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歷史的精髓,堪稱國粹,也是最具有學習、收藏的價值。但是隨著近年來高科技的迅速發展,使我們這個唯一讓人驕傲的東西在悄悄的消失,真是太令人可惜了;
也不知何原因,近兩年國家頻繁出臺一些文件,政策,號召全體青少年開始學習書法,中小學就是一個很好的實驗基地(個別小學已經開始上書法課了),從市場反饋的角度來看,我們也不難發現,一夜之間大街小巷開設了太多了書法培訓機構,有硬筆、有軟筆,楷書、隸書、行書等等;那么問題就來了,孩子對于這些新鮮的事物都是感興趣的,最讓家長苦惱的是多大年齡適合學習書法?入門該學習什么碑帖?學習書法有什么用,不學又如何?等等之類的問題,現在,就我學習、研究多年的經驗來和大家探討一下,當然,我說的也不是絕對的(只代表個人),你覺得是那么回事就可以了,如果我的觀點你不認同,那也沒關系,因為大家的觀點是不一樣的;
一、多大年齡適合學習書法呢?
對于“適合”這個詞我們誰都不敢亂下結論,因為只要你說出來有人不認同就會被譴責,我只知道,“學習”這個東西還是越早越好,帶孩子先親自體驗一下不就知道了,如果孩子能握筆(先不論握筆姿勢對不對),能坐得住就可以學啊,為什么我總是會聽到很多家長會說不到8歲不能學,不到10歲不能學,這是誰規定的呢?王羲之、顏真卿、歐陽詢都沒有說過。我親自教過一個4歲半的孩子學習書法,他真的不比年齡大的孩子學起來慢,而且悟性相當高,這里會有家長問我:“4歲半應該還不會認字吧?”對啊,不認字是真,但是不妨礙學字啊,這就是我想說的,我們可以教他先認字再寫字啊。等到他上小學的時候,他認識了比同班孩子更多的字,而且可以獨自完成一幅幅書法作品,這不是很好么?其實就像我們現在各大商場開設的很多早教課、親子課的道理是一樣的,剛出生5個月的寶寶就涉及早教課,有人就覺得學那玩意沒有用,至于有用沒用只有孩子的爸爸媽媽清楚,我們就不說了。
二、入門該學習什么碑帖?
接觸了太多的家長后我也想重新表達一下我的觀點,因為我們聽到了太多的版本:“先學楷書、先學隸書、不不不、我認為還是先學行書”等等。按理來說我們想學習是可貴的,先學習哪種字體都可以,我喜歡什么就學什么,這一點我不反對。但是我們不妨想想漢字的歷史及演變過程又是怎樣的,因為每種字體都是有它書寫的要求與特征,那么掌握起來的難易度當然也就不一樣了,拋開甲骨文、篆書不說(因為實用性不是很大,對小朋友剛開始學習識字不利),接下來就是隸書了吧,因為隸書都是由篆書演變過來的,楷書又是由隸書演變過來的,這樣大家就應該清楚了,作為我們初學者還是應該遵循歷史演變的規律,先從隸書學起,因為隸書掌握起來比較容易,不像楷書那么嚴謹,橫平豎直,只要一個點不到位這個字就算失敗了,長時間會影響初學者的自信心;
那么,有人就會問,我喜歡楷書,為什么非讓我學習隸書,那么我隸書學不好就不能學習楷書、行書了嗎?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按理說你學習狂草都可以,沒有什么不可以,只是學習起來不是那么回事,就像沒有基本功的舞者,能跳出很動人的舞姿嗎?充其量他也只能算是花拳繡腿而已,就是這么個道理。我想說的是,如果你先學習隸書,會更容易些,當你有了一定的基礎,能夠很好的掌握了每個字的結構、框架、入筆收筆之后,你在學習楷書,這樣過渡起來也很容易,掌握起來也相對簡單,學好楷書再學行書也是這個道理,畢竟行書都是由楷書演變而來的;
當然我們學習書法必須從古代碑帖入手,千萬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隨便亂寫亂畫,想怎么寫就怎么寫(龍飛鳳舞的字是非常好看,但他沒有出處啊,照那樣的話是個人都可以創造一種字體),那樣只能浪費東西,練習10年都不會有成就,當然我也不否認你練的有可能是很好,但只限于局外人來欣賞,業內人士一看就知道你是江湖范,業余范,更別談什么功底如何,修身養性,收藏價值等等;
王鐸:“學書不參通古碑書法,終不古,為俗筆也”。
在這里我給大家推薦幾本碑帖:
隸書:《曹全碑》、《乙瑛碑》、《張遷碑》等。
楷書:《歐陽詢九成宮》《顏真卿多寶塔》《張黑女墓志》等。
行書:《王羲之蘭亭序》《王羲之圣教序》《唐寅落花詩冊》等。
以上這些字帖、碑帖僅供大家參考,當然有更喜歡的字帖也可學習。
三、學了怎么樣?不學又如何?
一位媽媽之前和我聊天時說到:“書法就寫寫字,沒什么可學的,瞎浪費錢。”當時我很震驚,但仔細一想人家這么說也很正常,學了就都能成書法家?不至于吧,呵呵!也有一位媽媽和我這么說:“小朋友必須要學書法,否則字寫不好會影響一生(字如臉面),尤其是孩子剛開始學習認字識字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倒插筆,筆畫順序不對等等,現在考試都開始考每個字的筆畫順序了,字寫不好還影響考試成績”。這就是兩個典型的案例,第一位媽媽咱們也不能說人家說的不對吧,思考的角度不一樣唄,畢竟現在國家提倡的力度還不夠,你非要逼著人家去學也不現實,國家若要出政策,將書法納入中考、高考之內,并且大量建立一些社區書法交流中心,可以免費提供文房四寶,讓小朋友們從小就開始接觸,那么還會不會出現現在這種局面,作為中國人竟然寫不好中國字,寫出來誰都不認識,過兩天有可能自己都不認識了;
在與眾多家長的接觸中我深深的體會到,學習一門技能是非常的重要,這有可能涉及到自己將來溫飽的問題,一點都不夸張,我經常聽到家長遺憾的說:“為什么小時候我沒有培養個特長,現在啥都不會”,從來沒有聽過一個家長說:“我現在好后悔當時學了什么什么”,在這里我也就不多說了,你自己應該體會到了,學不學?學了又能如何?也許現在體會不到,但是我們不能為將來留下遺憾,那時候再后悔還有什么用呢?
不管怎么說,我認為學習書法還是有很大的必要:
1、中國漢字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可以上墻壁作為藝術品欣賞的文字,所以,寫好漢字,學好書法,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感到榮耀和自豪;
2、俗話說“字如其人”,可見字是一個人的門面,每個人都應該把字寫好,把自己的顏面裝點好。
3、寫字是一門藝術,需要專業的老師指導,否則會誤入歧途,不得要領。許多人因為不得法,才導致書寫很糟糕。
4、中考、高考實行網上閱卷,字寫不好,答案被掃描上去放大以后,字看起來會更丑,卷面更糟糕,影響得分。
5、由于現代人們廣泛使用電子產品,致使人們的書寫水平嚴重下滑,專家呼吁青少年學生一定要寫好漢字,扭轉這一局面是當務之急。
6、“美好的人生從寫字開始”,寫好字,為精彩的人生助一臂之力。
7、許許多多中國人都想把漢字寫好,都有寫好字的情結,希望每個青少年不要留下遺憾。
8、少兒學習書法的好處:
一、提高個人修養與文化素質;
二、開發智力,培養協調性,促進兒童心理生理的健康發展;
三、書法有嚴格的書寫法則,少年兒童,尤其是小學階段,主要是識字,在學習文化的同時又學習書法,既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又能促進文字書寫水平的提高,把字寫得更加整潔美觀,又合乎規范;
四、學習書法需要耐心細致,持之以恒;
五、提高人的整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