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是許多家長頭疼的問題。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年齡和智力發展的局限性影響,很多時候他們并不是“不聽話”,而是不知道該如何聽話。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說教”是一門學問
我們經常提到一個詞語,叫做“說教”。其實很多家長并不明白這個詞真正的含義。一些父母在面對孩子的錯誤時,往往選擇喋喋不休的數落對孩子進行批評,這種方式只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很難達到真正教育的目的。父母口干舌燥一通數落之后,可能孩子除了覺得煩,完全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不對。說教說教,先說而后教。建議家長們在教育孩子時,不妨先順著孩子的話說,對他的情緒表示理解和尊重,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受,然后委婉的說出我們對孩子的要求,或是簡單明確的指出孩子需要改進的地方。
孩子也需要尊重
細心的父母可能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當我們在公眾場合或是有其他人在的地方批評孩子時,往往會引起孩子更激烈的反抗。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同樣需要而且應該得到尊重。在公眾場合尤其是有孩子的同伴在的情況下去批評孩子,很大程度上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感到受傷孩子又如何肯“聽話”呢?
“說教”要有目的性
中心建議家長在對孩子進行說服教育,要求孩子聽話之前,必須明確知道自己想要表達的中心主題是什么,本次說教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我們希望孩子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那么就只圍繞這一點去表達,不要延伸到孩子的其他問題上去。問題需要一個一個的解決,不要一把抓,模糊重點,大人生氣,孩子也稀里糊涂。(圖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