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精華欲掩料應難
香菱第一次出現(兒時出現不算)就是和她的美麗聯系在一起的,而且頗具傳說色彩。馮淵本來只搞同性戀,一見她就改變了性取向,而且發誓不再娶第二個。而閱美久矣的薛蟠“見英蓮生得不俗,立意買他”,毆傷人命也在所不惜。身邊本已是美人環繞的賈璉偶爾一次撞見她,回來垂涎三尺地對鳳姐夸說香菱“生的好齊整模樣”,“越發出挑的標致了”,又可惜給了薛蟠。看來香菱真是大美人了。可惜書中沒有對香菱外貌的正面描寫,只知道她“眉心中原有米粒大小的一點胭脂痣,從胎里帶來的”。第七回中周瑞家的拉著香菱的手細細看了一回,說:“倒好個模樣兒,竟有些象咱們東府里小蓉大奶奶的品格兒。”這也是新奇寫法,不直寫形容,卻道出容貌相像者。可卿已是天下絕艷,香菱長得像可卿,可見是個絕色人物了。香菱粗服布衣立于市井便能引起馮淵、薛蟠的注意,該是艷麗型的。她長年顛沛流離,受盡折磨,應該比較瘦削。她和可卿一樣,是瘦而艷麗的女子。作者常用“呆”字形容香菱的神情氣質,與賈府其他主子小姐和一些大丫鬟相比,她確實顯得很笨拙,是紅樓中最單純的女子之一。她因為老實厚道,溫柔安靜,上下“無人不憐愛的”。最讓人驚訝的是,正是這么個“呆頭呆腦”、不通世故的小女孩竟有天才般的詩歌學習和創作能力。她學詩的過程竟像她的美麗一樣具有傳說色彩,寶玉贊嘆說:“這正是‘地靈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虛賦情性的。我們成日嘆說可惜他這么個人竟俗了,誰知到底有今日。可見天地至公。”脂批道:“細想香菱之為人也,根基不讓迎、探,容貌不讓鳳、秦,端雅不讓紈、釵,風流不讓湘、黛,賢惠不讓襲、平”。香菱學詩是和她半主半奴的身份極不相符的,達到同樣層次需要她付出比其他小姐更多的努力,而她的成功與她孩童般純潔善感的心和瘋魔的詩興息息相關。她就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一位永遠癡迷的詩人,一輪精華難掩的明月。
晴雯——風流靈巧招人怨
晴雯出現得很早,卻直到五十回以后才有她的外貌描寫,不知道的人哪里猜得到她竟是賈府最美的丫鬟。晴雯無論是容貌打扮,還是性情脾氣,都很特出。鳳姐說:“若論這些丫頭們,共總比起來,都沒晴雯生得好。”王夫人只遠遠看了她一眼,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個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罵小丫頭。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樣子。”看來晴雯也是個細腰窄肩、靈動惹眼的瘦美人,眉眼又像黛玉,更是好上加好,只不知怎么個好法。第五十二回她聽說墜兒偷東西,氣得“蛾眉倒蹙,鳳眼圓睜”。原來黛玉和晴雯都是長著蛾眉鳳眼的美人。作者寫黛玉睡醒是“星眼微餳”,晴雯病中是“強展星眸”,可知眼神相似。晴雯不僅容貌出眾,而且聰明伶俐。她曾跟從賈母,“千伶百俐,嘴尖性大”,心靈手巧,長于針黹女工。賈母深愛之,于是把她安在寶玉身邊,認為“這些丫頭的模樣爽利言談針線多不及他,將來只他還可以給寶玉使喚得。”賈府里聰明的丫鬟倒還有一些,但像她這樣不把聰明放在人際關系的調和、自身地位的鞏固上,一意只維護自己做人的尊嚴的,恐怕只有她一個。在這方面她很像黛玉,只不過因為缺乏文化,顯得粗魯些。其實她的潑辣很少給人帶來真正的傷害,反倒更襯出她的率真。晴雯的美麗、聰明、剛強、勇敢、純真,以及一般丫鬟最缺乏的自尊,使得她在寶玉心中的地位僅次于黛玉,黛玉本人也待她甚厚,但同時也讓她在大觀園中樹敵眾多。王善保家的告她的狀,說“一個寶玉屋里的晴雯,那丫頭仗著他生的模樣兒比別人標致些。又生了一張巧嘴,天天打扮的象個西施的樣子,在人跟前能說慣道,掐尖要強。一句話不投機,他就立起兩個騷眼睛來罵人,妖妖趫趫,大不成個體統。”這里看出晴雯確實太過鋒芒了。寶釵天生麗質,卻有心不妝扮。晴雯可不管這么多,本來生得就比別人強,還要打扮成個西施,而且嘴上不饒人,怎怨得別人不嫉恨。注意,寶玉房里的丫鬟打扮起來和別的不同。那時一般小姐太太化妝用的是鉛粉,撲在臉上顯得“青重澀滯”,用的時間長了還有損皮膚(難怪一些天生麗質的女孩只嫌脂粉污顏色)。寶玉從小就有愛紅的毛病,善作養脂粉,每常將“紫茉莉花種研碎了兌上香料”制成敷面的粉,看上去“輕白紅香,四樣俱美”,而且“攤在面上也容易勻凈,且能潤澤肌膚”。一般市賣的胭脂都是成張的,“不干凈,顏色也薄”。寶玉則是將“上好的胭脂擰出汁子來,淘澄凈了渣滓,配了花露蒸疊”制成胭脂,看著“如玫瑰膏子一樣”。用的時候只需“挑一點兒抹在手心里,用一點水化開抹在唇上;手心里就夠打頰腮了”,上妝后“鮮艷異常,且又甜香滿頰”。平日襲人、晴雯、麝月一干丫鬟用的自然都是這些脂粉,說不定黛玉、探春等人也是用這類似的,比一般人更顯得清新自然。晴雯也是小說中唯一被描寫過指甲的人物。第五十一回大夫給她看病,見“這只手上有兩根指甲,足有三寸長,尚有金鳳花染的通紅的痕跡”。第七十七回臨死前,她嘆息著:“兩個指甲,好容易長了二寸長,這一病好了,又損好些。”又流著淚用剪刀“將左手上兩根蔥管一般的指甲齊根鉸下”,交與寶玉。手形好看且十分自愛自惜的人才會精心修剪護理指甲。晴雯性情雖好強,但體質并不強,容易生病,一病就不容易好,時常“臉面燒的飛紅”,“兩腮如胭脂一般”,頗有黛玉之風。第七十四回王夫人召喚她,她自知王夫人最厭美貌嬌悄的女子,故而不十分裝扮,以為無礙。誰知她越是病弱不化妝,越顯出風韻來。王夫人見她“釵軃鬢松,衫垂帶褪,有春睡捧心之遺風”,益發生氣,先是冷笑說:“好個美人!真象個病西施了。你天天作這輕狂樣兒給誰看?”又喝道:“誰許你這樣花紅柳綠的妝扮!”,直把她當成“妖精似的東西”。她在重病中被攆出大觀園,寶玉百思不得其解,只能說“想是他過于生得好了,反被這好所誤”,又悲嘆“如同一盆才抽出嫩箭來的蘭花送到豬窩里去一般”。她死后,寶玉愁腸百結,為她寫下通部紅樓最長最著力的一篇文章——《芙蓉女兒誄》,極盡贊美之辭。在晴雯的氣質里,沒有中和,沒有平靜,有的只是永遠的激蕩與壯烈,如同她那倔強的、“爆炭”般的性格。但凡見過她的人,要么深愛之,要么深惡之。
襲人——桃紅又是一年春
最初對襲人的描寫,作者通過寶玉之眼只用了“柔媚嬌俏”幾個字,雖不具體,其神態亦有三分了。襲人是賈府中最常出現的人之一,如果借一個府里人的眼睛細寫形容,會很突兀,所以作者找到了一個能進府卻又不能長住府里的人。對襲人最具體的一次描寫是在第二十六回,“那賈蕓口里和寶玉說著話,眼睛卻溜瞅那丫鬟:細挑身材,容長臉面,穿著銀紅襖兒,青緞背心,白綾細折裙。──不是別個,卻是襲人。”襲人是個苗條長臉的美人,打扮也與身份相合。第二十四回寶玉見鴛鴦“白膩不在襲人之下”,可知襲人肌膚之白膩。瘦與白,本是難以兼得的美,卻是個長臉。長臉中雖也有美人,但多半難為最一流的美色。作者沒有對襲人的五官樣貌做任何的描繪,第七十八回王夫人曾提到“襲人模樣雖比晴雯略次一等,然放在房里,也算得一二等的了。”比晴雯差一點,應該也是很美的了。襲人是小說中最重要的丫鬟之一,但關于她的容貌卻沒有更多的線索可尋,只留待讀者想象。脂批:“晴有林風,襲乃釵副”。襲人為人大方穩重,溫柔和順,心思細密,可謂丫鬟中之“寶釵”。第三十六回薛姨媽贊她:“模樣兒自然不用說的,他的那一種行事大方,說話見人和氣里頭帶著剛硬要強,這個實在難得。”她最懂得隨遇而安,跟隨賈母時,心中只有賈母;后來侍奉寶玉,心眼中又只有一個寶玉;將來賈家敗落,她一定又能很快建立并適應與蔣玉菡組成的新家庭。她總能很快在新環境中適應下來,并不惜一切進一步為自己創造更好的條件。她不是壞人,卻有極強的殺傷力,寶玉身邊的得意之人在她與王夫人的合作下紛紛落馬。當她步步為營地為自己鞏固姨奶奶的地位時,也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寶玉的寵愛和信任。從來沒有哪個紅樓人物能像襲人這樣,如此鮮明地展現了道德的局限與矛盾,善惡只在一線之間。總之,她的氣質應與寶釵最接近,只不過在靈氣上稍遜些,且身為丫鬟的她少了分尊貴,多了些謙卑,又因曾經離喪,更多了份柔情。
平兒
平兒是又一個容貌神秘的美人兒,作者對她用的全是側寫。第六回劉姥姥初進賈府,“見平兒遍身綾羅,插金帶銀,花容玉貌的,便當是鳳姐兒了。”第三十九回“李紈攬著他笑道:‘可惜這么個好體面模樣兒,命卻平常,只落得屋里使喚。不知道的人,誰不拿你當作奶奶太太看。’”第四十四回平兒挨打,寶玉想到“平兒又是個極聰明極清俊的上等女孩兒,比不得那起俗蠢拙物”。賈母亦夸鳳姐和平兒是“美人胎子”。李紈為平兒討公道時對鳳姐說:“給平兒拾鞋也不要,你們兩個只該換一個過子才是。”第六十八回她與鳳姐一齊去接尤二姐,“尤二姐見他打扮不凡,舉止品貌不俗,料定是平兒”。這就是全部的外貌描寫了,每一處都寫得很誘人,又都很令人失望,我們無從分析她的五官和身段,只能考量她的氣質。大多數有關平兒的描述都透露出一個信息:平兒不像個丫鬟。平兒最大的特點就是她擁有的這種“主子”似的氣質,這一方面與她半主半奴的身份有關,另一方面來自她特殊的經歷。平兒自幼跟隨鳳姐,從小就歷練得精明強干。后來她陪嫁到賈府,做了通房大丫頭,協助鳳姐進駐賈家實際權力的中樞多年。論承辦事務、經歷世面,別說再沒有第二個丫鬟,就是一些小姐奶奶也不能與她相提并論。鳳姐待下人極為苛嚴,平兒則溫柔體貼,因而一般人都求著平兒打圓場,這也更抬高了平兒的身份臉面,有資格有機會凌駕于普通下人之上。這一主一仆,一剛一柔,倒真把榮府給治理起來了。平兒精明處不讓鳳、探,卻多了分溫柔宛轉。她的賢惠有似襲人,善于息事寧人,但又絕不茍于趨利避害。她的人緣不錯,但她并未用此為自己鋪路,其實她自己的境遇也不盡如人意,見平兒挨打寶玉想到“平兒并無父母兄弟姊妹,獨自一人,供應賈璉夫婦二人。賈璉之俗,鳳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貼,今兒還遭荼毒,想來此人薄命,比黛玉猶甚。”但平兒的忍耐力與度量是驚人的,她更多地是體諒鳳姐的苦衷,一味赤膽忠心地服侍她。但她又絕非愚忠之輩,有自己的主見,對鳳姐過于歹毒之處,她總是暗地里補救。她成熟、善良、精明、溫順,又不失可愛,作者這樣寫平兒好像是因為諸小姐性格類型尚不全面,于是在平兒身上彌補過來。
鴛鴦
關于鴛鴦的第一次外貌描寫是在第二十四回,寶玉看到“鴛鴦穿著水紅綾子襖兒,青緞子背心,束著白縐綢汗巾兒,臉向那邊低著頭看針線,脖子上戴著花領子。寶玉便把臉湊在他脖項上,聞那香油氣,不住用手摩挲,其白膩不在襲人之下,便猴上身去涎皮笑道:‘好姐姐,把你嘴上的胭脂賞我吃了罷。’”從這里只知道鴛鴦皮膚白膩。第三十九回劉姥姥二進賈府時見到賈母“身后坐著一個紗羅裹的美人一般的一個丫鬟在那里捶腿”。第四十六回邢夫人將她打量一番,“只見他穿著半新的藕合色的綾襖,青緞掐牙背心,下面水綠裙子。蜂腰削背,鴨蛋臉面,烏油頭發,高高的鼻子,兩邊腮上微微的幾點雀斑。”一個苗條健康的美麗女子躍然紙上,臉上的雀斑也是因為皮膚過于白膩才顯現出來的,是謂白璧微瑕,卻又瑕不掩瑜。她也是唯一被描寫鼻子形狀的女子,高鼻梁說明她雖身為丫鬟,是家生女兒,容貌卻十分大氣。鴛鴦的美常被寶玉連同襲人、平兒、紫鵑的美相提并論。以賈母之精明挑剔選中鴛鴦作她的大丫鬟,鴛鴦聰明乖巧可知。照寶釵、李紈評論起來,王夫人房里的彩霞、鳳姐房里的平兒、寶玉房里的襲人連同賈母房里的鴛鴦都是“百個里頭挑不出一個來,妙在各人有各人的好處。”鴛鴦本是賈家最有體面、地位最高的丫鬟,但她并沒有以此當作往上攀升的階梯。她本來最有資格拿腔作勢,卻待人公道,從不依勢欺人。她雖然對賈母盡忠盡職,但絲毫沒有奴顏婢膝,頗具反奴意識,這一點和晴雯很像,但比晴雯更溫柔穩重些。鴛鴦的倔強沒有像晴雯那樣露在外面,寸尺不讓(因為她們侍奉的主人不同),她把這份自尊深深的藏在心里,一旦忍無可忍,便如同火山噴發,驚世駭俗。最經典的情節就是抗婚,當著眾人面她拿起剪刀拉開頭發就鉸,“幸而他的頭發極多,鉸的不透”,既沒有讓自己形象損失太大,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從上面兩處描寫看出鴛鴦原是愛打扮的,她的衣裝配飾,顏色搭配,都十分清新亮麗,也符合身份,人見人愛。自從她發愿抗婚后,就極少與少爺們搭話,“也不盛妝濃飾”,可見其心實志堅。
齡官
齡官是十二優伶中最美麗、戲唱得最好的女子。她的扮相被鳳姐打趣活像林妹妹的模樣。第三十回寶玉偶爾撞見她,“只見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顰秋水,面薄腰纖,裊裊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態。”雖然黛玉不喜歡別人把自己比作戲子,可讀者不得不承認齡官身上的確沒有一般優伶狐媚子似的俗氣之美。眉眼清靈,身段細巧,神態舉止更像一位閨閣小姐。齡官的性格也很像黛玉,聰明、倔強、敏感、純真、自尊、傷感。她對賈薔說話的那種口氣態度,活脫又一個黛玉。她與賈薔的戀情也是小說中最不可理解的情節之一。全書共有晴雯、齡官、尤三姐三人像黛玉。我覺得三人中,晴雯太嫌潑辣,尤三姐過于奔放,只有齡官從外形到性格氣質完全就是黛玉的稿子。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