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你現在走在一條小路上面,左邊是干凈整潔的街道,右邊是破爛不堪的街道,如果你手上有一堆垃圾,你會丟在哪邊呢?很顯然是右邊對吧。
人很大一部分是由自己身邊的環境決定的,你所處的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對你的觀念和行為的塑造是最大的。小時候我們受父母的影響,上學的時候同學和老師的影響,工作之后受同事和朋友的影響。
在所有關于人性的實驗當中,“斯坦福監獄實驗”是最著名的實驗之一。
實驗中,通過專門測試挑選了征募來的受試者,即身心健康、情緒穩定的大學生,這些人被隨機分為獄卒和犯人兩組,接著被置身于模擬的監獄環境。實驗一開始,受試者便強烈感受到角色規范的影響,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
到了第六天,情況演變得過度逼真,原本單純的大學生已經變成殘暴不仁的獄卒和心理崩潰的犯人,一套制服一個身份,就輕易讓一個人性情大變,原定兩周的實驗不得不宣告終止。
這個實驗也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其中一部還獲得了圣丹斯國際電影節的“最佳科學影片獎”。
這個實驗證明即便是身心健康,情緒穩定的人,在特定的環境下,也會變成一個非常殘暴的暴徒。
所以這個現象在心理學上也叫路西法效應,也就是受環境的影響,好人也會變成惡魔。
做這個實驗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寫了一本書,名字就叫《路西法效應:好人是如何變成惡魔》。
所以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就盡量讓自己處在那個類型的環境當中。你想更上進一些,就加入到一個上進的圈子中。
因為鏡像神經元的存在,和那些厲害的人在一起,即便只是在旁邊圍觀,你也更容易做成一些事情。
有一句話叫出淤泥而不染,但是事實上出淤泥而不染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最好不要不信,聰明的人從來不會和自己的本能進行對抗。
這種現象其實古人就已經注意到了,所以才會有孟母三遷的典故,孟子也才成為了一代圣人,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