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
一、《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下面是對這首詩內容的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
A、 這首詩,從總體著眼描繪了錢塘湖蓬勃的春意。
B、 頷聯、頸聯寫鶯、燕、花、草四種最能體現春色的景物。
C、 詩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運用最準確、最具有表現力的詞語加以描繪和渲染。
D、 尾聯詳細描寫了“白沙堤”的美麗景色。
2.“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兩句詩把春的情態描摹得嫵媚動人,生機勃勃,試品一品其妙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詩抒發了詩人什么心情?
(答案:1、D 2、開放題。例:這兩句詩作者抓住了“亂花”、“淺草”寫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嫵媚動人;又以“淺欲”、“才能”描繪了春的發展變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機。
3.抒發了詩人無比喜悅的心情。)
二、《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1、這首詩寫的意境深遠,景情交融,主要選取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
2、本詩的景物描寫很精彩,達到了一字傳神的水平,詩的頷聯中的“闊”表現出一幅怎樣
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詩的頸聯運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既描繪出了景物的特點,同時又傳達出了詩人怎樣的
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青山,行舟,綠水,白帆,紅日,和風,歸雁 。2、“闊”表現長江水波激蕩,春潮涌流,江水幾與岸平,顯得江面廣闊浩渺。“闊”字既寫出了江水之勢,又寫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濃的景象。 3、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希望和樂觀、積極,向上的思想情感。)
三、《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小令中的“枯藤”、“老樹”、“昏鴉”、“西風”、“瘦馬”、“夕陽”等詞語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句話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孤獨、凄涼、冷清的深秋晚景。2、直抒胸臆,點明主旨,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四、《春 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詩歌一二句寫春望所見,其中“___”字寫出了使人怵目驚心之景,“___”字寫出了令人滿目凄然之景。
2.本詩觸景生情,表達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3.詩的前四句都統領在一個“___”字中,詩人的視野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鳥。
4.請展開想像,描述“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所展現的畫面,并揭示詩句的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破 深 2.感時憂國思家悲己 3.望 4.示例:面對淪陷的山河,一位滿頭白發的老人因焦慮憂愁不停地撓頭嘆息。老人昔日那長長的頭發如今紛紛斷落,已經短得無法梳髻插簪。詩句所描寫的這一細節,含蓄而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憂國思家的情懷。)
五、《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對唐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分析錯誤的—項是( )
A. 首聯寫自己被棄置在巴山楚水這個凄涼的地方,度過了二十多年,飽含了詩人無限的辛酸。
B.頷聯寫歸來后的感觸,引用典故,隱含他對當時統治者的不滿,和因人事變遷而產生的生疏、悵惘的心情。
C.頸聯中詩人以“沉舟”“病樹”比喻前人,表達出詩人要在前人失敗之后繼續向成功邁進的積極進取的情懷。
D.尾聯既是對友人關懷的感謝,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現了詩人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 也給友人以鼓舞。
2.“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中的兩個典故,分別用來表現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歷來受到人們的贊賞,你怎樣理解這兩句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①對親舊凋零的傷痛、人事全非的悵惘②暗示貶謫時間長久,表現了對世態變遷的悵惘心情。3.這兩句詩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是抒發詩人的身世之感。生動形象地揭示了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表現出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答出“運用比喻”、“生動形象”,“揭示了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或“表現出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即可。)
六、《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注:二喬:即大喬、小喬,她們分別是東吳前國主孫策和軍事統帥周瑜的夫人。
1、“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是千古傳誦的名句,它的意思是什么?請簡要分析
它好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是一首與三國故事有關的詩,“東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詩的感情基調是:_____________
4、全詩抒發了詩怎樣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假如東風不給周瑜以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將被關進銅雀臺中了。這兩句詩設想與歷史事實相反的結果,借歷史表現了詩人胸中的抑郁不平之氣。
2、火燒赤壁/赤壁大敗曹操的事。 3、抑郁感傷。
4、表現了詩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氣。)
七、《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歷來被稱為絕唱,說說這兩句詩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惶恐和零丁是文天祥當時的處境與心情。這就使“惶恐灘”和“零丁洋”帶上了極為濃厚的感情色彩,被用來表現昨天的惶恐和今天的零丁。地名與心境的絕妙結合,使這兩句詩成為千古絕唱。2、“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了自己大義凜然的民族氣節和以死明志的決心。)
八、《山坡羊 潼關懷古》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1.請摘錄出最能表現這首元曲主題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寫出了潼關怎樣的地理形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國古典詩詞意蘊豐富,字字珠璣。你認為“峰巒如聚,波濤如怒”中哪一個詞用得最好?請說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2. 運用比喻和擬人,十分形象地寫出了潼關地理形勢的險要。
3.“峰巒如聚”,群山好像從四面八方聚集而來,一個“聚”字,既寫出了潼關被群山包圍的險要地勢,又賦予了群山生命和意志,它們守衛著潼關。或“波濤如怒”,波濤洶涌澎湃好像在發怒,一個“怒”字,既寫出了黃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關處于黃河之邊的險要。)
九、《飲 酒》 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詩中最能體現詩人隱逸生活情趣的一個詞是______。
2.“采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一句怎么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詩中描寫的景物突出了______________特點。
(答案:1、“心遠”或“悠然”(答出其中一個即可) 。2、在東邊的籬笆下,詩人在采擷菊花,正在專心致志悠閑地采,偶一抬頭,無意看見了悠遠的南山。此句刻畫了詩人悠閑自得的形象。3、寧靜、平和、閑適、恬淡……
十、《行路難》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1、停、投、拔、顧等幾個動詞表達了詩人內心的____________。
2、詩中借用歷史故事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何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理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詩的基調是什么?____________
(答案:1、苦悶抑郁和感情的激蕩變化。2、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借用呂尚垂釣的碧溪,伊尹夢舟日邊的典故,夢想著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樣,為統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偉大的功業。3、意思是: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突出表現了詩人堅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豪邁氣概和樂觀精神。4、昂揚激越,樂觀向上。)
十一、《望 江 南》 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1、“過盡千帆皆不是”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體現了主人公怎樣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斜暉脈脈水悠悠”一句寫了怎樣的自然景象?有什么含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她看到許許多多帆船從樓前駛過,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歸舟。作者通過她看遍一艘艘駛過的客船,來寫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體現了她從希望到失望的心理變化過程與內心的痛苦。 2、是寫夕陽即將西下,江水不斷東流的自然景象,同時也是在表達這一女子失望和惆悵的心情。)
十二、《漁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1、文中的“___”字突出塞下秋景與中原的不同。
2、“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揭示了自己和征人們怎樣的一種心理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異。2、他們思念相距萬里的家鄉,但卻沒有辦法回去,因為還沒有達到建立軍功、勒石燕然的目的。3、將軍和征夫都難以入睡,因守邊辛苦,思念家鄉,將軍和征夫因久戍不歸,功業難成而白了頭發,流下了眼淚。運用了雙關的修辭手法,含蓄地表達了作者要建立軍功的愛國情懷和對于朝廷腐朽、軟弱,不修武備、不重邊功的憤懣不平。)
十三、《江城子 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又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1、文章的上片寫了怎樣的出獵場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詞中“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的典故表達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詞的結尾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達了作者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裝備齊全,人數眾多,宏大壯觀的出獵場面。2、以魏尚自喻,委婉地表達了
作者希望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3、到那時我一定會把雕弓拉得滿滿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過去。表達了自己要報效國家,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
十四、《武陵春》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1、請用你的話描述一下 “風住塵香花已盡”的情景。(50字以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構思精巧,試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示例:暮春時節,經過春風的搖動已經零落殆盡,只有土地上還殘留些花的芬芳,。2、“愁”本是抽象之物,難以捉摸。作者巧用比喻和夸張,新奇形象地描摹出內心濃重的哀愁。 [作者利用“日晚倦梳頭”和“欲語淚先流”兩個外在的行為具體地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濃重哀愁。這哀愁濃重到使她無心梳妝打扮的程度,甚至不能提起,不可觸摸。] )
十五、《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1.根據你所掌握的歷史知識,說說“了卻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棄疾盡管“白發生”,卻依然眷戀自己曾經浴血征戰的疆場。這種眷戀的情結從詞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個細節中可以讀出。
3.試體味“沙場秋點兵”一句中“秋”字的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表現作者壯志難酬,使整首詩的風格由雄壯變得悲壯的一個詞是_______。
5.辛棄疾說自己寫《破陣子》是“賦壯詞”,試結合作品加以解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收復中原,統一國家。 2.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挑燈看劍,夢回連營”亦可) 3.既點明了季節,也為戰士出征增添了肅殺的氣氛。4、可憐。5、“賦壯詞”,從題材上看是寫軍營中的生活情景,看劍,聽角聲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場點兵,騎快馬,挽強弓,這種種情境都極勇猛、雄健;從思想感情上看表達的是為國立功的雄心壯志;從語言風格上看壯麗而不“纖巧”,所以叫做“賦壯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