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一:?秦朝的統一(理解)
(一)秦兼并六國
秦統一的時間、都城、人物: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 統一六國,仍以?咸陽 為都城。
秦朝地位: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 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二)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
政治上:?嬴政 自稱“始皇帝”, 掌握國家一切大權。
在中央,他設置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別管理行政、軍事和監察。
在地方,秦始皇廢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縣制。這樣,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 在秦朝建立起來了。
經濟上:統一貨幣(秦圓形方孔“半兩錢”)和度量衡 ??
文化上:統一文字(小篆,后來隸書流行起來)
思想上:實行“焚書坑儒”
軍事上:修筑長城,抗擊匈奴。
(三)秦朝的滅亡
時間:公元前207年
原因:
根本原因:秦朝的暴政。(嚴刑峻法、徭役賦稅繁重、焚書坑儒思想專制,秦二世變本加厲的更加殘暴。)
直接原因: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沉重地打擊了秦朝的殘暴統治。
經過:
1. 公元前209年夏,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動起義,但很快就被鎮壓。
2.?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后,劉邦、項羽領導的農民軍繼續反秦斗爭,公元前207年,項羽以少勝多在巨鹿大敗秦軍主力,同時,劉邦率軍直逼咸陽,秦統治者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考點二:漢武帝的大一統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公元8年,西漢滅亡。
(一)背景
1.?西漢前期“休養生息”漢武帝時期國力雄厚;
2.?漢武帝時期,土地兼并嚴重、商賈膨脹、邊境不安;
3.?諸子百家思想活躍;
4.?分封諸侯勢力逐漸膨脹,出現王國問題。
(二)目的
加強中央集權制,以適應國家統一的發展形勢。
(三)措施
政治上:實行“推恩令”;強化監察制度,設立司隸校尉,派刺史;任用侍從、宦官制約丞相的權利;實行察舉制。
經濟上:鑄幣權收歸中央,鑄造“五銖錢”;鹽鐵官營;全國范圍調配物資,平抑物價;發展農業生產,尤其是重視興修水利。
思想文化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興辦太學。
軍事上:派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解決了匈奴對北部邊郡的威脅,在河西地區陸續設郡,派兵屯田駐守,鞏固北部邊疆。
對外交往上: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通了通往西域以至中亞的絲綢之路,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系;奠定了西漢王朝管理西域的基礎;漢武帝時期,海上絲綢之路形成。
(四)結果
漢武帝從政治、思想、經濟等方面鞏固了大一統的局面,使西漢王朝開始進入鼎盛時期。
(五)意義
中央集權空前加強;溝通了與西域各族的往來,開拓了我國西北邊疆;西漢王朝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上實現了大一統,進入封建時代第一個鼎盛時期,也使西漢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考點三:?張騫通西域(識記)
(一)張騫出使西域
第一次出使西域 ?
目的:聯絡大月氏的力量夾擊匈奴。
經過:公元前138年,?張騫 奉命從?長安 出發,出使西域,使漢朝了解到西域的具體情況。
第二次出使西域 ?
目的:為了開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強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系;聯絡烏孫國王,進攻匈奴。
經過:公元前119年,張騫再次出使西域,相繼走訪了烏孫、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國家。
(二)西域都護的設置
①?張騫通西域后,內陸精美的??絲綢、鐵器 ?等產品和先進的 ?鐵器制作 及?鑿井技術 ?傳到西域,西域的?駿馬、瓜果、蔬菜、音樂、舞蹈和魔術 等傳入內陸。
②?公元前60年,西漢 政府設置?西域都護 ,?西域 (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區 )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管轄。
西域都護的設置,標志著西域開始正式歸屬中央政權。
考點四:兩漢時期的對外交流——絲綢之路(理解)
北方: 張騫通西域后,一條以長安為起點的重要商路,經過 河西走廊 和 今新疆地區 ,翻越 蔥嶺 ,通過 中亞西亞和歐洲 。在這條商路上,漢朝向外輸出的主要是 絲綢 ,所以叫“絲綢之路”。
南方:西漢時,以?成都 為起點的“南方絲綢之路 ”實際已經形成。
★ 能力檢測
參考答案:
1.?A ?2. C ?3. C ?4. D ??5. C ??
6. D ?7. C ?8. A ?
9. (1)秦始皇嬴政。中央集權制度。
(2)漢武帝。主父偃。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國劃分為13個州部,每個州部派刺史一人,監視州部內的地方官吏、豪強及其子弟。
(3)秦始皇建立并鞏固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漢武帝從政治、思想、經濟等方面鞏固了大一統的局面,使西漢王朝開始進入鼎盛時期。
10. (1)聯絡大月氏攻打匈奴,打破匈奴在蔥嶺以東的控制局面;歷時13年,出發時100多人,回來只剩張騫和堂邑父兩人。(2)張騫出使西域,是中國有記載以來的第一次中外交流;拓展了漢王朝的視野,引發了漢王朝與中亞、西亞各國相互貿易的強烈愿望,促成了西漢政府對絲綢之路的開辟和經營。(3)西漢政府設立西域都護府,統領西域各國。(4)長安→河西走廊→新疆境內→安息→西亞→歐洲大秦;絲綢之路把古老的中國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臘、古羅馬文化連接起來,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5)促進亞太地區國家的友好關系和經濟發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