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剩嘆──他不僅會寫鬼故事,書法也有一股仙氣
老舍先生曾評價蒲松齡,“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說起蒲氏,自然就想到他的代表作《聊齋志異》?!傲凝S”是蒲松齡的書齋名。為寫此書,蒲松齡設一茶棚,專門與來喝茶的人聊一些奇聞異事,然后把這些事情加工潤色記錄下來?!读凝S志異》便由此而生。
谷國偉在《蒲松齡聊齋詩稿》中說,“提到蒲松齡,人們自然會想到他的代表作《聊齋志異》。他一生勤于寫作,著述頗多,除了《聊齋志異》之外,還有詩詞、文賦、雜著、俚曲、戲等傳世。他的鬼狐故事早已拍成影視作品,深受人民的喜愛。然而,他在寫作成就上的光芒卻掩蓋了其在書法藝術方面的成就。”
順治十五年(1658),蒲松齡初應童子試,時任山東學政的施潤章對蒲松齡童子試文章大加贊賞:“觀書如月,運筆如風,有掉臂游行之樂?!?nbsp;
▲《聊齋詩存》手稿,小字,尺寸29cm×19cm
此聊齋詩稿,為書贈蓮花社長,世為罕見。該作出自津門世家,甚為珍貴。
該詩稿信手拈來,書寫輕松,自然流暢,然而濃淡、輕重對比強烈,揮灑自如,筆畫硬朗、爽直,結體精妙寬博,法度嚴謹,尤其是左邊一部分,更為精彩??梢?,蒲松齡在書法藝術上的修為是極高的。(谷國偉)
▲《聊齋志異》手稿
此稿字形結構內松外緊,有雍容之態,筆畫多隨意,起筆多尖鋒。字之力度較雜著手稿稍弱,少了點憤世嫉俗之意,多了些散漫妍美之風。(孟祥海)
▲《蒲松齡自畫像》
此畫作上有兩段蒲氏題跋,蒲松齡時年七十四歲,為晚年所書。其跋一:
爾貌則寢,爾軀則修。行年七十有四,此兩萬五千余日。所成何事,而忽已白頭,奕世對爾孫子亦孔之羞。康熙癸巳自題。
其跋二:
癸巳九月,筠囑江南朱湘鱗為余肖此像。作世俗裝,實非本意,恐為百世后所怪笑也。松齡又志。
蒲氏題跋所用行楷,運筆自然,輕松流暢,雖已至暮年,卻有童心之趣。此無所掛礙,性之所致。
以上這些都是難得一見的蒲氏筆跡。揣摩觀之,介介然自有一股仙氣,這也與他的字號“留仙”意相契合。古人常說:“先文后墨”,信矣哉。所謂書法,是需要文心、文氣、文才做滋養的。
此外,書法也是與其下的功夫是分不開的。蒲松齡在《醒軒日課序》中寫道:
甲辰春,邀我共筆觀,余攜書而就之,朝分明窗,夜分燈火,期相與以有成。忽忽數載,回思書之熟肆,藝之構成者,蓋寥寥焉……日誦一文焉書之,閱一經焉書之,作一藝、仿一帖焉書之,一日無功,則愧驚汗涔涔下也。
一日不寫字,就愧驚而汗。讀到這里,真是愧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