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就一定能攻克壓軸題嗎?回答是否定的。不少學生都有這樣的體驗:解壓軸題得一兩分不難,拿滿分就不那么容易了。那么壓軸題到底難在何處呢?我們認為,壓軸題難就難在難以深入地探究題設條件與問題求解之間的內在聯系或怎樣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它需要考生有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盡力挖掘隱含條件及它們之間的聯系,方能最終解決問題。
一、在中考物理試題中,力學約占全卷40%,分析大量的中考物理壓軸試題,出現頻率較高的有下列三個方面的內容:
1.有關密度的計算。密度是所有物質都具有的基本特性,人們認識這種特性有一定的實際價值,它被教學大綱列為重點“掌握”的內容,從而決定了其在初中物理學中的重要位置,它成為各地中考物理命題的熱點和重點。主要命題形式,可能直接計(測)算固體和液體的密度;也可能將固體置于液體中,通過與浮力聯系求密度;還可能從密度概念出發求混合物中某一種物質的質量(或體積),情景多變,形式很活,層次或難度要求可深可淺。
2.有關壓強的計算。壓強既包括力的概念,也反應壓力的作用效果,亦屬教學大綱“掌握”的重點內容。近年來有關壓強的命題很熱,如有計算固體(或疊加體)產生的壓強、有液體產生的壓強;它與密度知識結合命題,也有與浮力知識結合命題;特別是“改變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計算液體產生壓強的變化”,在難度上形成了“制高點”。
3.有關簡單機械的計算。簡單機械知識的本身并不屬“掌握”的要求,但是它有“方便、省力、省距離”等特點,極易聯系我們的生活實際,同時它的工作狀態必然聯系到力及其平衡、做功和機械效率等重要知識,因此被命題者青睞。出現幾率最多的形式為滑輪或滑輪組的使用。
4.電學綜合題在所有中考物理試卷中的出現率是100%,相對難度也是較大的。其一是考查知識點多。命題者往往將歐姆定律、電功、電功率、焦耳定律、滑動變阻器等綜合在一起,知識密度大;其二是電路結構復雜。由于大綱規定,電路計算僅限于兩個用電器的串聯或并聯,因而命題趨勢主要在“電路變化”上做文章,通過開關的閉合,使電路結構復雜多變,靈活性強;第三是解題方法技巧靈活。這類題能考查出各類學生的水平、能力,區分度較高,故成為各地中考壓軸題。
二、為適應素質教育,各地中考物理試題中實驗題考查比例呈攀升趨勢。大部分省、地由原來10%-15%,增加到20%—30%。題型由常規填空、選擇、連圖等小題,演變為對實驗現象的觀察、操作、數據處理、綜合計算的壓軸題。特別是力學實驗和電學實驗,出現率更高。為什么這兩方面實驗成為命題人關注的熱點呢?一方面它們包含的知識點較多。如天平、量筒、密度等都是初中力學中的重要知識點,電流表、電壓表、變阻器、串并聯電路、歐姆定律是初中電學中的重要知識點。兩線穿珠,帶動了力、電兩大塊知識體系。另一方面,力、電實驗,方法多樣,附加條件不同,解決方法亦各異,這就成為發展學生智力,考查學生思維創新、科研能力的一個很好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