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間有很多俗語。雖然有些俗是俗了點兒,但大多數都一針見血,短短的幾個字,就毫不含糊地一語道破世態炎涼。比如:
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有錢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貴人。門前拴上高頭馬,不是親來也是親。
以上這些俗語都反映了人世間最普遍,也讓人心頭一顫的現象,不過這些不外乎說了一些遠親近鄰、酒桌朋友,還不足以讓人心灰意冷。
但“久病床前無孝子”,是子曰認為最讓人心寒的一句話,因為其中的二維關系不是什么酒肉朋友、親戚鄰居了,而是血肉至親啊!
這句話就讓人夠寒心了,但它還有下半句,更加錐心刺骨,卻很少有人知道!那下半句是什么呢?子曰接下來就來具體說一說吧。
上句:久病床前無孝子
在說下半句之前,我來說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的具體含義。根據字面意思,我們可以將這句話理解為:家中的老年人,如果常年生病癱在床上,那么再孝順的子女都會懈怠下來,甚至會生出一些陰暗的心思。
如果你所在的地區家風濃厚的話,這句“久病床前無孝子”一定會被視為大逆不道的話!因為中國傳統文化,極其推崇孝道,宗族勢力強大的地方,更是如此。
在古代,百姓大到結婚,小到剪頭發,都需要遵從孝道;如果父母死了,作為子女是需要披麻戴孝整整三年!在這種社會背景下,那么這句話怎么又會產生,甚至廣而傳之的呢?
子曰覺得,讀這句話話時,我們可以站在久病在床的父母輩角度來看,因為只有生病且被照顧的人,才能體會前后態度的變化。父母人老了,難免會有很多病痛纏身,又一時半會兒治不好,需要人每天照顧,長期下來,誰都有懈怠下來。
更何況,給老人不斷燒錢治病的同時,還需要有個人來專門陪護,作為家中頂梁柱的兒子還是需要去賺錢養家,所以自然沒那么精力來照顧,所以這種現象就無法避免的出現了!
所以中國人“養兒防老”的觀念,往往達不到目的,因為很可能“久病床前無孝子”!子曰還是覺得,健全社會養老保障才是真的,同時蹭年輕多打拼打拼,老了有錢請護工,才是正道。這樣不必將自己和兒女捆綁在一起,也不會產生“老來無用”“是兒女的拖累”這樣的負罪感。
下句:久窮家中無賢妻
“久病床前無孝子”講的是親情,那么下一句自然就講愛情了,所以這句話就是“久窮家中無賢妻”,這句話從字面意義上,也不難理解:家庭一直貧困,沒有起色的話,再賢惠的妻子都會變成怨婦。
這句話很直白地說明了,錢對家庭的重要性,所謂“平賤夫妻百事哀”就是這么來的。其實這也 不能怪妻子,因為男女相結合,那就是想要兩個人能夠越過越好,如果一個人家庭一直很窮,整天為了生計奔波,再好的性子也會被貧窮扭曲掉。
畢竟酒足飯飽,才能看星星、聊月亮,從人生哲學聊到詩詞歌賦。在古代,男性作為家中頂梁柱,那肯定需要承擔起養家的責任。如果丈夫不務正業、不思進取,導致家庭一直貧困,那妻子肯定會性情大變。
所以,這句話完整讀來是“久病床前無孝子,久窮家中無賢妻。”是不是讀起來“透心涼”?這兩句話都很現實,也有個合情合理的來龍去脈!解決之道的話,子曰認為只有“暴富”了吧!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