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期中考試成績隱藏著老師和家長下學期的攻略,教師需要調整教學進度和方法等,家長需要認真檢討。
改變學生學習的一些思想觀念,樹立學好各科科目的信心。改變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建立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學習。
有些學生有不好的學習習慣,例如作業字跡潦草,不寫解答過程;不喜歡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不會總結消化知識;對學習馬虎大意,過分自信等。
作為任科教師要統一作業格式,表揚優秀作業,指導他們預習和復習,強調總結的重要性,并有一些具體的做法,如寫章節小結,做錯題檔案,總結做題規律等。
對做得好的同學全班表揚并推廣,不做或做得差的同學要批評。使學生慢慢地建立起好的學習方法和認真的學習態度。
當然,要改變根深蒂固的問題并不容易,要堅持下去。
平時要認真閱讀新課標,鉆研新教材,熟悉教材內容,查閱教學資料,適當增減教學內容,認真細致的備好每一節課,真正做到重點明確,難點分解。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就在備課組內討論。
另外,要積極閱讀教學教參書籍及教學論文,認真學習各種教學方法,并嘗試運用到實踐教學中去。積極參加各種教研活動,如集體備課,校內外聽課,教學教研會議。
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操作調控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運用多種教學器材。課下,根據自己的理解,選題、出檢測試卷。積極安排時間做好學生的輔導工作,學生有問題及時解決。
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民主、寬松、自由的環境里體驗學習、“玩”好學習。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堅定地信任學生,相信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學習知識和技能,有能力調整自身的行為,進而啟發他們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學生的學科情感常取決于對任課老師的喜好,古人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如果教師課堂上對全班每個學生都抱著積極、熱情、信任的態度,并在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這種態度,當學生從教師那里感受到真誠的關懷和摯愛、積極的期待和希望時,他就會有一種受到信賴、鼓舞與激勵的內心情感體驗,從而從內心升騰起對老師的信賴和愛戴?
愛屋及烏,由喜歡老師而喜歡他所任教的學科,從而愉快接受教師的教誨,并努力將教誨轉化為行動,從而實現教師的期望。
加強對學習困難學生的輔導工作,多讓困難學生提問、板演,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加強對優秀學生的綜合能力的訓練。
課堂上,應該每個學生有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都有學習的任務,一堂課結束時每個學生都應該有所收獲,都能夠體味到成功的味道。
①備課能力,之前的備課很大部分都是對教材的簡單復述,沒有個人思想,沒有深入研究教材,這樣的結果是課堂教學激活不了學生。
所以,今后每節課都要深入教材中去,本著課堂教學就是“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這理念,嘗試中采取啟發式教學、探究式教學、小組合作式教學、有意義接受式教學等授課方式去設計教案。
②課堂組織能力。
要使得一堂課上得有水平,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夠把備課設計好的教學過程得以實現,就必須具備良好的課堂組織能力,這就要求我更加努力去研究課堂語言、板書設計、學生答題等方面。
③課后反思。反思促人進步,每節課后,我都要對上課的亮點和不足進行總結,寫好反思日志和隨筆,在之后的教學中注意同類的問題不可重復發生。
④學生反饋情況及時解決。從學生作業以及其它方式了解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針對評價及時調整教學。
潛能生往往是學習跟不上,書寫不認真,作業完不成,這就需要老師要有側重點的指導。多輔導,多表揚,少批評,作業盡量做到當面批閱,發現問題及時指導,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及時鼓勵,以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應遵循以下幾種原則:
重復性的作業不布置。費事費力的作業不布置。布置了而老師批不完的作業不布置。布置了老師也批完了而孩子改不完的作業不布置。
為什么遵循這四個原則呢?重復性的作業布置了起不到布置作業的初衷。大量的重復性作業會引起孩子的反感,不利于興趣的培養,只能是浪費時間,不如不布置。
費時費力的作業,如果布置了孩子晚上就會加班加點,時間長了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家長會反感,不利于學校的聲譽。更重要的是同樣起不到訓練的目的。
作業布置的很好,可以說是精選的,如果老師批不完,效果同樣不是很好。
期中考后,家長看到孩子的分數,是否也該和孩子一樣進行總結和反思:
有沒有真正關注過孩子的學習?有沒有主動和班主任或任課老師溝通過孩子的學習?有沒有真正跟孩子溝通過學習?當自己晚上在外面應酬吃飯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孩子在家在干什么?…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成績不好,家長真應該先進行自我檢討,然后和孩子一同解決。
為了備戰期中考試,孩子們在考前一段時間學習壓力很大,每天學習的時間所占比重很重,等考試結束后他們都希望能夠放松放松。
比如,玩電子游戲等等。當然,段考后孩子們適當地放松可以很好地調整精神上和身體上過緊的狀態,但要注意把握,最好在一周之內每人都回到段考之前的學習狀態。
雖然段考只是檢驗學生這半個學期的學習情況,但是段考成績的好壞往往對學生造成很大的影響。
有些在段考中考得不好的同學可能會灰心,對自己的學習沒有信心甚至懷疑自己不是學習的料。也有些同學在段考中考得比較好就覺得自己的學習成績很好,腦子很靈活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也可以比其他的學生學得好。
這些心理都可以影響到學生以后的學習態度。
所以家長要注意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段考成績,段考成績是檢驗半個學期的學習情況,大家要從中總結自己在半個學期當中學習上的經驗,做得好的繼續發揚,做得不夠的要注意改正,學得不好的地方要注意抓緊時間把它補上,做到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學好每一天學習的內容,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
成績公布后,家長要理性地對待孩子的考試成績,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勝不驕,敗不餒”。
家長應該幫助每個孩子做詳細的試卷分析,找出問題所在,不能讓孩子帶著疑問和不解進入下階段的學習,同時也要避免無的放矢的指責和埋怨。考得不好不要緊,但是要知道錯在那里,隱含的原因是什么。
文章來源:網絡。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