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亂”,這場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皇族內亂,過程簡直不堪回首!實在是想不明白,昔日雄才偉略的晉武帝司馬炎,能夠定秦涼,滅東吳一統(tǒng)天下的司馬炎,怎么就把帝位傳給了一個白癡,下面我具體說一下這場造成華夏沉淪的“八王之亂”!
西晉是一個由士族控制的王朝,建國初期,司馬炎廣封同姓諸侯王,賦予他們極大的權力,比如可以自行選用國中文武官員,收取封國的租稅等,已然國中之國。這還不夠,后期,司馬炎更給予他們極大的軍事和行政權力,這使得諸侯王們既有自己的軍隊,又可管制地方官員,結果呢,各個諸侯王皆有獨立的軍政大權,正因如此為日后的“八王之亂”埋下禍根。
公元290年,司馬炎病重,由于此時的開國重臣皆已去世,結果就被國丈楊駿控制了朝政。后來太子司馬衷即位,其生性魯頓,世人皆謂之白癡,如此之人,能把皇位坐穩(wěn)了才怪。果不其然,他的皇后賈南風直接奪權,賈氏,司馬氏,楊氏等諸多實力派開始爭權。妖后賈南風貌丑而兇狠,懷有政治野心,并且手段毒辣。晉武帝時,外戚賈氏和楊氏都有重要的政治地位。晉武帝死后,晉惠帝無能力治理朝政,以致后來引起宗室、外戚爭權奪利,賈南風得以專權。而賈南風推行的女性專制主義統(tǒng)治政策則成為八王之亂的直接導火索,那賈氏是如何扳倒楊駿的呢?
司馬炎去世后,楊駿把持朝政,賈南風密約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讓他們帶兵進城,討伐楊氏一族。楊駿為人膽小懦弱,事件發(fā)生時謀而不決。司馬瑋率軍火燒其府第,楊駿逃到府中馬廄被殺。賈后又以晉惠帝名義下詔書,廢除楊駿其女楊芷的皇太后之位,貶為平民,囚禁在洛陽郊外的金墉城。又誅滅楊駿三族,株連而死的共有數(shù)千人。至此,楊駿政治勢力被消滅。
但是,賈南風并沒有因此獨攬朝廷大權,不久心懷怨恨,決定除掉司馬氏中比較有實力的藩王。很快其密詔楚王殺汝南王及大臣衛(wèi)瓘,接著又以楚王司馬瑋偽造詔書殺汝南王之罪,將楚王殺死。自此,賈南風徹底把控朝政。
八年之后,賈南風欲當皇太后,然而自己無子,便想殺死太子。很快,她就想出了一條毒計!先找人用美酒把太子灌醉,再讓醉醺醺的太子照抄一篇事先備好的文章,其內容是要晉惠帝退位。儲君逼父皇退位,這可是大逆不道的罪行,晉惠帝司馬衷看到這封太子手書,很生氣,就想處死太子司馬遹,于是下詔廢除司馬遹的太子地位,將其囚禁于洛陽郊外金墉城。
這時候,司馬氏自然看不得本家的王朝被一個婦人安排的明明白白,于是趙王司馬倫決定以控制的禁軍發(fā)動兵變,欲等賈南風殺了太子后,再以為太子報仇的名義起兵,這樣就能聲譽,權力兩不誤了。不久,賈南風命人于金墉城殺死太子司馬遹,以為大局已定的司馬倫趁機兵變,殺死賈南風,自領相國。300年,司馬允攻司馬倫,失敗被殺,很快司馬倫廢司馬衷,自立為帝。但是,司馬倫道德敗壞,世人不滿,于是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颙、成都王司馬穎聯(lián)合起兵,擊敗司馬倫,迎司馬衷復位。
可惜,司馬冏也是個憨貨,獨攬政權后不可一世,沉迷女色,政事荒廢,于是河間王司馬颙和長沙王司馬乂聯(lián)合打敗了司馬冏,司馬乂獨攬大權。。。。但是,河間王又不滿了,都是一個祖宗生得,憑啥你等控制朝廷,我就不能?于是聯(lián)合司馬穎幾十萬大軍攻打司馬乂。東海王司馬越乘司馬乂軍疲憊,夜里捕獲司馬乂,又舉兵攻打司馬穎。額。。。。實在不想寫了,反正是十幾個司馬王族打來打去,這個死了那個蹦出來,使得西晉國力大衰,人民被殺害者眾多,社會經濟嚴重破壞,西晉的力量消耗殆盡,隱伏著的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爆發(fā)。
前后十幾年的“八王之亂”徹底把西晉的軍政打個粉碎,最后的最后,少數(shù)民族趁此機會,紛紛自立,大舉南下,數(shù)十個民族,幾十個政權相繼在北方建立,中華歷史來到了史無前例的黑暗——“五胡亂華”時代,自晉“失其鹿”開始,三百年的動亂難平,直到楊堅篡周平了南陳,天下重歸一統(tǒng),才算安定,可是這場“禍起蕭墻之內”的八王之亂可是把華夏歷史走向轉了個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