得差不多了,司馬穎就率軍回到了自己的封地鄴城。
洛陽城中的東海王司馬越早就看司馬穎不順眼了,于是效法司馬乂,押著皇帝司馬衷,集十余萬大軍御駕親征鄴城。雙方在蕩陰交戰,史稱“蕩陰之戰”。
結果呢,司馬越大敗,逃回封地東海,司馬穎喜得皇帝司馬衷,剛打算效法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結果王浚聯合東贏公司馬騰,又拉攏了鮮卑胡人騎兵進攻鄴城。司馬穎大敗,只得拉著皇帝投奔張方,結果張方又帶著他們來到長安,交給了司馬颙。司馬颙廢了司馬穎的皇太弟身份,掌控西晉王朝。
這時候東海王司馬越再一次站出來了,在司馬騰和王浚的幫助下,發檄天下討伐河間王司馬颙。這次可沒有失敗,成功擊敗司馬颙,和皇帝司馬衷一起回到了洛陽,自任太傅、錄尚書事。不久司馬越先后擒殺了司馬穎和司馬颙,至此長達十六年的八王之亂終于結束了。
西晉服飾
雖然八王之亂結束了,可是如今的西晉王朝早已是千瘡百孔,掌權的司馬越又是個殘害忠良的主兒,國力日衰,不可逆轉!參戰諸王多相繼敗亡,人民被殺害者眾多,社會經濟嚴重破壞,西晉的力量消耗殆盡,隱伏著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爆發。
匈奴,氐族,羌族,鮮卑,羯族趁機崛起,不久,匈奴攻破洛陽,俘獲懷帝,殺王公士民三萬余人,史稱永嘉之亂,之后西晉滅亡,北方幾乎被匈奴控制。至此,各地胡人紛紛建立自己的政權,北方漢人陷入危局,史上最黑暗的五胡亂華時代到來,華夏衣冠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那么流傳數千年不絕的中華文明還能在游牧民族的鐵蹄下延續嗎?請看下文,五胡亂華。
胡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