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七上歷史期中常考點匯總
1.為什么說學會用火是人類進化史上的里程碑?
(1)用火燒烤食物,吃熟食,可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增強人的體質。
(2)用火防寒,增強了人類對抗寒冷的能力。
(3)用火照明,改善了人類的居住條件。
(4)用火驅獸,增強了人類的自衛能力,有利于人類的生存。
總之,火的使用改善了人類的生存條件,增強了人類適應自然的能力,是人類進化史上的里程碑。
2.原始農業生產的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原始農業出現之前,人們只能靠采集和漁獵來獲取食物;原始農業的出現使人們的食物來源更加穩定和豐富。農業的發展,生產力的提高,使人們可以定居下來;農業的出現和發展,使得人們可以生產出除滿足生產者本身所需之外的剩余糧食,這是城市出現,農業和畜牧業、手工業分離,特別是腦力勞動得以從體力勞動中分化出來的物質基礎。
所以說,農業的出現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農業是文明社會形成的物質基礎。
3.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房屋類型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這主要是由地理位置、氣候、環境決定的,北方地區氣候干燥,冬季相對寒冷,半地穴式圓形房屋有利于防寒保暖。南方地區潮濕炎熱,地勢低洼,干欄式建筑有利于通風防潮。
4.后人尊崇炎帝、黃帝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的原因
人們尊崇炎帝、黃帝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主要是因為傳說中他們發明了許多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東西,如炎帝教民開墾耕種、制作陶器、教人們交換物品等,黃帝建造宮室、制作衣裳、發明弓箭等,為中華文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人們看來,炎帝和黃帝是中華民族的締造者和中華早期文明的集大成者。
5.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為什么會取得勝利?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
(1)原因:
①夏桀和商紂的極端殘暴統治激起了平民和奴隸的不滿和反抗。
②商湯和周武王伐無道、除暴君,深得人心。
③商湯和周武王重用賢人,聯合周邊部族,抓住時機一舉取勝。
(2)啟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6.周王室衰微的根本原因、表現和結果分別是什么?
(1)根本原因:鐵制農具和牛耕的推廣。
(2)表現:
①分封制逐步瓦解。諸侯國不再把土地分封給卿大夫,而是設置縣、郡,委派官員管理,職位也不再世襲。
②諸侯國勢力崛起,不再聽從王命,各自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納貢。
(3)結果: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諸侯勢力崛起。他們競相稱霸,操控政治局面,實際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7.齊桓公為什么會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
(1)經濟上:齊國盛產魚鹽,經濟富庶,是東方的一個大國。
(2)政治上:任用管仲為相,改革內政,發展生產。
(3)軍事上:訓練軍隊。
(4)外交上:打著“尊天子,攘四夷”的旗號,號令諸侯。
8.商鞅變法有什么意義?
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國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9.在各國變法中,商鞅變法成效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1)適應了經濟、政治發展的需要,順應了時代潮流。
(2)秦國地處西陲,國家落后,因而改革決心最大,秦孝公鼎力支持商鞅變法。
(3)商鞅作為改革家堅毅的個人品質。
10.商鞅變法給我們的啟示
(1)國家要堅持改革,并不斷深化改革,要順應潮流,勇于創新;改革要符合國情,以民為本;要善于學習,重視人才。
(2)中學生要學習商鞅勇于變法創新、不畏艱難的精神,樹立為振興中華而發憤讀書的信念,樹立對國家、民族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11.孔子的思想主張有哪些?
(1)核心思想:“仁”,提出“仁者愛人”,即要有愛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將“仁”作為處理人與人關系的最高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
(2)政治上:主張以德治國,要求統治者愛惜民力,體察民意。反對苛政,認為統治者只有實行德政,使人民心悅誠服,社會才會穩定。
(3)教育上:主張“有教無類”,創辦私學,打破了貴族和王室壟斷教育的局面;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識教育,發現和總結出許多教育規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學原則和方法;注重對古代重要文獻資料的學習、整理和傳承。
12.在諸子百家中,法家學派格外受到各國君主的推崇,這是為什么?
因為法家主張君主治國要靠法令、權術和威勢,強調以法治國,樹立君主的權威,建立中央集權專制統治。
13.歸納秦始皇創立的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
(1)皇權至高無上:國家的統治者稱為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總攬全國的一切軍政大權。
(2)在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別掌管行政、軍事和監察事務。
(3)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轄的郡縣制。
14.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有哪些?這些措施的實施有何意義?
(1)措施:
文化上,以小篆作為統一文字;
經濟上,統一貨幣和度量衡;
交通上,車同軌,修馳道,開鑿靈渠;
軍事上,統一嶺南及東南沿海地區,北擊匈奴,修筑長城。
(2)意義:鞏固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15.評價秦始皇
秦始皇順應歷史潮流,滅六國統一了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爭戰混亂的局面,使秦朝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符合廣大人民的愿望;他創立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鞏固了統一,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以上說明秦始皇是對我國歷史作出過巨大貢獻、產生過巨大影響的皇帝。但他又是統治殘暴的封建皇帝。他廣建宮殿、修陵墓,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影響了人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他還制定殘酷的刑罰,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

16.秦始皇為什么要焚書坑儒?焚書坑儒帶來了哪些危害?給我們什么啟示?
(1)原因:禁止人民對朝廷的非議,從思想文化領域加強秦朝的專制統治。
(2)危害:摧殘了文化,阻礙了教育的發展,束縛了人們的思想等。
(3)啟示:珍惜讀書的機會,重視人才,培養人才等。
17.為什么秦朝只存在了十幾年就滅亡了?這給了我們什么深刻的啟示?
(1)原因:秦朝的暴政。
(2)啟示:任何政策的推行,都必須考慮人民的承受能力,不能損害人民的利益;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18.漢高祖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的原因、措施、作用及啟示
(1)原因:為了鞏固政權和穩定社會局勢,漢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導致速亡的教訓,采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
(2)措施:讓士兵還鄉務農,并將那些因戰亂、饑荒而成為奴婢的人釋放為平民,以增加農業勞動力。為穩定民心,鼓勵人民致力農業生產,采取輕徭薄賦的政策,減輕農民的賦稅,相應地減免徭役及兵役。
(3)作用:漢高祖死后,繼任的統治者繼續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注重農業生產,使漢初的經濟逐漸得以恢復和發展,社會局勢穩定下來。
(4)啟示:只有與民休息,減輕人民的負擔,才能促進生產的發展,進而使國家經濟繁榮,社會穩定。
19.在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其歷史影響是什么?
(1)措施:繼續實行休養生息政策;注重農業生產,提倡以農為本,進一步減輕賦稅和徭役;重視“以德化民”,廢除了一些嚴刑峻法;提倡勤儉治國等。
(2)歷史影響:文景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國力大增,庫存的糧食和銅錢非常充盈;這一時期的統治局面,歷史上稱為“文景之治”。
20.秦始皇與漢武帝在治國方面有什么異同?
(1)不同點:秦始皇和漢武帝對待儒家思想的態度不同。秦始皇曾經焚書坑儒,漢武帝則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把儒家學說立為正統思想。
(2)相同點:
①秦始皇滅六國,完成了國家統一;漢武帝統治時期鞏固了大一統局面。
②秦始皇創立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制度;漢武帝用“推恩令”從根本上解決了西漢初年存在的王國問題。
③秦始皇統一貨幣,下令全國使用圓形方孔半兩錢;漢武帝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造五銖錢。
④秦始皇派蒙恬北擊匈奴,并修筑長城;漢武帝派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使匈奴再無力與西漢對抗。
21.比較秦始皇和漢武帝在思想措施上的異同
(1)不同點:方式和結果不同:秦始皇焚書坑儒,對儒家學說進行了極其野蠻粗暴的破壞,結果沒能鞏固統治,反而加速了秦朝的滅亡。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將儒家學說立為正統思想,結果鞏固了大一統局面。
(2)相同點:
①目的相同:都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
②實質相同:都是封建文化專制的表現。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國古代史考點解讀(陜西一)
北師大版七年級歷史上冊復習用填空題
北師大七年級歷史上冊課堂全冊練習題(附答案)2
2016部編版:七上重難點歸納
陳春云的人教版七(上)歷史:第三單元統一國家的建立(導學案)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歷史第三單元(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單元測試卷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安县| 遂昌县| 平舆县| 星子县| 汾阳市| 周至县| 赣榆县| 柞水县| 长海县| 东源县| 营口市| 许昌县| 城固县| 顺平县| 明水县| 谷城县| 牟定县| 晋州市| 朝阳县| 云和县| 余姚市| 建昌县| 健康| 集贤县| 梁山县| 河源市| 聂拉木县| 静海县| 宝坻区| 彭阳县| 云浮市| 江门市| 广宁县| 万安县| 扬州市| 东宁县| 融水| 印江| 疏勒县| 丹巴县| 汉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